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约公元一二七〇——一三四八后),字可久,号小山。 一作名伯远,字可久。 又名久可,字可久。 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以路吏转首领官,掌省署文牍,又任桐庐典史。 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又为徽州松源监税。 至正八年(公元一三四八)仍健在。 张可久擅诗文,尤擅散曲小令,今传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数量为元人散曲之冠。
明清两代曲评家对张可久评价很高,明代朱权以「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八字概括其艺术特征,成为定评; 他如李开先赞美其曲作为《词中仙才》,清代焦循称他与关汉卿、乔吉、马致远同为《一代巨手》。 与张养浩齐名,合称「二张」; 与乔吉有「曲中双璧」之誉,明代李开先谓「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 又与张养浩、乔吉合称「元代散曲三大家」。 张可久仕途不畅,久沈下僚,多在绍兴、吴江、苏州、吴淞、德清等地活动,尤爱杭州西湖,歌咏作品颇多。 其作品雅正典丽,讲究格律。 着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小山乐府》。
元代異族入主中原,計九十年間,皇帝九換,政治不甚穩定,又加上連年征伐,人民生活亦甚苦困。另外,元代實施種族歧視政策,壓抑漢人,重武輕文,對漢人士子心靈影響深遠。一般讀書人在現實社會上多不得志,經常以文學為精神寄託。《賣花聲・懷古》是一首懷古的作品,寫出作者感慨歷史,表現憂民傷古的情懷,婉轉反映士子對當前社會政治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