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美人自刎乌江岸1。战火曾烧赤壁2山。将军空老玉门关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4,读书人一声长叹。

导赏

张可久喜写怀古咏史的作品,如《人月圆・山中书事》、《折桂令・读史有感》、《湘妃怨・怀古》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卖花声‧怀古》原作二首,此处选读其二。其一云:「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所写秦始皇筑阿房宫、晋代石崇建金谷园、隋炀帝开运河下扬州行乐的历史,讽刺统治者过着穷奢极侈的糜烂生活,纵使权倾一代,仍终敌不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败亡收场,成为陈迹,可悲可笑,不堪回首。其二,则进一步咏写历史,所述史事比前一首写秦始皇、石崇、隋炀帝更为惊天动地。
与上一首比较,本首的谋篇布局几乎一致,先述史事,后抒感慨。前三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叙述历史上的三大事件,三句鼎足相对,排偶而下,一气直下,「山」、「关」阴平声押韵,声调极高。「美人自刎乌江岸」句,叙述第一件史事,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战败,被刘邦围困垓下,四面楚歌,后突围至乌江,乌江亭长力劝项羽渡返江东,重振军队,再与刘邦争天下,项羽耻于战败,与美人虞姬先后自刎。英雄末路,美人殉夫,极为凄厉。「战火曾烧赤壁山」句,叙述第二件史事,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权传》记载三国时,吴蜀联军与曹操数十万大军会战于赤壁,周瑜用计火烧曹操战舰,以小胜大,大败曹军,此即家传户晓的「火烧赤壁」,情景十分悲壮。「将军空老玉门关」句,叙述第三件史事,据《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东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长驻西域三十一年,成功安抚五十余国,明帝授封为定远侯。后因身处异域,年老思归,遂上书朝廷云「但愿生入玉门关」,其妹班昭亦上书说情,感动明帝,于是召还,功成身退,老颜得开,不久便卒。
作者一开始引述项羽虞姬败亡、吴蜀大败曹军、班超通西域三件历史大事,排偶直下,时空交错,好像电影镜头,一幕接一幕,呈现读者眼前,看似信手拈来,毫无逻辑联系,实际上联系却十分密切,盖作者藉此抒发兵家胜负、建功立业、成功得失等过眼烟云、不足道的伤感。其实,作者有意回避描写项羽虞姬英雄美人的得意形象,而以强调自刎下场;更没有歌颂吴蜀联军大胜的丰功伟业,而是强调火烧的场景;亦没有赞扬班超通西域的贡献,只说班氏思归情急;成功渲染一件件悲凉惨淡的史事,为下句「伤心秦汉」埋下一笔。因此「秦汉」二字直接呼应三事,而以「伤心」二字总结,明白透彻指出战争功业均不足道的道理。其后「生民涂炭」四字,则是「伤心」的具体说明,也是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指出秦汉以来君王英雄逐鹿中原,肇启战争,争夺厮杀,耀武扬威,其受害者终究是普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苦,长年陷入泥涂火炭之中,深深寄寓对老百姓的无限同情。末句,作为读书人的作者,对这种反反复覆、不断重演的历史悲剧,深感无奈,只是「一声长叹」,戛然而止,意余言外,韵味无穷。
《卖花声・怀古》全首前三句式整齐,七言长句,紧跟两句四字句,一句七字句,整体错落有致,第二三句押山、关两个阴平声,响亮高扬,其余均押去声,清脆利落,韵味十足。

查阅次数:1018
資料來源:
朗读:《积学与涵泳——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积学与涵泳——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积学与涵泳——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文)、温绍武(粤)、程广寛(普)

作者/出处

张可久

张可久(约公元一二七〇——一三四八后),字可久,号小山。 一作名伯远,字可久。 又名久可,字可久。 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以路吏转首领官,掌省署文牍,又任桐庐典史。 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又为徽州松源监税。 至正八年(公元一三四八)仍健在。 张可久擅诗文,尤擅散曲小令,今传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数量为元人散曲之冠。

明清两代曲评家对张可久评价很高,明代朱权以「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八字概括其艺术特征,成为定评; 他如李开先赞美其曲作为《词中仙才》,清代焦循称他与关汉卿、乔吉、马致远同为《一代巨手》。 与张养浩齐名,合称「二张」; 与乔吉有「曲中双璧」之誉,明代李开先谓「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 又与张养浩、乔吉合称「元代散曲三大家」。 张可久仕途不畅,久沈下僚,多在绍兴、吴江、苏州、吴淞、德清等地活动,尤爱杭州西湖,歌咏作品颇多。 其作品雅正典丽,讲究格律。 着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小山乐府》。

查阅次数:1632
資料來源:
《积学与涵泳——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创作背景

元代異族入主中原,計九十年間,皇帝九換,政治不甚穩定,又加上連年征伐,人民生活亦甚苦困。另外,元代實施種族歧視政策,壓抑漢人,重武輕文,對漢人士子心靈影響深遠。一般讀書人在現實社會上多不得志,經常以文學為精神寄託。《賣花聲・懷古》是一首懷古的作品,寫出作者感慨歷史,表現憂民傷古的情懷,婉轉反映士子對當前社會政治的不滿。

資料來源:
《积学与涵泳——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