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道德经(节录)

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三章1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知人者,智也2。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3也。知足者,富也。强行4者,有志也。不失其5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6
能正确了解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确了解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克制自己弱点的人,是强大的。知道满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坚持推行目标的人,是有志向的。不丢失自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肉体虽然死去而道义仍然存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虆土8百仞之高,始于足下9。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维护,没有显露迹象的事情容易谋划,脆弱的东西容易破碎,细微的东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没有发生时就有所作为,治理国家在于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乱象的发生。合抱的大树要从嫩芽开始生长,九层的高台要靠泥土垒成,有百丈的高度,也要靠一步一步登上去。违背自然去做一件事的人,就会遭到失败,固执己见的人往往会有过失。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10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11复众人之所过12;能13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所以所以有大智慧的人不做违背自然的事,就没有失败,不固执己见,所以就没有过失。人们做事常常马上就要成功了,最后却失败了。所以如果最后也能像开始那样谨慎小心,就不会失败了。所以圣人追求的是一般人放弃的,而不会去重视一般人所追逐的所谓奇珍异宝。圣人所学的是平常人认为不值得学的东西,这样反而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圣人始终以辅佐万物顺应自然为己任,不敢妄为。
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4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15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16。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好听,漂亮话不真实。有知识的人不会去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明白人不多,多的是不明白的人。圣人不想去占有,尽量照顾别人,自己却越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却越丰富。所以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受到伤害,圣人的行为准则是不去与人争夺。

导赏

甲、章旨
1.《上篇》第三十三章(帛书本《道经》第三十三章)
此章言抱一则身久存,身虽死则谷神不死。
2.《下篇》第六十四章(帛书本《德经》第六十四章)
此章赞圣人无为之学,以袪有为有执之失。
3.《下篇》第八十一章(帛书本《德经》第六十八章)
此章寄信美以彰真伪,述知博以不迷悟,论善辩以戒修行,陈无积以教忘遗,假有多以畅法性,合天道以论圣人。欲使学者造精微于理性之中,忘筌蹄于言象之表;故能悟教而忘教,以是终焉。
乙、句解
第三十三章
1.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庄子.骈拇》曰..「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韩非子.喻老》引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所谓知人者,是见彼也,能见百步之外也。如何能察百步之外其人其事,必须智辨明察。憨山和尚曰..「知人者,谓能察贤愚、辨是非、司黜陟、明赏罚、指瑕摘疵,皆谓之智。」所谓智者,明于责人者也。对于修身何益?故憨山又曰..「明于责人者必昧于责己。」不能精于察远而责人,昧于省近而责己。能自见,能自危,能自闻;方能自知,方能自明,方能责己。两句于义为相对,老子主张「自知之明」,不取「知人之智」。
老子主张「去知」,无论知人、知物,均予否定;故「智」为贬词。是以「智慧出,有大伪。」(十八章)主张「弃智」(十九章)。故强调自知,自知则明。何以自知?知不足也。知不足,则虚心自谦,不会自满,不会固执。故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二十三章)
2.获胜者,强者。自胜者,强也。
王弼《注》曰..「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焉。」
世之力足以胜人者,虽云有力,但强梁者必遇其敌,与人争胜,不若自胜者强。故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然欲之伐性,殆非敌国可比也。力能克而自胜之,可谓真强。《中庸》云..「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此所谓自强不息者也。
《韩非子.喻老》有一故事,说明自胜之义,所谓强者之理..「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以上两组,作优劣对照,辩斥俗人之误想。知人,胜人,未足为明,为强;祇有知己,胜己,方为明者,强者。是为修道者修身之本。
3.知足者,富也。
凡贪得无厌者,必心不足;虽尊为天子,必欲厚敛以殃民;虽贵为侯王,必务强兵而富国。纵适其欲,亦将忧而不足,故虽富不富。苟自知足,则鷦鹇偃鼠,藜藿不糝,抑将乐而有余;此知足者富也。故曰..「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九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4.强行者,有志也。
强梁好过于人者,未为有志。惟强行于道德者,为有志也。严复曰..「志士界说在此。」唯强行者为有志,亦唯有志者能强行。孔子曰..「知其不可而为之。」孟子曰..“强恕而行。”又曰..「强为善而已。」严复引德哲噶尔第之言,曰..「所谓豪杰者,其心中常有一他人所谓断做不到者。」以此言有志者也。
5.不失其所者,久也。
《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此所谓守常之道也。虚中证实,所得不移,是之谓不失其处也。证诸修练,即永守其玄关一窍也。抱一凝神,任其自然,无一时一刻之失所。此即子思子之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者也。
6.死而不亡者,寿也。
等视死生,有如旦暮,无古无今,浩然常在,是谓之寿。又曰..凡人之死,死则神散。而圣人之死,死犹神完。形虽死而神如生,苏辉《潮州韩文公庙碑》曰..「匹夫而为百世师。」其此之谓耶。
第六十四章
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破(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天下之事,始易而终难,始细而终大。故图之为之于其始,则不劳心力,自能无为。若不早图而亟为之,以至易者渐难,细者渐大,心力俱困,无为其可得乎?苏辙《老子解》曰..「方其未有,持而谋之足矣;及其将然,非泮而散之不可也。故为之于未有者上也,治之于未乱者次也。」此言修身之道,遏欲为先。当闲居独处之时,心不役于事,事不扰于心;寂然不动,安其所止,其持己守身最为易易。闲邪以存诚,当将妄念邪想,消灭于未萌之先。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并列三例,言为大于其细。熊季廉曰..「万物生遂成长,皆有一定之秩序,莫知其然而然。《庄子》曰..『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与此章相发明,皆物理历史之公例也。」言不应轻视微末之事,积微小之善,即成大善;积微小之恶,便成大恶;善恶好坏,由是而分也。宜乎刘备诫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礼记.学记》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其此之谓乎?
3.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言天下之事,为之于未有也,治之于未乱也。苟已有而为之,则欲成而反败;已乱而治之,则执愈固而反失矣。
4.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
背理徇私之「有为之为」,非败不可;违逆人伦之「有执之执」,非失不可。因此圣人体虚无之妙道,循天理,顺人情,符物之自然,而无为无执,所以无败无失。苏辙《老子解》曰..「圣人持之以无为,守之以无执;故能使福自生,使祸自亡。」魏源《老子本义》曰..「无为无执者,以明我所谓为,非谓曲谨周密,小察机警也。其为无为,执无执,盖出于众人之所不觉,而未尝造作有心也。」
5.民之从事也,恒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常人则不然,始以道德戒慎,中因贪世情而忘其道,致功败垂成。如能始终如一,定必成功。
以上教人慎其始,以下戒人慎其终。
6.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难得之货,人所共贵;圣人混俗和光,与人无异;而其所以为圣人者,好恶异也。圣人所贵者,在道,非货,故不贵不欲也。《韩非子.喻老》曰..「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圣人所欲者,非常人所欲,乃是无为、无味、无事之「无欲之欲」。常人贵难得之货,圣人己知因贵以招祸端,故「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7.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韩非子.喻老》曰..「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涂,冯曰..『事者,为也。为生于时,知者无常事。书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书。今子何独负之而行?』于是王寿因焚其书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谈教,而慧者不以藏书篋。」常人之学,在机关灵巧之务;圣人所学,乃众人所过之清静无为,虚无自然之道,此乃不须书本者。
8.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韩非子.喻老》曰..「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是以圣人之道,乃顺乎万物之自然生息,不敢有丝毫故意造作,任性妄为。王雱《老子注》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将各安于性命之常,而事物无所兆矣。更何脆之可泮,微之可散哉?」
第八十一章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由于真实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真实。于是,知「道」之人不用广博,学识广博之人往往不能知「道」。得「道」之德善之人不多言,多言之人往往是德不善之未能得「道」之人。信言,指「道」;知者,指知「道」;善者,指得「道」。其说分三层推展。既然真实之言,就是道之所在;故修身守约,即可得道;不须旁骛,不假外求也。
吴澄《道德真经注》曰..「此书卒章其言如此,故其和平简约,不辩不博,盖实善实知,故皆真实之言,而不虚饰以为美也。」
2.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无积,谓虚而无有也。虚而无有,则所应不穷。以积为有,则所应有限。庄子称老子之学,「以有积为不足」,「无藏也故有余」(《天下篇》),此之谓也。
3.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道好生而恶杀,春夏生之育之,秋冬成之熟之。成人之善,而不成人之恶。与人以利,而不与人以害。故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至于圣人法天以为用,善利万物而无形,人己两忘,彼我无迹,夫何争哉?故曰..「圣人之道,为而弗争。」以结全书之意,在于「不争」二字。焦竑《老子翼》曰..「五千言所言,皆不积之道也。不积者,心无所系,则言而无言矣。故非不为人也,而未尝分己之有。非不予人也,而未尝损己之多。斯何恶于辩且博哉?苟第执其意见以与天下争,则多言数穷者流,非天道也。学者于此了心而忘言焉,则于全书思过半矣。」

查阅次数:2594
資料來源:
朗读:《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
|
译文:白晶
|
导赏:《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文)、(粤)

作者/出处

老子

老子,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粤:[担daam1];普:[dān];楚国苦(粤:[虎fu2];普:[kǔ])县(即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 曾任周守藏室史,孔子适周,向他问过礼。 后见周衰,无心仕进,去而出关。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 莫知所终。 」这所著的书,便是今日流传的《老子》,又名《道德经》。 但关于老子的历史和著作,问题甚多:有认为老子即楚老莱子的;有认为老子是周太史儋的;有认为孔子问礼的老子,非着《道德经》的老子的;更有认为《道德经》的著作时代应该后于《庄子》的,迄今尚无定论。 其间并有神话,例如说老子乃母亲怀胎八十一年而生(见《神仙传》及《玄妙内经》);或吞五色珠而受孕之类(见《上元经》)。 甚至还有笑话,例如《史记》中「关令尹喜」句,有认为关令姓尹名喜,也有认为关令尹见老子来而喜之类。 而「出关」的「关」,也有散关和函谷关不同的两说。 关于「孔子曾见过老子」这件事,除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以外,还见之于《史记・孔子世家》及《礼记・曾子问》。 《礼记》记载着孔子的话说:「昔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真,日有食之。 」清人阎若璩根据这段话,按日食来推算,断定孔子适周见老子,在鲁昭公(姬稠)二十四年(公元前五一八),那时孔子三十四岁。 不过在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五一一),还有一次日食,那么孔子所说的日食,也可能是指的这个日食而言。 如属后者,则孔子见老子时,孔子为四十一岁。

据胡适考据:「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老子当生于周灵王初年,当西历前五七○年左右。 老子死时,不知在于何时。 《庄子・养生主篇》明记老聃之死。 《庄子》这一段文字决非后人所能假造的,可见古人并无老子'出关仙去'『莫知所终』的神话。 (见《中国哲学史大纲》四八页)

查阅次数:934
資料來源:
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创作背景

甲、老子學說

老子之道,太古之道也。老子之書,太古之書也。老子為柱下史。國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通上古之道,知上古之禮。老子吏隱靜觀,深疾末世之失。疾之甚則思古益篤,思之篤則求之益深。懷德抱道,白首而後著書,其意不返斯世於太古淳樸不止也。故忠質文皆遞以救弊,而弊極則將復返其初。河上公曰︰老子言我有三寶︰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慈,仁也。儉,義也。不敢先,禮也。孔子之道,老子有焉。然則,太古之道,徒無用於世乎?抑世可太古而人不之用乎?故曰︰聖人經世之書,老子救世之書也。

老子之道,無為自然而已。楊朱為我,宗無為也;莊周放蕩,宗自然也。豈自然之不可治身,無為而不可治天下哉?老子自然,從虛極靜篤之中,得其體之至嚴至密者以為本。欲靜不欲躁,欲重不欲輕,欲嗇不欲豐。容勝苛,畏勝肆,要勝煩。故於事情,恆因而不倡,迫而後動,不先事而為,夫是之謂自然也。豈滉蕩為自然乎?其無為治天下,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功惟不居故不去,名惟不爭故莫爭。圖難於易,故終無難。不貴難得之貨,而非棄有用於地也。兵不得已用之,未嘗不用兵也。去甚去奢去泰,非並常事去之也。治大國若烹小鮮,但不傷之,即所保全之也。以退為進,以勝為不美,以無用為用,孰謂無為不足治天下乎?故曰︰老子之道,修身治世之道也。

乙、版本流傳

現傳《老子》版本,常見者有︰

1.〔漢〕,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章句》,宋刊本。詳其詞旨,不類漢人;乃六朝人偽託,實非漢文之舊,甚至晚於王弼。書中訛誤甚多,不經之語、鄙吝之詞亦夥。其文通俗簡要,流傳至廣。通行於道術中人,平民百姓之間。(以下簡稱《河上公本》。)

2.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明刻本。文字亦多謬誤,殆有不可識者。然其文筆曉暢,流通於學者士人之間。(以下簡稱《王弼本》。)

3.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所謂「古本」,即北齊後主高緯(武平五年,574)時,發項羽妾冢所得者。經文與《王弼本》相近,書中文字,後人改動甚多,訛誤亦眾。(以下簡稱《傅奕本》。)

4.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輾轉傳抄,亦多訛誤。而摭拾庶眾,尚有可採。(以下簡稱《范應元本》。)

本篇所據者為「帛書本」。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有帛書本《老子》。有兩種抄本︰一為篆書抄寫,名曰《甲本》;一以隸書抄寫,名曰《乙本》。《甲本》無忌諱,《乙本》避「邦」字諱。則《甲本》成於劉邦稱帝之前,《乙本》寫於漢祖登極之後。兩本來源不同,然皆漢初寫本,距今兩千餘年,為最早之抄本。然皆非善本,衍文脫字,假借誤寫,散雜殘缺,漶漫不可讀矣。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為較通行本。(以下簡稱《帛書甲、乙本》)。

資料來源:
《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