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一〇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號岩壑老人,河南洛陽人。志高行潔,有名望。欽宗靖康年間,召至東京,將授以學官,他推辭不受。金人南侵,北宋覆亡,他逃難客居南雄州(今廣東南雄一帶)。高宗紹興年間,因大臣薦舉,被召見,議論明暢,得到高宗的賞識,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至兩浙東路提點刑獄(掌管本路司法、刑獄,監察地方官員)。因主張抗金,與主戰派大臣李光交結,遭到秦檜黨徒的彈劾,被罷官。晚年畏懼秦檜的權勢,受其籠絡,出任鴻臚寺少卿(鴻臚寺是掌管外交、祭祀、皇族及大臣喪葬等事務的機構,少卿為副長官),成了他一生的污點。秦檜死後,再次罷官。他擅長詩詞,詞名尤卓著。有《樵歌》。今存詞二百四十餘首,多隱逸之作,清曠明潔。南渡初期,也寫過一些憂傷國事的詞篇,沉鬱而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