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人生無根1,飄如2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分散34此已非常身5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落地為兄弟6,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得歡當作樂,斗酒78比鄰9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盛年10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導賞

這是一首慨歎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詩。詩人說:人生在世,就好像植物脫離了本根,又仿如路上被風吹起的塵土,沒有依傍,飄蕩不定。人生聚散離合就像塵土隨風飄轉,每個人受着命運的擺佈四處飄泊流離,經歷了種種變故,已不是原來的模樣了。既然如此,人一生下來就該把其他人也視作兄弟姐妹,不必一定要是親生骨肉,才可以相親相愛的呢!遇上開心的時候,就應盡情歡樂,招集附近的鄰居一起飲酒。人生非常短暫,壯年過了就不會再來,就像一天不會有兩次早晨。因此,我們應該勉勵自己,抓緊時機,因為匆匆的時光從來不會停下來等待人的啊!
詩人所處的時代,社會動盪,禍福無常。他經歷過世事滄桑之後,在晚年自然對人生會有一種深刻的體驗。作者首先感到人生不可把握,飄忽不定,聚散離合總是身不由己。在這裏,作者連用「無根蒂」、「陌上塵」、「隨風轉」作比喻,寫盡世事的變幻。起筆似是調子比較低沉,但接着四句,筆鋒一轉,帶出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愛精神。人生縱然多苦,能活下來卻也不易,又何必狹隘固執。只要志趣相投,感情相合,即可相聚相親,及時行樂。最後四句,順着及時行樂的話鋒一轉,轉到及時自勉的主題上來。作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人一生中年富力強的美好時光就像一天中的早晨,充滿活力,但年輕只得一次,就像一天之中不會有第二個早晨。因為生命短暫,所以不要讓時光白白溜走。這是詩人的自我警勉,也是對世人的勸誡。
全詩分成三層,層層深入,渾然一體。由第一層的「低沉」,翻出第二層的「樂觀」,但詩意不只停留於此,而是更上一層樓,由「樂觀」轉向第三層的「積極」,要「及時當勉勵」。構思出人意表,也令人驚喜。

查閱次數:1876
資料來源:
朗讀:《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楊月波(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陶潛

陶潛,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卒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三六五──四二七)。字淵明,一說名淵明,字元亮,晉亡(四一九)後更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是東晉大司馬,曾平定蘇峻之亂。其後家道中落,父親早逝,家境貧困。陶潛早年有濟世之志,曾先後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陶潛個性孤高,任彭澤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向郡督郵折腰,決心辭官歸隱、躬耕自給,終身不仕。死後友人私謚為靖節。

陶潛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詩歌樸素自然、平淡超脫,一洗當時詩壇華而不實、雕飾堆砌的習氣。他善於描寫農事野趣和恬靜閒適的生活,是後世田園詩人的楷模。他的辭賦也有很高的成就,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辭》一篇而已」,可謂推崇備至。有清陶樹集注《靖節先生集》行世。

查閱次數:3273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陶淵明的《雜詩》共十二首。前八首內容多歎息家貧年老,並有力圖自我開解、自我勉勵之意,應是他晚年所作。後四首多寫旅途奔波之苦,大概是他壯年時期出仕時所作。本詩是《雜詩》中的第一首。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