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尚書》來源
《尚書》是我國的上古史籍,也是儒家的經典。但是,《尚書》的名義、起源、編定、傳本、篇目、真偽,在《十三經》中問題最為複雜,最難判辨。現稍作整理,以給初學者一個較清晰的眉目。
中華民族是最重視文獻保存的民族。上古以來,已有記錄國事之言論,和政令之檔案,也有專職部門負責保存整理的工作。班固《漢書.藝文志》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然而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了。周公曾說︰在商代時,就有了這類的檔案文獻,稱為「典」、「冊」。《尚書.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周代接收了殷人的檔案文獻,就更進一步地發展史官制度,以為記錄、保管、整理等工作。中央政府和地方諸侯都有史官,史官的分工又更細密,有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御史等分職。歷史檔案累積多了,就有分篇標示和分門別類的必要。首先將文件命名和分類,以作區別。有以時代歸類的,如《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有以內容標誌的,如《盤庚》、《康誥》、《秦誓》等。這些彙集整理的文獻,大抵就是《尚書》的前身。
東周以後,王權低落,王官失守,學術道裂,典籍流入民間。原來是中央政府的文獻,就成為貴族子弟的讀本,仍然未有定稱。或獨稱篇名,或分稱《夏書》、《商書》,或簡稱為《書》。至春秋末,孔子將以前的典籍整理編定,稱之為《書》。《墨子》、《管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都引用作《書》。書,原是簡策的泛稱,先秦文獻,也有將《詩》、《易》、《春秋》稱為《書》的。後專指為記政事的書,《荀子》曰︰「書者,政事之紀也。」是廣狹二義之不同耳。
至於《書》稱為《尚書》,鄭玄以為始於孔子,孔安國以為肇自伏生,但都牽強附會。《七略》本劉向《別錄》謂始於漢武帝時的伏生弟子歐陽氏,大抵可信。所以,漢武帝建武五年立歐陽《尚書》為學官時,已有《尚書》的名稱了。
乙、《尚書》名義
《尚書》名稱的意義,有三種解法︰
一曰,以時間而言︰上古也。《尚書璇璣鈐》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以布節度,如天行也。」
二曰,以地位而言︰上位也。《論衡.正說》︰「尚書者,以為上古帝王之書也。」
三曰,以價值而言︰尊尚也。鄭玄《書贊》︰「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書然,故曰尚書。」
尚,上兩字,古代通用。而解釋「上」字的意思,又各有取材。意義雖不盡相同,但又互無矛盾衝突;可以兼收而並存。
丙、《尚書》承傳
《尚書》的起源,來自古代史官。《尚書》的編次,後世有孔子刪定之說。始見於《史記》,詳述於《書緯.璿璣鈴》,謂孔子得書三千二百四十篇,刪定為百二十篇。秦火之後,篇章散佚,原書的面貌,已不能見了。
漢興以後,秦博士伏生將他以前收藏起來的《尚書》檢出,但經歷戰火之後,已經殘缺散佚。將殘簡整理拼湊,只得二十八篇。漢景帝時,增《泰誓》一篇,成二十九篇。因以當時使用的隸書書寫,故稱為「今文經」。
漢武帝時,河間魯共(恭)王壞孔子宅而得壁中書,其中有《尚書》。魯共王將之送還孔家。此書因未經秦火,以篆文書寫,故稱為「古文經」。共得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九篇與今文經同,因以篆文書寫,孔安國亦通《尚書》,遂以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另用竹簡以隸書摹寫出來。由於用隸書寫古文,故此二十九篇稱為「隸古定」。另外又多出了十六篇,因無對照,又不能辨認文字,故保留原狀,沒有整理,稱為《逸書》,或稱《逸篇》。西漢時,立《今文尚書》為博士官;故今文尚書盛行。成帝時,張霸根據百二十篇的傳說,將《書序》、《左傳》拼湊,偽做了一本名《百兩篇》的古文尚書本子。西漢末,劉向父子、王莽雅好古文。至新莽時,曾立古文尚書為博士。
東漢光武,取消古文,復立今文。洎至賈逵作《訓》,博采眾說,兼融古今,今古之爭稍息。此後,馬融、鄭玄都能調和古今;加以今文經學的章句繁瑣,不及古文經學之博學洽賅。靈帝熹平四年,命蔡邕以隸書書寫《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刻成《熹平石經》,都是以今文經為底本。
及至曹魏,《古文尚書》就取代了《今文尚書》的地位,成為學官了。《熹平石經》只有今文尚書,又沒有《左傳》;所以,魏齊王芳正始二年,以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據古文經本,刻《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稱為《三體石經》。今古文《尚書》之爭寖微,又演變成古文經學鄭玄與王肅兩派的論爭了。
魏晉之交,出現了一本孔安國的《尚書傳》。有經文三十四篇,與賈、馬、鄭、王四家的經文相同。只有在原來的注解中,加入了所謂孔安國的注解吧了,並沒有改變原書的版本結構,很快就得到了承認。
西晉之初,王、鄭獨盛,伏生傳授了四百多年的今文尚書,竟然徹底銷亡。永嘉亂後,朝廷中祕書內的古文尚書都散失了,只有這本偽《孔傳古文尚書》流傳下來。
到了東晉,賈、馬、王三家亦相繼式微,只有鄭玄《尚書注》仍然流行。到了南齊,偽《孔傳古文尚書》也失傳了;只有鄭注獨存。梁武帝時,出現了一本孔安國真本的《古文尚書》。經文有五十八篇,傳注只有五十七篇,其中《舜典》有經而無傳。其中三十四篇與鄭注相同,然經傳內容卻多有割裂。這個本子就是東晉元帝時,由梅賾獻上的《孔傳古文尚書》。由於今文經已佚,至此,《尚書》只有梅賾的偽《孔傳》與鄭注並行,甚至取代了鄭注的位置了。至隋朝,偽《孔傳》已取得定於一尊的地位了。
唐太宗時,命孔穎達撰《五經義疏》,就以偽《孔傳古文尚書》作為標準本。高宗時,定名為《五經正義》,偽《孔傳》就成為定本了。玄宗天寶三年,命衛包以楷書抄寫,成為《開成石經》的底本。於是,偽《孔傳古文尚書》成為定本,流傳至今。是今日惟一可見的《尚書》版本了。
南宋時,吳棫、朱熹,認為《今文尚書》文字艱澀,《古文尚書》反而淺易,《孔傳》和《書序》都似「晉、宋間文章」;懷疑這本《尚書孔傳》的真確性。朱子弟子蔡沈,根據朱子的旨意,為《尚書》再作注解,辨析篇章,成《書集傳》,或稱《蔡傳》。於是,疑古辨偽之風始起。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以二十年的工夫,搜羅偽古文與偽孔傳的作偽證據,得一百二十八條,成《古文尚書疏證》一書。從此,《孔傳古文尚書》定為偽古文,是不易之論了。所謂偽書,是指版本上的作偽,因為不是原來孔子宅壁中書的《古文尚書》。至於內容,《周書》多為史實實錄,《商書》就多是後代史官,根據史實整理而成,《虞、夏書》則為輯佚,或是重新編寫。至於傳注,就不是孔安國所做的。所謂偽書,無論是編撰,或係輯佚,都只不過是作者和著作時代上的問題;至於內容和史事,都是真確可信的。
丁、《周書》與《秦誓》
現存惟一可見的《尚書》,孔傳《古文尚書》共有五十八篇,其中真古文佔三十三篇,偽古文二十五篇。現據真古文部分,介紹《尚書》的一般面貌。《尚書》以時代分成四部分︰就是《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虞書》四篇、《夏書》兩篇,學者均認為並非虞、夏當時的歷史記錄,而是戰國晚期,甚至是秦代的作品。《商書》七篇,除《湯誓》一篇,是早期的歷史,可能是後來追述的歷史傳說。其餘六篇,都是商代晚期的史事,大抵接近原來的檔案。《周書》二十篇,可分為兩部分︰前十四篇,述周朝的建立歷史,以周公旦為中心,是全書的精華。後六篇中,前四篇敍周初史事,是周室的檔案;後兩篇則是諸侯國的,分別述魯國與秦國之事,屬春秋中葉時期的了。一般認為,這二十篇都是真實可靠的檔案文獻。
《尚書》各篇的文體,都有差異。有記言,也有記事。偽《孔傳.尚書序》將《尚書》的文體分為六類,略陳如下︰
1. 典,即有經典、典範之意,例如《堯典》、《舜典》。古代史官認為這篇文獻重要,內容足為後世典範,故尊稱為「典」。並非當時的實況記錄,而係後人追敍,所以文字比較明白淺易。「典」在《尚書》中篇幅很少。
2. 謨,是謀議的意思,例如《皋陶謨》。記敍了舜、禹、皋陶的政治對話、互相謀議。文字也較易懂,篇幅亦少。
3. 訓,有教訓之意,例如《伊訓》,惟是偽古文,不能作準。《商書》有《高宗肜日》一篇,是大臣祖己教訓商王的話。雖不名「訓」,實為「訓」體。現只存一篇。
4. 誥,即係告諭之意,是君主對臣民的訓示,例如《大誥》、《康誥》。至於《盤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篇,雖無「誥」字,但仍是「誥」體。《尚書》三十三篇中,「誥」體佔了半數,是《尚書》的重要部分。由於是口語記錄,一來時代隔閡,二來說話瑣碎;所以特別生澀難讀,也是《尚書》最難理解的部分。
5. 誓,即是誓師,是出征前誓師的文詞,例如《湯誓》是商湯伐夏桀、《泰誓》是成王伐殷紂的誓師之詞。至於《秦誓》,卻是以國命名;而且不是出征前的誓師,卻是戰敗之後,向臣民宣告的誓詞。無論在篇名上、目的上、內容上,都和《尚書》其他的篇章不同。
6. 命,是命令的意思,是君主對臣下賞賜時的命令,例如《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對晉文侯的獎令。《尚書》中的命辭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