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永和九年1歲在癸丑2暮春3之初,會于會稽山陰4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5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6竹;
永和九年,癸丑歲,暮春三月初,為了舉行修禊,在會稽陰山的蘭亭聚會。羣賢全到了,年小的年長的都聚集在一起。這地方有高山,有峭峰,有茂密的林子,有長長的竹子,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又有清流激湍7映帶8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9,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10之盛,一觴一詠11,亦足以暢敍幽情12
又有湛清的水流,湧現出激湍,水光山色,圍繞在左右。把水引成環曲的小渠,水面放上羽觴讓它漂流,大家依次列坐渠旁飲酒;雖然沒有琴瑟笛簫奏着音樂助興,可是一會兒飲酒,一會兒吟詩,也盡可以暢暢快快地抒發幽雅的情懷。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13之大,俯察品類14之盛,所以游目騁懷15,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天,天空明朗,空氣清新,吹着溫和的風,令人覺得舒服痛快,仰頭看看,感到天下古今的偉大;低頭看看,感到景物種類的繁盛;把目光任意移動,敞開心懷,遊覽着四周的景致,足以使耳目得到最高的享受,真是快樂。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夫人之相與16,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趨舍萬殊17,靜18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想到世上的人,一抑一揚地活一輩子,有些把心中抱負,對知友在房內互相傾吐;有些因為找尋託寄心情的所在,便放蕩逍遙,在身外追求。雖然志趣各異,動靜不同,可是當他喜歡着他的處境的時候,卻能暫時自得其樂,感到滿足,不曾知道老年就要來臨。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及其所之19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20;況修短隨化21,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22」,豈不痛哉!
等到興會一過,對其所達到的境界感覺厭倦的時候,心情便跟着事物的改變而改變,感慨也就來到了!先時所喜悅的,在轉眼之間,已經成了陳迹,對此還不能不有感觸;更何況壽限的長短一任造化的自然安排,最後總是要走到生命的盡頭呢。古人說:「死生的事,關係也太大了,」怎令不人悲痛?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23;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24為虛誕,齊彭殤25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每逢閱覽從前人們對此感慨的原因,就像契約驗合那樣相同,沒有不曾對着文章嗟歎的時候,只是心裏總不明白。的確很知道把死生看成一樣的虛誕之談,把壽夭等量齊觀也是謬妄之論,後來看現在,也如同現在看過去,這是可悲的事!
故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故列敍時人26,錄其所述27。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所以列敍了當時集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雖然世事不同,但他們感慨的原因,卻是一樣。後世讀者,也或者會被這篇文章感動的罷。

導賞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歴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代。司馬氏的晉朝結束三國爭雄的時代,中國復歸統一。不過晉朝政權脆弱,皇族的屠殺不斷,加上外族入侵,很快便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東晉時代。當時政治紛亂,又講究家世門第,讀書人難有進身門路,甚至容易招至殺身之禍。在政事上無甚可為,反而造就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在政治上看,魏晉南北朝可說是個很壞的時代;但在這亂世中,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都有蓬勃的發展;從這角度看,這又可說是一個黃金時代。
魏晉南北朝的各種藝術發展中,書法和音樂是重要的兩項,其中較為人熟悉的藝術家有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國第一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他的傳世作品不多,以《蘭亭集序》最為著名。歷來人們較為重視這篇作品的書法,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其實從文學角度去看,《蘭亭集序》也是一篇價值甚高的作品,不過,其藝術上的名氣大大蓋過了文學上的成就。
王羲之是東晉時代的人,這篇文章寫於永和九年(公元353年),記載了一群文人雅士於暮春修禊日在蘭亭的聚會。古人每逢三月上巳(即第一個巳日),臨水洗濯,祓除不祥,叫做「修禊」(即除惡之祭)。這項儀式由來已久,最初大概只是祭神,後來逐漸增加唱歌、宴會、作詩等節目。後來「修禊」中祭神、清除污穢的風氣逐漸息微,但文人仍每藉此日登山臨水,飲酒賦詩,舉行雅集。「蘭亭」位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當地景色秀麗,自古已有「山陰道上,目不暇給」之說。參與這次聚會的有四十一人,他們賞玩景物,飲酒賦詩,並打算把當時雅集所寫的詩輯成集,由王羲之寫序。
《蘭亭集序》十分簡潔,只有三百二十四字,但內容很豐富。第一段共八十四字,已詳細交代了這次雅集的日期、地點、事由、與會者、四周景色、進行的活動等。文中記載在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一群賢達有老有少,齊集會稽山陰的蘭亭,參與「修禊」的活動。聚會地點的景色優美,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在亭子左右映襯。這群雅士在水邊排列而坐,進行「曲水流觴」活動。這是古人一種飲酒的遊戲,把漆製的羽觴(酒器)放在曲水(引曲環水成小渠)上游水面,任其隨流而下,與會者環坐渠邊,當觴停於某處,坐在該處的人就要賦詩一首,做不出詩的便要罰酒三杯。據記載,這次蘭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詩兩首,十五人各成詩一首,其餘的人做不出詩來要罰飲酒。王羲之認為這次聚會雖然場面並不盛大,只是飲酒賦詩,也足以暢敘大家心中幽情。
第二段寫當日天氣很好,和風吹拂,他們置身大自然中,看到天地間有這麼多美好事物,瀏覽四周,胸襟開暢;王羲之認為「足以極視聽之娛」,實在是一件賞心樂事。這段更為短小,只有四十字,主要點出了這次活動之「樂」。
第三段承上所述宴遊之樂,情緒卻急轉直下,由「樂」生「悲」。王羲之感慨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世人的生活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都有對所遇之事感到欣喜,暫時得到快樂滿足,卻不知老之將至。人的生命短暫,快樂難以長久,因此短暫相聚雖令人快樂,但想到此,不免生出悲情。所悲者,是令人欣喜的事物轉眼間已成過去(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述),而人是要任憑造化的安排,生命很快便到了盡頭(修短隨化,終期於盡),這是人逃不過的宿命!王羲之經常看到古人在文章中表現對生命短暫無常的感慨,自己不免「臨文嗟悼」,不能釋懷。雖然他那個時代的文人崇尚道家,常受到「一死生」、「齊彭殤」等看破生死的豁達思想薰陶,但他自己也知道這不過是虛誕之詞。既感到不能打破宿命,他不免「由樂生悲」。最後總結要「列敘時人,錄其所述」,希望效法古人把這種感慨記錄下來,以期傳之後世,感動將來的閱覽者。
這一段所佔篇幅最長,深刻地寫出了王羲之對生命的一些看法,其實也就是當時與會者共同的感慨。王羲之在文中的感慨反映了東晉時代讀書人的心態。他們經歷了長期的亂世,感於世事變幻無常,政事上無甚可為,多醉心道家哲學,逃避現實。一些人追求物質享受,及時行樂,崇尚清談;也有一些人自鳴清高,歸隱山林,像著名詩人陶淵明。他們優遊歲月,流連山水,飲酒賦詩,感慨興歎,就是這種思想在生活上的表現。
王羲之出身名門世家,他是宰相王導的侄兒,尚幸沒有沾染紈絝子弟的陋習,但也跳不出人生無常的困擾。他們為逃避現實而追求享樂,但樂盡悲來,仍不能遣憂。不過,這種亂局和困擾卻常造就這時代人的藝術成就。王羲之就是這樣的藝術家,他當了短暫時間的右軍將軍,便辭官退隱,專注書法造詣,成為中國最偉大的書法家。
這篇文章讓我們認識古代文士的活動情況。古代很多名作家寫郊遊,都是個人或三兩知己的活動,像這樣記載一次大型活動的作品不多。雖然《蘭亭集序》的「文名」比不上「藝名」,但不失為一篇可觀的美文,文中有不少句子常為後世人取用,像「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極視聽之娛」、「不知老之將至」等,可見其內容自古已為世人所欣賞。

查閱次數:45607
資料來源:
朗讀: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古代散文導讀──先秦至魏晉南北朝》,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03 – 361),生於西晉惠帝太安二年,卒於東晉穆帝升平五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南遷琅琊王氏貴胄。祖父正,官至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由是始知名。稍長,有美譽,言辯豐贍,以骨鯁稱。起家秘書郎,征西將軍庾亮參軍,累遷長史,江州刺史;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遂有王右軍之稱號。為官正直,多恤民情。時東土饑荒,羲之輒開倉振貸。朝廷賦役繁重,吳會憂甚,羲之每上疏爭之。後與朝廷不協,遂稱病去郡,自誓不出。棲息林下,東游山海,煉丹服藥,頤養閒暇,終其餘生。卒年五十有九,贈金紫光祿大夫。諸子遵父先旨,固讓不受焉。

查閱次數:3469
資料來源:
香港教育局《積學與涵泳》

創作背景

蘭亭,在今浙江紹興縣蘭渚。古人每逢三月上已(即第一個已日),臨水洗濯,祓除不祥,就叫做「修禊」(禊讀xì,本義即除惡之祭);這是一種清潔運動的節目,由來很久。後來此風逐漸衰歇,但文人仍每藉此日登山臨水,飲酒賦詩,舉行雅集。晉王羲之曾與當時的文人在蘭亭宴集,各有吟詠,輯為「蘭亭修禊詩集」,即由王羲之寫了這篇序文。本篇原載「晉書:王羲之傳」,後來各種古文選集大都選入。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