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一) 概述
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種種經歷和所思所想,通過各種文體得以記錄。從古詩、諸子百家、楚辭、唐宋古文、唐詩、宋詞至元曲,各自輝煌,古人思緒均記載在這些經過歷代篩選保存的作品裏,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
這些文化瑰寶,理應珍視並予傳承,因此中國歷代都有編選前人優秀作品的做法;例如《詩經》、《昭明文選》、《全唐詩》、《全唐文》、《全宋詞》等,至清代就有精選的《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作為莘莘學子必讀的範本。
隨着社會文化變遷,古詩文不再在日常使用,即使有人仍想認識和傳承這些文化瑰寶,但礙於時代久遠,語言變異,要讀懂古詩文並不容易。
我們看到保存和推廣中華文化重要資產的價值,認為應該投放資源,善用現今資訊科技,建立和持續提升一個全面開放的古詩文網絡平台。因此註冊成立「國粹文化有限公司」(香港政府認可慈善機構), 建立「中國古詩文精讀」電子平台,供讀者免費使用。
本平台運用電子媒體的優勢,加強表現成效,並同時備有網頁版本和流動應用程式版本,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查看。
(二) 對象
- 面向全世界華人社會。
- 對中國古詩文有興趣的中外人士。
(三) 內容範圍
- 挑選約500篇文質優美、聲情並茂的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年代由先秦至清未,盡量涵蓋有代表性的作品,體裁包括詩經、楚辭、詩、詞、曲、文、辭賦、小說等。每篇作品均按程度分為初、中、高三類。
- 每篇作品皆繁、簡對照,均備朗讀、註釋、譯文、導賞四個部分,讓讀者對作品有基本的瞭解,「讀」和「賞」更同時配有粵語和普通話音頻。
部分詩、詞亦配有英譯、粵語吟誦 音頻。
- 每篇作品有作者及創作背景的介紹,讓讀者更易理解作者的創作心路歷程。
- 配有書籤功能 ,方便讀者收藏喜愛的篇章。
- 所有作品內容均向相關出版社或作者取得正式授權(在資料來源列明)。
古詩文作品歷來曾出現不同版本,本平台所呈現的版本,均依獲得授權的出版物。
(四) 進程
(1) 策劃:2019年1月~ 4 月
- 建構工作團隊、調查研究、撰寫計劃書;
- 設定內容範圍及平台功能等先導工作。
(2) 試驗:2019年5月~ 10 月
- 選擇少量作品(50篇)製作示範版本;
- 邀請各類試用者,並與焦點小組討論,收集意見。
(3) 製作:2019年10月~ 2020年10月
- 就所收集意見改善網站平台的功能及頁面設計;
- 建立顧問團隊,揀選第一階段內容(348篇),然後物色各篇內容的合適材料和取得有關版權;
- 製作全部選篇內容,包括在數據庫輸入所有作品內容,錄製「讀、賞」音檔,並建立「讀、註、譯、賞」功能。
(4) 測試:2020年11 月~ 2021年4月
- 啟動網上測試版收集讀者意見,以便進一步完善內容和功能;
- 硏究開發流動應用程式,供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方便更多讀者。
(5) 第一階段共制作了350篇
正式發佈 : 2021年5月
(6) 第二階段共150篇
2022年5月 開始上載, 2023年8月 完成
(五) 工作人員
中國古詩文精讀工作小組
項目工程執行人員
- 行政:陳倩兒
- 財務:李慧淳 田秀香
- 編輯:甘玉貞
- 網站工程: Amigo Systems Holdings Limited
- 美術設計: 鄭健柏、馬慶輝
- 數據庫輸入及整理: 吳鳳青 曾愷婷 梁智勇 譚鈞堯
- 打字:日昇公司、黃志明
- 推廣策劃:朱慶成
(六) 鳴謝
-
(1) 提供寶貴意見
何燕萍女士、馮珍今女士、余敏生先生,吳瑞卿女士、關夢南先生、劉少雄教授、關子尹教授、梁漢光先生、林悅恆先生、楊鍾基教授
-
(2) 錄音事宜
- 協助聯絡:白晶女士、白雪蓮女士、曾菀嫈女士、張敬才先生、信譽國際
- 所有參與錄音人士:於每篇作品後的「資料來源」列出錄音者名字
- 參與錄音人士的總名單 列在附件一
-
(3) 授予內容版權
文津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甘玉貞女士
(七) 特別鳴謝
- 香港政府敎育局 提供部分篇章的文字資料及朗誦錄音
- 友聯出版社、劉少雄教授、關夢南先生、馮珍今女士(張磊) 免費提供內容版權
- 黃宏發先生准予連結至其古詩詞英譯網站
(附件一) 錄音者 - 姓氏筆劃序
王林濤 甘玉貞 白雪梅 白雪蓮 白晶 朱培慶 吳瑞卿 宋海岩
李婉華 李韡玲 林思鈮 林珂宇 洪斯穎 馬寶珊 高嘉澤
張雅茜 張敬才 莫菁兒 許百堅 陳婉霞 曾菀嫈 程廣寛
賀晨 馮倩雯 黃雅然 楊月波 楊桂康 溫紹武 鄒凌雨 寧榮璇
廖劍雲 趙笑蘭 盧健安 錢景亮 龔柏麟 龔廣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