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道德經(節錄)

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三章1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知人者,智也2。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3也。知足者,富也。強行4者,有志也。不失其5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6
能正確了解認識別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確了解認識自己的人,是聰明的。能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克制自己弱點的人,是強大的。知道滿足的人,是真正富有的。堅持推行目標的人,是有志向的。不丟失自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肉體雖然死去而道義仍然存在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虆土8百仞之高,始於足下9。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維護,沒有顯露跡象的事情容易謀劃,脆弱的東西容易破碎,細微的東西容易散失。所以要在事情沒有發生時就有所作為,治理國家在於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亂象的發生。合抱的大樹要從嫩芽開始生長,九層的高台要靠泥土壘成,有百丈的高度,也要靠一步一步登上去。違背自然去做一件事的人,就會遭到失敗,固執己見的人往往會有過失。
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恒於幾成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恒於幾成10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11復眾人之所過12;能13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所以所以有大智慧的人不做違背自然的事,就沒有失敗,不固執己見,所以就沒有過失。人們做事常常馬上就要成功了,最後卻失敗了。所以如果最後也能像開始那樣謹慎小心,就不會失敗了。所以聖人追求的是一般人放棄的,而不會去重視一般人所追逐的所謂奇珍異寶。聖人所學的是平常人認為不值得學的東西,這樣反而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聖人始終以輔佐萬物順應自然為己任,不敢妄為。
第八十一章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14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15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16。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真實可信的話不好聽,漂亮話不真實。有知識的人不會去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明白人不多,多的是不明白的人。聖人不想去佔有,盡量照顧別人,自己卻越充足。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卻越豐富。所以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受到傷害,聖人的行為準則是不去與人爭奪。

導賞

甲、章旨
1.《上篇》第三十三章(帛書本《道經》第三十三章)
此章言抱一則身久存,身雖死則谷神不死。
2. 《下篇》第六十四章(帛書本《德經》第六十四章)
此章讚聖人無為之學,以袪有為有執之失。
3.《下篇》第八十一章(帛書本《德經》第六十八章)
此章寄信美以彰真偽,述知博以不迷悟,論善辯以戒修行,陳無積以教忘遺,假有多以暢法性,合天道以論聖人。欲使學者造精微於理性之中,忘筌蹄於言象之表;故能悟教而忘教,以是終焉。
乙、句解
第三十三章
1.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莊子.駢拇》曰︰「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韓非子.喻老》引莊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所謂知人者,是見彼也,能見百步之外也。如何能察百步之外其人其事,必須智辨明察。憨山和尚曰︰「知人者,謂能察賢愚、辨是非、司黜陟、明賞罰、指瑕摘疵,皆謂之智。」所謂智者,明於責人者也。對於修身何益?故憨山又曰︰「明於責人者必昧於責己。」不能精於察遠而責人,昧於省近而責己。能自見,能自危,能自聞;方能自知,方能自明,方能責己。兩句於義為相對,老子主張「自知之明」,不取「知人之智」。
老子主張「去知」,無論知人、知物,均予否定;故「智」為貶詞。是以「智慧出,有大偽。」(十八章)主張「棄智」(十九章)。故強調「自知」,自知則明。何以自知?知不足也。知不足,則虛心自謙,不會自滿,不會固執。故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二十三章)
2.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
王弼《注》曰︰「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勝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勝者,無物以損其力。用其智於人,未若用其智於己也。用其力於人,未若用其力於己也。明用於己,則物無避焉;力用於己,則物無改焉。」
世之力足以勝人者,雖云有力,但強梁者必遇其敵,與人爭勝,不若自勝者強。故曰︰「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七十三章)然欲之伐性,殆非敵國可比也。力能克而自勝之,可謂真強。《中庸》云︰「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此所謂自強不息者也。
《韓非子.喻老》有一故事,說明自勝之義,所謂強者之理︰「子夏見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對曰︰『戰勝,故肥也。』曾子曰︰『何謂也?』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則榮之;出見富貴之樂又榮之;兩者戰於胸中,未知勝負,故臞。今先王之義勝,故肥。』是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以上兩組,作優劣對照,辯斥俗人之誤想。知人,勝人,未足為明,為強;祇有知己,勝己,方為明者,強者。是為修道者修身之本。
3.知足者,富也。
凡貪得無厭者,必心不足;雖尊為天子,必欲厚斂以殃民;雖貴為侯王,必務強兵而富國。縱適其欲,亦將憂而不足,故雖富不富。苟自知足,則鷦鷯偃鼠,藜藿不糝,抑將樂而有餘;此知足者富也。故曰︰「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九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4.強行者,有志也。
強梁好過於人者,未為有志。惟強行於道德者,為有志也。嚴復曰︰「志士界說在此。」唯強行者為有志,亦唯有志者能強行。孔子曰︰「知其不可而為之。」孟子曰︰「強恕而行。」又曰︰「強為善而已。」嚴復引德哲噶爾第之言,曰︰「所謂豪傑者,其心中常有一他人所謂斷做不到者。」以此言有志者也。
5.不失其所者,久也。
《易》曰︰「艮其止,止其所也。」此所謂守常之道也。虛中證實,所得不移,是之謂不失其處也。證諸修練,即永守其玄關一竅也。抱一凝神,任其自然,無一時一刻之失所。此即子思子之至誠無息,不息則久者也。
6.死而不亡者,壽也。
等視死生,有如旦暮,無古無今,浩然常在,是謂之壽。又曰︰凡人之死,死則神散。而聖人之死,死猶神完。形雖死而神如生,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曰︰「匹夫而為百世師。」其此之謂耶。
第六十四章
1.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泮)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
天下之事,始易而終難,始細而終大。故圖之為之於其始,則不勞心力,自能無為。若不早圖而亟為之,以至易者漸難,細者漸大,心力俱困,無為其可得乎?蘇轍《老子解》曰︰「方其未有,持而謀之足矣;及其將然,非泮而散之不可也。故為之於未有者上也,治之於未亂者次也。」此言修身之道,遏欲為先。當閑居獨處之時,心不役於事,事不擾於心;寂然不動,安其所止,其持己守身最為易易。閑邪以存誠,當將妄念邪想,消滅於未萌之先。
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
並列三例,言為大於其細。熊季廉曰︰「萬物生遂成長,皆有一定之秩序,莫知其然而然。《莊子》曰︰『作始也簡,將畢也鉅。』與此章相發明,皆物理歷史之公例也。」言不應輕視微末之事,積微小之善,即成大善;積微小之惡,便成大惡;善惡好壞,由是而分也。宜乎劉備誡子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禮記.學記》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其此之謂乎?
3.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言天下之事,為之於未有也,治之於未亂也。苟已有而為之,則欲成而反敗;已亂而治之,則執愈固而反失矣。
4.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背理徇私之「有為之為」,非敗不可;違逆人倫之「有執之執」,非失不可。因此聖人體虛無之妙道,循天理,順人情,符物之自然,而無為無執,所以無敗無失。蘇轍《老子解》曰︰「聖人持之以無為,守之以無執;故能使福自生,使禍自亡。」魏源《老子本義》曰︰「無為無執者,以明我所謂為,非謂曲謹周密,小察機警也。其為無為,執無執,蓋出於眾人之所不覺,而未嘗造作有心也。」
5.民之從事也,恒於幾成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常人則不然,始以道德戒慎,中因貪世情而忘其道,致功敗垂成。如能始終如一,定必成功。
以上教人慎其始,以下戒人慎其終。
6.是以聖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
難得之貨,人所共貴;聖人混俗和光,與人無異;而其所以為聖人者,好惡異也。聖人所貴者,在道,非貨,故不貴不欲也。《韓非子.喻老》曰︰「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獻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寶也,宜為君子器,不宜為細人用。』子罕曰︰『爾以玉為寶,我以不受子玉為寶。』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聖人所欲者,非常人所欲,乃是無為、無味、無事之「無欲之欲」。常人貴難得之貨,聖人己知因貴以招禍端,故「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7.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韓非子.喻老》曰︰「王壽負書而行,見徐馮於周塗,馮曰︰『事者,為也。為生於時,知者無常事。書者,言也。言生於知,知者不藏書。今子何獨負之而行?』於是王壽因焚其書而舞之。故知者不以言談教,而慧者不以藏書篋。」常人之學,在機關靈巧之務;聖人所學,乃眾人所過之清靜無為,虛無自然之道,此乃不須書本者。
8.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韓非子.喻老》曰︰「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之,因隨物之容。故靜則建乎德,動則順乎道。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功食祿於宋邦。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資,而載一人之身;不隨道理之數,而學一人之智;此皆一葉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羨也;豐年大禾,臧獲不能惡也。以一人力,則后稷不足;隨自然,則臧獲有餘。故曰︰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也。」是以聖人之道,乃順乎萬物之自然生息,不敢有絲毫故意造作,任性妄為。王雱《老子注》曰︰「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將各安於性命之常,而事物無所兆矣。更何脆之可泮,微之可散哉?」
第八十一章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由於真實之言不華美,華美之言不真實。於是,知「道」之人不用廣博,學識廣博之人往往不能知「道」。得「道」之德善之人不多言,多言之人往往是德不善之未能得「道」之人。信言,指「道」;知者,指知「道」;善者,指得「道」。其說分三層推展。既然真實之言,就是道之所在;故修身守約,即可得道;不須旁騖,不假外求也。
吳澄《道德真經注》曰︰「此書卒章其言如此,故其和平簡約,不辯不博,蓋實善實知,故皆真實之言,而不虛飾以為美也。」
2.聖人無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無積,謂虛而無有也。虛而無有,則所應不窮。以積為有,則所應有限。莊子稱老子之學,「以有積為不足」,「無藏也故有餘」(《天下篇》),此之謂也。
3.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
天道好生而惡殺,春夏生之育之,秋冬成之熟之。成人之善,而不成人之惡。與人以利,而不與人以害。故曰︰「天之道,利而不害。」至於聖人法天以為用,善利萬物而無形,人己兩忘,彼我無迹,夫何爭哉?故曰︰「聖人之道,為而弗爭。」以結全書之意,在於「不爭」二字。焦竑《老子翼》曰︰「五千言所言,皆不積之道也。不積者,心無所係,則言而無言矣。故非不為人也,而未嘗分己之有。非不予人也,而未嘗損己之多。斯何惡於辯且博哉?苟第執其意見以與天下爭,則多言數窮者流,非天道也。學者於此了心而忘言焉,則於全書思過半矣。」

查閱次數:2552
資料來源:
朗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
譯文:白晶
|
導賞:《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文)、(粵)

作者/出處

老子

老子,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姓李名耳字伯陽,謚聃(粤:[擔daam1];普:[dān];楚國苦(粤:[虎fu2];普:[kǔ])縣(即今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里人。曾任周守藏室史,孔子適周,向他問過禮。後見周衰,無心仕進,去而出關。「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所終。」這所著的書,便是今日流傳的《老子》,又名《道德經》。但關於老子的歷史和著作,問題甚多:有認為老子即楚老萊子的;有認為老子是周太史儋的;有認為孔子問禮的老子,非著《道德經》的老子的;更有認為《道德經》的著作時代應該後於《莊子》的,迄今尚無定論。其間並有神話,例如說老子乃母親懷胎八十一年而生(見《神仙傳》及《玄妙內經》);或吞五色珠而受孕之類(見《上元經》)。甚至還有笑話,例如《史記》中「關令尹喜」句,有認為關令姓尹名喜,也有認為關令尹見老子來而喜之類。而「出關」的「關」,也有散關和函谷關不同的兩說。關於「孔子曾見過老子」這件事,除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以外,還見之於《史記・孔子世家》及《禮記・曾子問》。《禮記》記載着孔子的話說:「昔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堩,日有食之。」清人閻若璩根據這段話,按日食來推算,斷定孔子適周見老子,在魯昭公(姬稠)二十四年(公元前五一八),那時孔子三十四歲。不過在魯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五一一),還有一次日食,那麼孔子所說的日食,也可能是指的這個日食而言。如屬後者,則孔子見老子時,孔子為四十一歲。

據胡適考據:「老子比孔子至多不過大二十歲,老子當生於周靈王初年,當西曆前五七○年左右。老子死時,不知在於何時。《莊子・養生主篇》明記老聃之死。《莊子》這一段文字決非後人所能假造的,可見古人並無老子『出關仙去』『莫知所終』的神話。(見《中國哲學史大綱》四八頁)

查閱次數:923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甲、老子學說

老子之道,太古之道也。老子之書,太古之書也。老子為柱下史。國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通上古之道,知上古之禮。老子吏隱靜觀,深疾末世之失。疾之甚則思古益篤,思之篤則求之益深。懷德抱道,白首而後著書,其意不返斯世於太古淳樸不止也。故忠質文皆遞以救弊,而弊極則將復返其初。河上公曰︰老子言我有三寶︰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慈,仁也。儉,義也。不敢先,禮也。孔子之道,老子有焉。然則,太古之道,徒無用於世乎?抑世可太古而人不之用乎?故曰︰聖人經世之書,老子救世之書也。

老子之道,無為自然而已。楊朱為我,宗無為也;莊周放蕩,宗自然也。豈自然之不可治身,無為而不可治天下哉?老子自然,從虛極靜篤之中,得其體之至嚴至密者以為本。欲靜不欲躁,欲重不欲輕,欲嗇不欲豐。容勝苛,畏勝肆,要勝煩。故於事情,恆因而不倡,迫而後動,不先事而為,夫是之謂自然也。豈滉蕩為自然乎?其無為治天下,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功惟不居故不去,名惟不爭故莫爭。圖難於易,故終無難。不貴難得之貨,而非棄有用於地也。兵不得已用之,未嘗不用兵也。去甚去奢去泰,非並常事去之也。治大國若烹小鮮,但不傷之,即所保全之也。以退為進,以勝為不美,以無用為用,孰謂無為不足治天下乎?故曰︰老子之道,修身治世之道也。

乙、版本流傳

現傳《老子》版本,常見者有︰

1.〔漢〕,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章句》,宋刊本。詳其詞旨,不類漢人;乃六朝人偽託,實非漢文之舊,甚至晚於王弼。書中訛誤甚多,不經之語、鄙吝之詞亦夥。其文通俗簡要,流傳至廣。通行於道術中人,平民百姓之間。(以下簡稱《河上公本》。)

2.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明刻本。文字亦多謬誤,殆有不可識者。然其文筆曉暢,流通於學者士人之間。(以下簡稱《王弼本》。)

3.唐,傅奕《道德經古本篇》。所謂「古本」,即北齊後主高緯(武平五年,574)時,發項羽妾冢所得者。經文與《王弼本》相近,書中文字,後人改動甚多,訛誤亦眾。(以下簡稱《傅奕本》。)

4.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輾轉傳抄,亦多訛誤。而摭拾庶眾,尚有可採。(以下簡稱《范應元本》。)

本篇所據者為「帛書本」。一九七三年冬,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有帛書本《老子》。有兩種抄本︰一為篆書抄寫,名曰《甲本》;一以隸書抄寫,名曰《乙本》。《甲本》無忌諱,《乙本》避「邦」字諱。則《甲本》成於劉邦稱帝之前,《乙本》寫於漢祖登極之後。兩本來源不同,然皆漢初寫本,距今兩千餘年,為最早之抄本。然皆非善本,衍文脫字,假借誤寫,散雜殘缺,漶漫不可讀矣。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為較通行本。(以下簡稱《帛書甲、乙本》)。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