标题
作者
繁
簡
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org
最新动态
提供英译的作品
标记为书签的作品>
朝代
先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体裁
诗经
楚辞
诗
词
曲
文
辞赋
小说
作者/出处
《山海经》
于谦
马致远
孔尚任
《中庸》
元好问
元稹
王之涣
王守仁
王安石
王充
王观
王实甫
王建
王昌龄
王勃
王冕
王维
王谠
王粲
王羲之
王翰
韦庄
韦应物
方苞
文天祥
古诗十九首
古歌谣
史可法
叶绍翁
司马光
司马迁
司马相如
司空图
司空曙
《左传》
左思
归有光
冯延巳
《礼记》
白朴
白居易
汉乐府
《吕氏春秋》
吕本中
《孙子》
乔吉
《庄子》
刘义庆
刘开
刘方平
刘邦
刘彻
刘克庄
刘禹锡
刘基
刘蓉
刘勰
《列子》
关汉卿
《西京杂记》
《论语》
阮籍
《老子》
老子
汤显祖
朱庆余
朱柏庐
朱敦儒
朱熹
朱彝尊
吴文英
吴伟业
吴均
吴承恩
吴敬梓
宋代民谣
宋祁
宋濂
岑参
张九龄
张元干
张可久
张先
张孝祥
张志和
张炎
张若虚
张养浩
张继
张溥
张衡
张籍
佚名
纳兰性德
辛弃疾
苏洵
苏轼
苏舜钦
苏辙
陈子昂
陈仁锡
陈琳
陆九渊
陆游
李之仪
李白
李华
李延年
李纲
李绅
李益
李颀
李陵
李密
李商隐
李渔
李清照
李斯
李煜
李璟
杨万里
杨衒之
杨慎
杜光庭
杜甫
杜牧
杜秋娘
沈括
沈復
《孟子》
孟郊
孟浩然
《尚书》
屈原
岳飞
周邦彦
《周易》
周怡
周密
周敦颐
《国语》
罗贯中
罗隐
《诗经》
范公偁
范仲淹
范成大
郑燮
林升
林则徐
林觉民
《欧阳公事迹》
欧阳修
房玄龄
南北朝乐府
姚鼐
姜夔
秋瑾
荀子
项羽
骆宾王
贺知章
贺铸
郦道元
赵师秀
赵孟頫
柳永
柳宗元
洪亮吉
《战国策》
施耐庵
徐宏祖
徐渭
唐寅
班婕妤
秦观
顾炎武
袁宏道
袁枚
高适
高鼎
贾岛
郭璞
钱大昕
钱泳
钱福
陶弘景
陶潜
晏几道
《晏子春秋》
晏殊
寇准
崔颢
庾信
黄仲则
黄宗羲
黄庭坚
龚自珍
《淮南子》
曹丕
曹雪芹
曹植
曹鄴
曹操
彭端淑
程颐
韩非
韩婴
韩愈
谢灵运
谢朓
蒋捷
温庭筠
敦煌变文
曾国藩
褚少孙
鲍照
蒲松龄
虞世南
《管子》
《墨子》
颜之推
諸葛亮
薛福成
薛瑄
魏收
魏学洢
魏征
魏禧
显示全部...
隐藏...
今日精选
唐
白居易
Bai Juyi
忆江南(其一)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
1
(江南:此指苏州、杭州一带。)
好,风景
旧曾谙
2
(旧曾谙:从前曾经很熟悉。谙,粤:[庵am1];普:[ān]。)
。
日出江花
3
(日出江花:江花,水边盛放的花朵。日出,在朝阳的映照下。)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
4
(蓝:蓼蓝,植物名。可制蓝色染料的一种草。)
。能不忆江南?
江南真是个美好的地方,那里的风景是我从前一直就很熟悉的:旭日初升时,江边的花儿嫣红似火;春天到时江水碧绿有如靛青。这等美景,怎不教人魂牵梦萦?
导赏
白居易有三首《忆江南》,都是描写江南风光的。这里收录的是第一首,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八三八)前后,当时作者约六十七岁左右,正以太子少傅分司洛阳(领干薪在洛阳养老)。
江南自古称为佳丽之地,说到它,就会引起人们一种良辰美景的联想,作者五十岁时曾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住了近两年;之后又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欣赏过那里的美景,接触过那里令人陶醉的生活,自然对它的印象很深。当作者离开它之后,总是梦魂缭绕,这三首词就是从回忆中赞美江南迷人景物的。
这一首,事实上只以江水为描绘的对象,但这江水,主要是从「风景」这一概括的内容中抽绎出来的。作者更进一层,从江水的总印象中抽绎出「日出江花」那一动人的美丽时光,加以绘饰,使「红胜火」的色彩更为鲜明。这还不足以显示出江南的景物,于是下句紧接着「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既点染了春的特征,「蓝」又进一步暗示了春深的美。从感情上说,它又不但给人以生趣盎然的气息,并且非常灵巧地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样,江南就自然在人的记忆中保留了那么刻骨铭心的印象了。
查阅次数:6716
資料來源:
朗读:曾菀嫈(粵)、宋海岩(普)
|
注释:《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
译文: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
导赏: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文)、曾菀嫈(粵)
特別推介
唐
虞世南
咏萤
虞世南的其他作品...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的历
1
(的历:明亮、鲜明的样子。历,粤:[力lik9];普:[lì]。)
流光
2
(流光:闪动的光。)
小,
飘飖
3
(飘飖:同「飘摇」,拍翼飞翔的意思。粤:[摇jiu4];普:[yáo]。)
弱翅
4
(弱翅:小小的翅膀。)
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恐畏
5
(恐畏:恐怕。)
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导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生动地刻画了萤火虫的弱小形象。
夜空中有一只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发着亮光。牠扇动着弱小的翅膀,轻轻的身躯在空中飘荡。为甚么牠如此艰苦努力呢?因为生怕别人不知道牠的存在,所以独自在黑暗中发着亮光。
小小一只萤火虫实在是微不足道,牠的翅膀过于单薄,几乎不能承载自身的躯干;尾部发出的光亮又十分微弱,在黑暗中若有若无。从形体到本领,诗人都强调了牠的弱小。但是,这个弱小的生命却没有自怨自艾,牠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发挥所长:即使不能照亮整个世界,也要尽力发光。黑暗对于牠来说似乎太强大了,但是牠并不悲观。牠自信不会被黑暗吞噬,因为牠发的光虽然微弱,却仍闪烁不已。
全诗从「小」字着眼,以「小」、「弱」、「轻」来刻画萤火虫力量的单薄,以广阔深沉的黑暗来对比牠微弱的亮光。然而,正是因为牠的小与弱,才更显出牠「独自明」的精神可贵。诗人对个体生命存有一份尊重,表达了一种个人价值被赏识、被正视的渴望。同时,我们也不难从中感受到诗人面对时光短暂、生命易逝的现实,渴望在有限的人生,仍旧努力不懈的思想。整首诗短小精悍,寓意却十分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查阅次数:323
資料來源:
朗读:《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文)、龚广培(粤)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3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