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甲、《尚书》来源
《尚书》是我国的上古史籍,也是儒家的经典。但是,《尚书》的名义、起源、编定、传本、篇目、真伪,在《十三经》中问题最为复杂,最难判辨。现稍作整理,以给初学者一个较清晰的眉目。
中华民族是最重视文献保存的民族。上古以来,已有记录国事之言论,和政令之档案,也有专职部门负责保存整理的工作。班固《汉书.艺文志》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然而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了。周公曾说︰在商代时,就有了这类的档案文献,称为「典」、「册」。《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周代接收了殷人的档案文献,就更进一步地发展史官制度,以为记录、保管、整理等工作。中央政府和地方诸侯都有史官,史官的分工又更细密,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御史等分职。历史档案累积多了,就有分篇标示和分门别类的必要。首先将文件命名和分类,以作区别。有以时代归类的,如《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有以内容标志的,如《盘庚》、《康诰》、《秦誓》等。这些汇集整理的文献,大抵就是《尚书》的前身。
东周以后,王权低落,王官失守,学术道裂,典籍流入民间。原来是中央政府的文献,就成为贵族子弟的读本,仍然未有定称。或独称篇名,或分称《夏书》、《商书》,或简称为《书》。至春秋末,孔子将以前的典籍整理编定,称之为《书》。《墨子》、《管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引用作《书》。书,原是简策的泛称,先秦文献,也有将《诗》、《易》、《春秋》称为《书》的。后专指为记政事的书,《荀子》曰︰「书者,政事之纪也。」是广狭二义之不同耳。
至于《书》称为《尚书》,郑玄以为始于孔子,孔安国以为肇自伏生,但都牵强附会。《七略》本刘向《别录》谓始于汉武帝时的伏生弟子欧阳氏,大抵可信。所以,汉武帝建武五年立欧阳《尚书》为学官时,已有《尚书》的名称了。

乙、《尚书》名义
《尚书》名称的意义,有三种解法︰
一曰,以时间而言︰上古也。《尚书璇玑钤》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以布节度,如天行也。」
二曰,以地位而言︰上位也。《论衡.正说》︰「尚书者,以为上古帝王之书也。」
三曰,以价值而言︰尊尚也。郑玄《书赞》︰「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
尚,上两字,古代通用。而解释「上」字的意思,又各有取材。意义虽不尽相同,但又互无矛盾冲突;可以兼收而并存。

丙、《尚书》承传
《尚书》的起源,来自古代史官。《尚书》的编次,后世有孔子删定之说。始见于《史记》,详述于《书纬.璇玑铃》,谓孔子得书三千二百四十篇,删定为百二十篇。秦火之后,篇章散佚,原书的面貌,已不能见了。
汉兴以后,秦博士伏生将他以前收藏起来的《尚书》检出,但经历战火之后,已经残缺散佚。将残简整理拼凑,只得二十八篇。汉景帝时,增《泰誓》一篇,成二十九篇。因以当时使用的隶书书写,故称为「今文经」。
汉武帝时,河间鲁共(恭)王坏孔子宅而得壁中书,其中有《尚书》。鲁共王将之送还孔家。此书因未经秦火,以篆文书写,故称为「古文经」。共得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九篇与今文经同,因以篆文书写,孔安国亦通《尚书》,遂以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另用竹简以隶书摹写出来。由于用隶书写古文,故此二十九篇称为「隶古定」。另外又多出了十六篇,因无对照,又不能辨认文字,故保留原状,没有整理,称为《逸书》,或称《逸篇》。西汉时,立《今文尚书》为博士官;故今文尚书盛行。成帝时,张霸根据百二十篇的传说,将《书序》、《左传》拼凑,伪做了一本名《百两篇》的古文尚书本子。西汉末,刘向父子、王莽雅好古文。至新莽时,曾立古文尚书为博士。
东汉光武,取消古文,复立今文。洎至贾逵作《训》,博采众说,兼融古今,今古之争稍息。此后,马融、郑玄都能调和古今;加以今文经学的章句繁琐,不及古文经学之博学洽赅。灵帝熹平四年,命蔡邕以隶书书写《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成《熹平石经》,都是以今文经为底本。
及至曹魏,《古文尚书》就取代了《今文尚书》的地位,成为学官了。《熹平石经》只有今文尚书,又没有《左传》;所以,魏齐王芳正始二年,以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据古文经本,刻《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称为《三体石经》。今古文《尚书》之争寖微,又演变成古文经学郑玄与王肃两派的论争了。
魏晋之交,出现了一本孔安国的《尚书传》。有经文三十四篇,与贾、马、郑、王四家的经文相同。只有在原来的注解中,加入了所谓孔安国的注解吧了,并没有改变原书的版本结构,很快就得到了承认。
西晋之初,王、郑独盛,伏生传授了四百多年的今文尚书,竟然彻底销亡。永嘉乱后,朝廷中秘书内的古文尚书都散失了,只有这本伪《孔传古文尚书》流传下来。
到了东晋,贾、马、王三家亦相继式微,只有郑玄《尚书注》仍然流行。到了南齐,伪《孔传古文尚书》也失传了;只有郑注独存。梁武帝时,出现了一本孔安国真本的《古文尚书》。经文有五十八篇,传注只有五十七篇,其中《舜典》有经而无传。其中三十四篇与郑注相同,然经传内容却多有割裂。这个本子就是东晋元帝时,由梅赜献上的《孔传古文尚书》。由于今文经已佚,至此,《尚书》只有梅赜的伪《孔传》与郑注并行,甚至取代了郑注的位置了。至隋朝,伪《孔传》已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了。
唐太宗时,命孔颖达撰《五经义疏》,就以伪《孔传古文尚书》作为标准本。高宗时,定名为《五经正义》,伪《孔传》就成为定本了。玄宗天宝三年,命卫包以楷书抄写,成为《开成石经》的底本。于是,伪《孔传古文尚书》成为定本,流传至今。是今日惟一可见的《尚书》版本了。
南宋时,吴棫、朱熹,认为《今文尚书》文字艰涩,《古文尚书》反而浅易,《孔传》和《书序》都似「晋、宋间文章」;怀疑这本《尚书孔传》的真确性。朱子弟子蔡沈,根据朱子的旨意,为《尚书》再作注解,辨析篇章,成《书集传》,或称《蔡传》。于是,疑古辨伪之风始起。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以二十年的工夫,搜罗伪古文与伪孔传的作伪证据,得一百二十八条,成《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从此,《孔传古文尚书》定为伪古文,是不易之论了。所谓伪书,是指版本上的作伪,因为不是原来孔子宅壁中书的《古文尚书》。至于内容,《周书》多为史实实录,《商书》就多是后代史官,根据史实整理而成,《虞、夏书》则为辑佚,或是重新编写。至于传注,就不是孔安国所做的。所谓伪书,无论是编撰,或系辑佚,都只不过是作者和著作时代上的问题;至于内容和史事,都是真确可信的。

丁、《周书》与《秦誓》
现存惟一可见的《尚书》,孔传《古文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其中真古文占三十三篇,伪古文二十五篇。现据真古文部分,介绍《尚书》的一般面貌。《尚书》以时代分成四部分︰就是《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虞书》四篇、《夏书》两篇,学者均认为并非虞、夏当时的历史记录,而是战国晚期,甚至是秦代的作品。《商书》七篇,除《汤誓》一篇,是早期的历史,可能是后来追述的历史传说。其余六篇,都是商代晚期的史事,大抵接近原来的档案。《周书》二十篇,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四篇,述周朝的建立历史,以周公旦为中心,是全书的精华。后六篇中,前四篇叙周初史事,是周室的档案;后两篇则是诸侯国的,分别述鲁国与秦国之事,属春秋中叶时期的了。一般认为,这二十篇都是真实可靠的档案文献。
《尚书》各篇的文体,都有差异。有记言,也有记事。伪《孔传.尚书序》将《尚书》的文体分为六类,略陈如下︰
1. 典,即有经典、典范之意,例如《尧典》、《舜典》。古代史官认为这篇文献重要,内容足为后世典范,故尊称为「典」。并非当时的实况记录,而系后人追叙,所以文字比较明白浅易。「典」在《尚书》中篇幅很少。
2. 谟,是谋议的意思,例如《皋陶谟》。记叙了舜、禹、皋陶的政治对话、互相谋议。文字也较易懂,篇幅亦少。
3. 训,有教训之意,例如《伊训》,惟是伪古文,不能作准。《商书》有《高宗肜日》一篇,是大臣祖己教训商王的话。虽不名「训」,实为「训」体。现只存一篇。
4. 诰,即系告谕之意,是君主对臣民的训示,例如《大诰》、《康诰》。至于《盘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篇,虽无「诰」字,但仍是「诰」体。《尚书》三十三篇中,「诰」体占了半数,是《尚书》的重要部分。由于是口语记录,一来时代隔阂,二来说话琐碎;所以特别生涩难读,也是《尚书》最难理解的部分。
5. 誓,即是誓师,是出征前誓师的文词,例如《汤誓》是商汤伐夏桀、《泰誓》是成王伐殷纣的誓师之词。至于《秦誓》,却是以国命名;而且不是出征前的誓师,却是战败之后,向臣民宣告的誓词。无论在篇名上、目的上、内容上,都和《尚书》其他的篇章不同。
6. 命,是命令的意思,是君主对臣下赏赐时的命令,例如《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的奖令。《尚书》中的命辞并不多。

查阅次数:787
資料來源:
《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