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今日精選

滿江紅
Man Jiang Hong (The River All Red)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怒髮衝冠1!憑闌處瀟瀟2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3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4。莫等閒5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憤怒激起了我的頭髮,直欲衝開帽簷,倚着欄杆,那瀟瀟微雨已經休歇。我抬起頭來,仰望着青天長嘯,一片壯烈胸懷使得我這麼激越!虛度了三十年華,功業和聲名等同微塵賤土,走遍了八千里路,空對着浮雲和明月。不要隨便讓青春溜走,白了少年頭,只是空空地迫切!
By the railing I stand,
Showers have stopped,
I bristle with wrath, my hair uncaging.
My eyes towards the sky,
To arms! Long I cry,
To war, for a heavenly cause! I'm raging.
My decade of deeds, as dust I deem, short of the final victory,
O'er thousands of miles, day or night, been in battle engaging.
So take it to heart, get set!
Lest, in vain, we'll regret,
Turned grey, our youthful heads, on aging.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靖康恥6,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7。壯志飢餐胡虜8肉,笑談渴飲匈奴9血。待從頭收拾10舊山河,朝天闕11
靖康被虜的恥辱,還不曾昭雪,我這作臣子的憤恨究竟要幾時才能消滅?我要駕長車去遠征,直踏破賀蘭山的山坡。我有那樣的壯志,飢餓時拿胡虜的肉來作點心;談笑間如果口渴就飲着匈奴人的血。等到徹底收復了舊日的山河,再回來朝拜天子的宮闕。
Held captive still, our sovereigns,
Unavenged, this burning shame;
When? Why now is the hour
To burn out our vengeful flame.
O charge, you columns of chariots!
Crash that gap at Helan-Shan! Crush it in heaven's name!
In hunger we eat their body, in thirst, drink their blood!
We'll so boast of our bravery, as if them tartars were game.
All over again, in rally we stand:
Our homeland of old, to recapture,
Our emperor, "All hail!" to acclaim.

導賞

首句第一字下一個「怒」字,即為後半闋「臣子恨」的恨字伏線,此為詩文中穿針引線之處。第二句點明地點時間,三四句對景生情,啟下文。五六句更進一層,七八句緊承急收暗轉。過變第一二句點明主題,此全篇中心思想,三四句第一句承上,第四句啟下,下六句均從此處伸出,我的憤怒和悲恨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消滅呢?那是要在「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吃掉胡人的肉,飲掉胡人的血,收拾了舊日山河回來朝天闕的時候,這幾句宜急讀,方能體會到它的韻味,此全文脈絡。
就前後二闋來說,則前半闋偏重描景,後半闋側重抒懷,而在描景之中,露出現在的情,在抒懷之中,卻又描繪未來的景,此全文章法。
前半闋說的是過去和現在,後半闋說的是現在和未來,前半闋說得籠統,後半闋說得具體,前半闋說的是怒,而怒中有悲,後半闋說的是恨,而恨中有喜,通篇以「靖康恥,猶未雪」為主題,一切悲怒喜恨之稱,均由此出,此全文筆法。
前半闋因景而生情,後半闋因情而生景,「憑欄」「瀟瀟雨」「仰天長嘯」皆為實景,「踏破賀蘭山」「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朝天闕」,均為虛景,虛實相間,相對成文,此全文組織。
大抵詩詞之道,不外虛實相間,情景相融,高下相成,反正相形。唐宋詩人詞人,都能懂得這中間的技巧。所以詩詞雖然沒有一定的作法,但從許多作者的作品中去研究,也就可以領略出作詩填詞的許多技巧來,讀本詞,應該從上面所說的幾點特別着眼,我們要特別注意作者對於一題材如何穿針引線,如何承上啟下,如何標明主題,如何兼顧首尾,如何斟酌字眼;也必須這樣,才能使我們在自己動筆的時候,不致感覺枯燥,不致感到散漫。

查閱次數:25120
資料來源:
朗讀:楊月波(粵)、高嘉澤(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英譯:黃宏發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朱培慶(粵)、白雪蓮(普)

特別推介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繫腰」者是也。浙江1之潮,天下之偉觀2也。自既望3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4僅如銀線5既而漸近6,則玉城雪嶺7際天而來8,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9吞天沃日10,勢極雄豪。楊誠齋11詩云:「海湧銀為郭12江橫玉繫腰13」者是也。

導賞

錢塘江入海處,江口呈喇叭狀,寬闊處過百里,狹窄處僅十里。海水漲潮時,形成倒灌。由於江口有巨大的攔門沙坎,又有狹窄江道的約束,潮水湧進時,勢必會沖天而上,後浪追逐前浪,一浪未
息,一浪又起,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景象十分壯觀。農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錢塘江觀潮的最佳時期。觀潮之風,在宋代已十分流行,騷人墨客題詠不絕。周密這一小節文字,把雄偉的江潮,描寫得十分精彩。
錢塘江的潮漲是天下雄偉的景觀。陰曆的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潮水最盛大的時候。潮水從海門出來,只像一根銀色的絲線。過了一會兒,潮水漸漸靠近,愈堆愈高,就像白玉造的城牆和積雪的山嶺一樣,從水天交接處洶湧而來。它的聲音大得像轟轟的雷鳴,震動搖撼着大地;它的來勢洶洶,沖噴激射出一股股浪花,像是要遮蔽天空,淹沒太陽一般,氣勢極為雄壯。南宋詩人楊萬里曾經有詩句描寫這個場面,他形容潮水升起,就像堆起銀光閃閃的城郭;浪頭翻滾,雪白的浪花,就像給錢塘江繫上了一條白玉製成的腰帶。錢塘江潮漲就是這個樣子。
這節文字層次清晰地記述了錢塘潮的壯大聲勢。文章首先概括點出浙江潮是天下難得的雄偉景觀,以總領全文,跟着鋪述潮水形成過程中的各個場面。作者的視線由遠及近。當潮水遠遠從海門湧進來的時候,僅僅像一條銀線。過了一會兒,漸漸逼近了,就像玉城雪嶺一般,從天邊洶湧而來,只見白浪滔天。濤聲如雷霆怒吼,威震天地,浪花四濺,簡直有遮天蔽日的氣勢。最後作者引用著名詩人楊萬里的詩句加以佐證,足見所記並非虛語。
作者運用了形象的比喻來描寫潮水。如寫潮水的形態,最初是「僅如銀線」,漸近似「玉城雪嶺」,「銀」、「玉」、「雪」所呈現的色彩,都十分素淨明麗;寫潮水的聲音,則「大聲如雷霆」,十分具震撼力。作者的生動描繪,使讀者如見浪花,如聞濤聲。作者還用了誇張的手法,如「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寫出浙江之潮聳人耳目的氣勢,把潮漲的壯麗圖景,逼真地表現出來。讀者朗讀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查閱次數:372
資料來源:
朗讀:《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楊月波(粵)、白雪蓮(普)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 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3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