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約公元一二七〇——一三四八後),字可久,號小山。一作名伯遠,字可久。又名久可,字可久。慶元(今浙江寧波)人。以路吏轉首領官,掌省署文牘,又任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餘,尚為昆山幕僚,又為徽州松源監稅。至正八年(公元一三四八)仍健在。張可久擅詩文,尤擅散曲小令,今傳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套,數量為元人散曲之冠。
明清兩代曲評家對張可久評價很高,明代朱權以「清而且麗,華而不艷」八字概括其藝術特徵,成為定評;他如李開先讚美其曲作為「詞中仙才」,清代焦循稱他與關漢卿、喬吉、馬致遠同為「一代鉅手」。與張養浩齊名,合稱「二張」;與喬吉有「曲中雙璧」之譽,明代李開先謂「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又與張養浩、喬吉合稱「元代散曲三大家」。張可久仕途不暢,久沈下僚,多在紹興、吳江、蘇州、吳淞、德清等地活動,尤愛杭州西湖,歌詠作品頗多。其作品雅正典麗,講究格律。著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小山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