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鬭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六王畢,四海一1蜀山兀,阿房出2覆壓3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4二川溶溶5,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高啄6各抱地勢,鈎心鬭角7盤盤焉,囷囷焉8,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9
六國全完了,四海統一了;蜀山頂上平了,阿房宮出現了。這宮殿真廣大,佔地三百多里;這宮殿也夠高,天日被它隔離。北邊從驪山開始建築起,曲曲折折地向西彎,一直修到咸陽城。渭川和樊川兩條河的水,溶溶地流進了宮牆裏面;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廊腰像布疋一樣廻環,簷牙像飛鳥似的伸嘴;各就地勢的高下,構造得重疊交錯。彎彎曲曲的,密密層層的,像蜂房,像水渦,都在聳立着,不知道有幾千萬所。
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長橋臥波,未雲何龍10複道行空,不霽何虹11高低冥迷,不知西東12歌臺暖響,春光融融13舞殿冷袖,風雨淒淒14。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水上的長橋,令人驚奇,沒有雲霞,怎麼會有龍?凌空的曲廊,令人驚奇,既非雨後,怎麼會有虹?高高低低,幽深曲折,令人辨不出方向。歌臺上暖洋洋的歌聲,像春光那樣融融;舞殿裏涼颼颼的舞袖,像風雨那樣淒淒。就在同一天裏,同一宮殿裏,氣候卻能大不相同。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絃,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粧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烟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妃嬪媵嬙,王子皇孫15辭樓下殿,輦來於秦16,朝歌夜絃,為秦宮人。明星熒熒17,開粧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18渭流漲膩19,棄脂水也;烟斜霧橫,焚椒蘭也20。雷霆21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22
六國國君的宮眷,和王子皇孫,都辭別了自己的樓殿,用車子運送到秦國;日夜地操着樂器歌唱,做了秦國的宮人。明星的光在閃耀──不,那是宮女們掀開妝鏡啊;綠色的雲在紛擾──不,那是宮女們晨起梳頭啊;渭川的波流浮起了香膩,那是宮裏傾倒的脂粉水啊;迷濛的煙霧橫斜着升騰,那是宮裏焚燒的椒蘭香啊;雷霆般巨響陡然令人吃驚,那是宮裏的車馬行過啊;車去遠了,仍然聽到轆轆的聲音,是這樣渺茫,卻不知它到何處去啊。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一肌一容,盡態極妍23縵立遠視,而望幸焉24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25
個個宮女們的肌膚容貌,都生得那麼嫵媚,那麼艷麗;她們在慢慢等待着、遠遠地看着,盼望着皇上的臨幸,──可是有很多人在三十六年中,一次也沒見過皇上的面呢。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26,幾世幾年,剽掠其人27倚疊28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29鼎鐺玉石,金塊珠礫30棄擲邐迤31;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那些燕趙國所收藏的,魏國韓國所經營的,和齊國楚國的精華;都是經過幾世幾年,從人民手裏劫奪了來,堆積得像山一樣;一旦不能保有了,完全運來秦國。這類的東西一多,就不再寶貴,拿着鼎當鐵鍋、玉當石頭、金當土塊、珠當瓦礫;隨便丟棄在一邊,秦國的統治者看着,也不覺得可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柰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32,人亦念其家;柰何取之盡錙銖33,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34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35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36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37
唉!一個人的心,和千萬個人的心本沒有甚麼不同的!秦國統治者喜歡奢華,一般老百姓也都愛護自己的家園啊;為甚麼在搾取的時候絲毫不留,用掉的時候卻像泥沙一樣毫不顧惜呢!為甚麼使那架棟的柱子,多過田地裏的農夫;架梁的椽子,多過紡織機上的女工;突出的釘頭,多過穀倉裏的粟粒;參差的瓦縫,多過身上穿的絲縷;
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38管絃嘔啞39,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40戍卒叫,函谷舉41楚人一炬,可憐焦土42
直欄橫檻,多過天下的城郭;管絃樂聲,多過市人的言語。使那普天下的人民,都敢怒而不敢言;獨裁者的心就一天一天益發驕橫起來。等到戍卒一呼,函谷關一陷落,楚國人來放一把火,可憐一切就化為焦土了!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43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44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45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唉!滅六國的就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滅秦國的就是秦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啊。可歎呀!假使六國都能各自愛護他們的人民,那麼,抵抗秦國是綽有餘裕的;假使秦國再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麼,可能這皇帝位就由二世傳到三世,甚至直到萬世,誰能滅亡他呢?秦人是來不及為自己悲哀了,卻讓後人去替他們悲哀;後人雖然替他們悲哀,自己卻不以為戒,這就只有又使後世的人再來為後人悲哀了!

導賞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於驪山修建的豪華宮殿,傳說在項羽入關時已付諸一炬,只能在人們的傳說中想像它的宏麗。關於阿房宮的記載,最早有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歩,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可見其建築規模之宏大,實為史上罕見。另一較著名的篇章是晚唐時代的杜牧作品《阿房宮賦》。
杜牧是晚唐有名的才子,以詩賦和古文著名。《阿房宮賦》以賦的鋪陳手法,極寫阿房宮的華美壯麗,刻劃秦王朝的驕奢淫逸,其實是一篇借古諷今之作。據杜牧自己說:「寶曆(當時唐敬宗的年號)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據說《阿房宮賦》當時一出現已立即引起哄動,士林驚嘆,爭相誦讀。
《阿房宮賦》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著重描寫與鋪敘,第二部分著重說理與議論。第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第一層描寫阿房宮的宏偉和壯麗,第二層鋪陳阿房宮中的奢華生活。第一部分的鋪敘又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的起筆已是不凡,用四個極短的三字句寫出阿房宮興建的背景,用韻急峻,先聲奪人。據史書所載,秦始皇滅六國後,把六國貴族宮眷遷到咸陽,他嫌原來的宮室地方不夠用,於是興建阿房宮。接下來是描寫阿房宮的建築。作者好像今天記錄片的攝影師,以靈活多變的鏡頭,帶領讀者從不同角度欣賞阿房宮的宏偉與華麗。首先是從高空俯瞰,阿房宮佔地幅員廣闊,建築巍峨。然後鏡頭慢慢移下,進入宮殿內部,讓讀者看到裏面精美的佈局。鏡頭不斷前進(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時而仰視(廊腰縵迴,簷牙高啄),時而俯視(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然後再把鏡頭拉闊,看到如蜂房水渦的眾多樓房(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這裏極寫阿房宮的華美壯麗,以多角度的視覺效果,描寫阿房宮規模之大、建築物數量之多,給人一個宏偉壯麗的印象。
下面接着以多種手法描寫建築物內部的特色。先以兩個反問形式的比喻句,描繪了宮內長橋和複道的形態,如龍如虹,奇麗而壯觀。接着作者似運用鏡頭穿堂入室,經過高高低低的眾多樓房,幽深曲折,令人很難辨別方向。來到歌臺舞殿,出現截然不同的氣氛,一處似春暖融和,一處似淒風冷雨。這裏的描寫聲色並舉,再加上冷暖不同觸覺,以多重感觀刻畫阿房宮內的不同場景。一日之內,宮殿的不同地方可以出現不同的氣候,可見其大。
第二段轉為寫人物動態,詳細描繪阿房宮內如雲的女性。開頭寫六國破亡後,各國妃嬪媵嬙、王子皇孫都成了秦國俘虜,在阿房宮日夜奏樂唱歌,成為秦國的宮人。下面作者又運用他的鏡頭,作個別特寫,表現這些宮人的生活狀況。這段的寫法充滿電影感,有聲有畫,還有分鏡剪接,宮人由勤作梳妝,到被車聲驚起,又失望地聽着宮車遠去,形態活靈活現。「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幾句,點染出一幅美人環立,企盼寵幸的生動場面。最後作者加了一句註腳:「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點出了宮人的無奈與可憐。
下面第三段寫宮中的珍寶多得不可勝數,更加強對阿房宮窮奢極侈的刻劃。這裏寫六國經過多年的經營和掠奪,各國本身的珍寶已堆疊如山。六國破亡後不能再擁有這些寶物,便把它們都輸送到秦國。秦國集合六國的寶物,可想而知數量之多。可是,珍寶數量太多,就不再寶貴,被丟棄的多不勝數,秦人也不覺得可惜。
在鋪敘了阿房宮的宏大規模和宮中的奢華盛況後,作者在文章的下半部便抒發自己的議論。這部分也可分為兩層:第一層針對秦統治者而發,第二層是以秦為鑑,警誡後世的統治者。
文章的第四段是第一層,寫秦人喜愛奢華,而人民也愛惜自己的家當。可是,秦人盡情榨取人民資財後,卻像用掉泥沙一樣毫不愛惜。下面作者以一連串排比句寫出宮中奢華生活和人民生活的對比。天下的人敢怒不敢言,暴君的心也日漸驕傲頑固。作者批評秦代管治的不當,最後落得被人民推翻的下場,極盡華麗的宮殿短時間內化成焦土,繁華的生活已成雲煙,顯示過度的奢華不過是一場虛幻,並不值得羨慕。
最後一段是議論的重心,作者提出以史為鑑的重要。作者對秦的興衰有深沉的慨歎,他指出六國及秦先後破亡,都不是由於外在的原因,而是自取滅亡。秦始皇的豐功偉業遠遠超越前代,他曾說過要傳至千秋萬世,因此自號「始皇」,但他建立的是歷史上最短的朝代,只傳到二世而亡,可說是極大的諷刺。作者認為假如秦的統治者能愛惜六國的人民,便可以再傳下去直至萬世。秦人不懂這些道理,敗亡之快連為自己哀悼也來不及了。後人看到歷史會為秦而哀,但如不能以此為借鑑,只會重蹈秦的覆轍,成了後人哀悼的對象。這種鋪排是借古諷今,作者告誡當時的統治者不要只顧自己享樂,搜刮人民資財,成為像秦始皇一樣的獨夫。
《阿房宮賦》秉承漢賦鋪采揚麗的寫法,描寫與議論結合,結構嚴謹。文章前半以四字句為主,整齊的句式、鏗鏘的節奏,極寫阿房宮的華美。其實阿房宮早已消失,連漢代的人也沒有看過它的面貌。杜牧只憑典籍記載和傳說,加上自己的想像,把阿房宮重新塑造。他極力誇張渲染宮殿之大、歌舞之盛、宮女珍寶之多,富於想像;文章詞采瑰麗,又有大量的排比對偶,且比喻奇巧新穎,像描寫宮殿如蜂房水渦、長橋如龍、複道如虹,寫宮人生活時說鏡如明星,髮如綠雲。這些渲染使人讀來如親臨其境,被阿房宮的宏偉華麗所震懾。
文章後半部抒發議論,層層推進,借古諷今,發人深省。「使負棟之柱」至「多於市人之言語」一段,就以一連串的排比句,諷刺統治者搜刮民脂,堆砌成華麗宮殿,暗含民不聊生之意。這裏包含多種修辭手法,有排比、對比、比喻等,且論說有力,令人同感秦人紛奢之不當。
本文駢散並行,語句錯落有致,詞采華麗,修辭講究,但用意深刻,論說精闢,一掃漢賦平板單調的弊病,成為賦體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查閱次數:9981
資料來源:
朗讀:馮倩雯(粵)、程廣寛(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延伸閱讀:推介及說明 楊桂康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杜牧

杜牧,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卒於唐宣宗大中六年(八〇三──八五二),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文宗太和二年(八二八)進士,舉賢良方正科。初任江西團練判官,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及睦州刺史,官至中書舍人,杜牧性格疏野放蕩,常寄情聲色,然處事秉性剛且不阿,敢論列時事,指陳利病,有濟世救國抱負。

杜牧工詩、賦、古文,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杜牧擅長抒情寫景的絕句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風格豪爽清麗。他也好談兵法,曾注《孫子》。有清嘉慶六年(一八〇一)德裕堂刊本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二十四卷、《外集》、《別集》各一卷、《詩補遺》一卷及《本傳》一卷傳世。

查閱次數:4165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阿房宮賦》選自《樊川文集》卷一,約作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八二五)。

阿房宮是我國古代一座著名宮殿,故址在今陝西西安西北。阿,指屋四周的曲簷,一說大陵曰「阿」,而此宮則建於大陵之旁。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西元前二一二),至秦亡時(西元前二〇六)尚未完工。項羽兵入咸陽,舉火焚燒阿房宮,大火三月不熄,世所罕見的宏偉宮殿全部化為灰燼。杜牧據此寫成本賦,除敷陳其事外,亦借暴秦之亡為後世治國者鑑戒。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