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123,而4啄其肉。蚌合而56。鹬曰:「今日不7,明日不雨,即有8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9,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10渔者11得而12擒之。

导赏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在争执中,双方各不相让,就可能两败俱伤,并让第三者从中得益。
燕国的使者苏代,跟赵王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河蚌正张开贝壳晒太阳,鹬乘机来啄食牠的肉,河蚌立刻把贝壳合起来,拑住了鹬的长嘴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这儿很快便会有一只死蚌了。」蚌回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这儿很快就会有一只死鹬了。」牠们谁也不肯让步,结果渔夫走过来把牠们一起捉去了。
这一节文字虽然简短,但故事完整,寓意深刻。文中鹬蚌的对话形象非常生动,鹬说:「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回敬说:「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用语句式完全一样,但内容针锋相对,生动地勾勒出牠们两个寸步不让的态度。
鹬和蚌双方意气用事,都以为自己最终会得到胜利,结果却是两败俱伤,这则寓言就是以此规劝人们汲取此一教训,不要作「鹬蚌相争」的事。苏代说完这个故事,便劝赵王说:「现在贵国准备进攻燕国,如果战端一开,相持不下,强大的秦国必会像渔夫那样,把燕、赵两国一起吞掉。」赵王听了,觉得苏代说得有理,于是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鹬蚌相争」,亦作「鹬蚌相持」,常与「渔人得利」连用,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

查阅次数:938
資料來源:
朗读: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文)、李婉华(粤)、程广寛(普)

作者/出处

《战国策》

《战国策》又名《国策》、《短长》,传为汉初蒯通所作。 蒯通原名蒯彻,作「通」,盖避武帝讳改。 通长于时论。 西汉刘向将原书编订后定名《战国策》。 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其中记载纵横策士论辩游说之辞尤多。

《战国策》三十三篇,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 所记自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三家分晋时起,迄于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二〇九)楚汉起事止,凡二百四十五年,所记列国政治、军事和外交大事均可补正史之不足。

查阅次数:2482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戰國時期,秦國常常依靠強大的國力,侵略別的國家,其他各國也常常互相攻伐。一年,趙國準備攻打燕國,燕國聽到風聲後,急忙派說客蘇代到趙國說情,勸趙國休兵。蘇代到了趙國後,就對趙王說了「鷸蚌相爭」的故事。

資料來源:
中国语文课程建议篇章,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