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壬戌1之秋,七月既望2,蘇3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4客,誦明月之詩5,歌窈窕之章6。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7之間。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蘇先生和客人坐船,沿着赤壁下面遊覽。清爽的風慢慢地吹着,江水也不起波浪。向客人們敬酒,朗誦着明月的詩句,高歌着「窈窕」的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面升了起來,在斗牛兩個星座之間徘徊;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8之所如,凌萬頃9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10,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11獨立,羽化12而登仙。
白的露水橫佈江面,水的光耀和天連接。聽憑葦葉般的小船自由地漂流,在那萬頃烟水茫茫中蕩漾。無邊無際地就像在空中乘風而行,不知駛到那兒才是目的地;如癡似醉地就像脫離了塵世獨立起來,飛昇變化做了神仙一般。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於是飲酒樂甚,扣13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14擊空明兮泝流光15。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16,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17,泣孤舟之嫠婦18
於是大家飲酒,快樂非常,敲着船緣便歌唱起來;歌詞是:「月桂的棹啊木蘭的槳,打着水底的月啊溯着流動的光。真是微茫而玄遠啊我的心境,想望的美人啊卻在天的另一方!」有位吹洞簫的客人,按了歌譜和奏;聲音嗚嗚地,像怨望也像懷戀,像哀泣也像訴說;奏完了還有嫋嫋的餘音,像一縷輕絲般不絕於耳;直教潛藏幽壑的蛟龍為他起舞,直教寂寞孤舟的寡婦為他流淚。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蘇子愀然19,正襟危坐20,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21。』此非曹孟德22之詩乎?西望夏口23,東望武昌24。山川相25,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26者乎?
蘇先生感傷得面帶愁容,整齊了一下衣冠,端正地坐着,請教客人說:「為什麼居然會這樣呢?」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朝東看,是武昌;山水環繞,樹木茂盛;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所圍困的地方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方其破荊州27,下江陵28,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29,旌旗蔽空,釃酒30臨江,橫31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32以相屬。
當他打破荊州,直下江陵,順流東進的時候,船頭船尾,千里相連;旌旗飄蕩,遮遍天空;對着大江飲酒;橫着長矛吟詩;真可算得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如今卻在那兒呢?何況我和您,只在江渚的上面打打魚、砍砍柴,同魚蝦做侶伴,和麋鹿做朋友,駕着一葉小船,提着葫蘆斟酒;
寄蜉蝣於天地,眇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蜉蝣33於天地,眇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34。」
把蜉蝣般短小的生命,寄居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就像大海裏的一顆米粒;不能不為我們短暫的生命而悲哀,羨慕那長江的無窮;想着要和會飛的神仙一道遨遊,抱着明月長此終古;明知這是一時辦不到的事情,沒奈何把一腔哀怨全寄託給這管洞簫!」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35,而未嘗往也。盈虛36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蘇先生說:「客人也知道水和月嗎?水這樣不停地流,可是並不曾去呢;月有圓有缺,可是終竟沒有增損呢。因為如果從變化的一面看,那麼,天地的壽命也不過等於一貶眼;如果從不變的一面看,那麼,萬物和我的壽命同樣無盡無窮;如此說來,還有什麼可羨慕的呢?而且天地之間,任何東西都各有一定的主人;如果不是我份所應有,縱然一絲一毫也不宜取得。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37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38,相與枕藉39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中的明月,耳朵聽了能成聲音,眼睛看了能成顏色;取它沒人干涉,用它不愁缺乏;這是大自然的無盡寶藏,我和您共同享受的啊。」客人聽到這裏,高興得笑了起來,便洗了酒杯再飲;直到菜餚水果吃光,杯盤都凌亂了,彼此就橫七豎八地睡在船上,卻不知道東方已經發白了。

導賞

借赤壁之遊,發揮生命永恒的哲理。認為在宇宙的變化過程中,影響的只是「小我」,而非「大我」;「大我」是「物與我皆無盡」的;所以只要能夠樂天知命以處「小我」,自然就無往而不「適」。這種思想是從莊子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化出來的;本篇行文也很像莊子。《宋史》本傳載,蘇軾讀莊子時,曾歎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可見蘇軾文章的超邁空靈處,正自得力於莊子。
「賦」體。班固說:「賦者、古詩之流也」(見《兩都賦序》)。「賦」又為「詩」六義之一,鄭玄說:「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見《周禮‧春官大師》註)。朱熹也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見《詩經集註‧葛覃》註)。所以,賦乃一種有韻而鋪張排比的文體。這篇文章,形式上雖已趨向散文化,然仍有韻,不過不像古賦的整齊嚴格罷了。
本文共分四段:(一)敍遊覽赤壁的時間,描寫山川的風景,和飲酒歌詩的快樂。(二)寫由遊樂而歌,由歌而客人吹簫,又由簫聲之哀而引出與客之問答。(三)寫答客問,正揭主題。(四)寫主客交樂,仍以飲酒作結;照應極緊,而空靈活潑,無跡可尋。

查閱次數:11357
資料來源:
朗讀:楊月波(粵)、白雪梅(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延伸閱讀:推介及說明 楊桂康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文)、許百堅(粵)、程廣寬(普)

作者/出處

蘇軾

蘇軾,生於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卒於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一〇五七)進士。初任福昌主簿,歷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後因「烏臺詩案」,涉作詩諷刺朝政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一〇九二),官至禮部尚書,其後屢遭貶謫,終任朝奉官。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任地方官時,關心百姓疾苦,有治績。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豐富,散文、詩、詞、書畫皆有卓越成就。其文縱橫揮灑,其詩奔放豪邁,清新暢達,富於理趣,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突破了唐五代詞綺艷柔靡的傳統,開創豪放詞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有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吳興茅維刊本《東坡全集》七十五卷和《四部叢刊》據南宋刊本影《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六十卷傳世。

查閱次數:9438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作者貶官黃州(今湖北黃岡縣)時,和賓客們遊歷赤壁以後寫的。「賦」是一種文體。赤壁,山名;有二,都在湖北省境。一在嘉魚縣東北長江南岸,岡巒綿亙如垣,上鐫「赤壁」二字,三國時吳周瑜蜀劉備聯合打敗曹操,就在這個地方。二在黃岡縣城外,也叫「赤鼻磯」,就是作者遊歷的地方;當時作者誤認為赤壁之戰的赤壁,所以文中對周瑜、曹操發了一些感慨。作者這次遊歷赤壁是在秋天,以後到了冬天,他又遊了一次,也寫了一篇「賦」,因此,這篇文章就題為「前赤壁賦」,以後那篇文章就題為「後赤壁賦」。最好與本篇合讀。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