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荊軻刺秦王(節選《刺客列傳》)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入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軻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軻曰︰「微太子言,臣願謁之。今行而毋信,則秦未可親也。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1,盡收入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軻曰:「秦兵旦暮2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3,豈可得哉!」荊軻曰:「微太子言,臣願謁之4。今行而毋5,則秦未可親也。
這時秦國的大將王翦攻破了趙國,俘虜了趙王,完全佔領了它的土地;又向北進兵侵略,到了燕國的南方的邊境。太子丹恐懼起來,便請問荊軻說:「秦軍早晚就要渡過易水,雖然想長期侍奉您,哪能辦得到呢?」荊軻道:「就是太子不來和我談,我也願意去拜謁您了。現在如果就去,可是沒有可以使他相信的東西,那麼,還是沒法挨近秦王呀。
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曰︰「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6之地圖,奉獻秦王,秦王必7見臣,臣乃得有以報8。」太子曰:「樊將軍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如今那位樊將軍,秦王懸賞千斤黃金、萬家食邑來緝拿。果真能得到樊將軍的頭,和燕國最肥美的督亢地方的地圖,奉獻給秦王,秦王必定喜歡接見我;到那時我便有辦法報命。」太子說:「樊將軍在極端困難的情形下來投靠我,我不忍為了自己的私事,傷了長者的心,希望您再替我想一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 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家,將柰何?」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9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10 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11 。今聞購將軍首金千斤,邑萬家,將柰何?」於期仰天太息12流涕曰:「於期每念之,常痛於骨髓13顧計不知所出耳14!」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便自己去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太厲害了!──父母的宗族,統通給殺光;現在聽說懸賞千斤黃金和萬家食邑來徵購將軍的頭,您預備怎麼辦呢?」樊於期便仰起頭來,朝天長歎一聲,流着淚道:「我樊於期每逢想起這事,常常連骨髓都覺苦痛,只是想不出辦法罷了!」
荊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柰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王,秦王必喜而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見陵之愧除矣。將軍豈有意乎?」荊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柰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王,秦王必喜而見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15,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見陵之愧除矣。將軍豈有意乎16?」
荊軻說:「現在我有一個辦法想說出來,可以解救燕國的患難,報復將軍的仇恨,您以為怎麼樣?」樊於期便走近前來道:「甚麼辦法?」荊軻說:「希望得到將軍的頭奉獻給秦王,秦王必定喜歡見我,我便用左手拽住他的衣袖,用右手擊刺他的胸膛;這樣一來,將軍的深仇報復了,並且燕國被欺侮的怨恨也洗雪了。將軍有沒有意思呢?」
樊於期偏袒搤捥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剄。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不可柰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樊於期偏袒搤捥17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18也,乃今得聞教19!」遂自剄。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不可柰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20
樊於期袒露了一隻手臂出來,用左手緊緊地握住右臂的下端,向前走着,說:「這正是我日夜憤恨得咬緊了牙齒,幾乎連心都快要腐爛了的事情,不意今天才聽到這辦法。」便自殺而死。太子聽見了,趕快跑了來,伏在屍身上慟哭,哭得很哀痛。既然如此,也就無可奈何了,只得包裹了樊於期的頭,用匣子封固起來。
於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為遣荊卿。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於是太子21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22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23,以試人,血濡縷24,人無不立死者。乃裝為遣荊卿25。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26。乃令秦舞陽為27
於是太子就準備徵求天下最銳利的匕首,後來得到了趙國人姓徐名叫夫人的匕首,花百金買了來;使工人用毒藥塗染在匕首上,拿人先試驗一下,流出一點血來,才只沾濡了絲縷,可是人沒有不立時就死去的。便把匕首裝好了,交給了荊卿。燕國有位勇士名叫秦舞陽,年只十三歲,就能殺人,人家都不敢拿不順的眼光去看他。因此便叫秦舞陽作為助手。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荊軻有所待,欲與俱28;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29,太子遲之30,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31?丹請得先遣秦舞陽。」
荊軻要等候一個人來,想同那人一道去;但是那人住的地方很遠,還沒有來到,荊軻便先給那人準備了行裝。過了一些時候,沒有動身起程。太子以為太慢,懷疑荊軻改悔,恐怕他不去,就又請問荊軻道:「時間已經到了,難道荊卿另外有甚麼意思嗎?我想先打發秦舞陽走。」
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32!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彊秦,33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34!」遂發。
荊軻一聽怒了,叱責太子道:「為甚麼太子要這樣打發!這小子年青不懂事,如果先打發他去,那一定有去無回,會壞事的,況且只拿着一個匕首,進入禍福不測的強秦,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所以逗留不走的原因,是要等待我的客人來了一道去。如今太子既然嫌慢,那麼就動身起程算了!」便出發了。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35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36,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37,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38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39,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40
太子同他的知道這件事情的賓客們,都穿戴着白衣白帽來送行,到了易水邊,已經餞了行,就要取道入秦了。這時高漸離擊着筑,荊軻和着唱歌,歌聲是「變徵」的調子,非常悽涼,送行的人都掉下了淚來。荊軻又走上前唱道:「蕭蕭的風聲呵,易水很冷;壯士這一去呵。不再回程!」又作出悲壯慷慨的「羽聲」調子,送行的人都睜起一雙怒眼,頭髮根根直豎頂起帽子。於是荊軻上車走了,一直沒有回頭。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41。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42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43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44給貢職如郡縣45,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46。」
到了秦國。拿着價值千金的厚禮,賄賂了秦王的寵臣,做「中庶子」的蒙嘉。蒙嘉先給他向秦王報告道:「燕王果真震驚大王的聲威,不敢以武力抵抗我國的軍隊;希望全國做臣子,比附於諸侯之列,像郡縣一樣地納貢獻,好能夠奉守先王的宗廟。因為心裏恐懼,不敢親自來面陳,特為小心謹慎地斬了樊於期的頭,並獻上燕國督亢地方的地圖,裝在匣裏封固,燕王親自拜送到門外,打發使者前來稟告大王。敬候大王的命令!」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47,見燕使者咸陽宮48。荊軻49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50。至51,秦舞陽色變振恐,羣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52曰:「北蕃蠻夷之鄙人53,未嘗見天子,故振慴54。願大王少假借之55使得畢使於前56。」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
秦王一聽大喜,便穿上朝服,邀約九服的使臣,在咸陽宮召見燕國使者。荊軻捧着盛樊於期頭的匣子,秦舞陽捧着裝地圖的匣子,兩人一前一後按次序進來。到了階前,秦舞陽因為害怕,臉色都變了,羣臣覺得奇怪。荊軻回過頭來笑秦舞陽,便向前謝罪道:「北蕃蠻夷的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他有點害怕。希望大王寬恕他一些,使他能在大王面前盡了使者的任務。」秦王對荊軻說:「把秦舞陽捧的地圖拿來。」
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羣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軻既取圖57之,秦王發圖58圖窮而匕首見59。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60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61。拔劍,劍長,操其室62。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63。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羣臣皆64卒起不意,盡失其度65
荊軻便取了圖,呈上去。秦王揭開地圖來看,揭到末了,一把匕首出現了。荊軻用左手握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就刺;沒有刺到身上,秦王大驚,自己跳了起來,衣袖都斷了;他想拔劍,劍很長,便用一手先捏起劍鞘。這時候他心裏十分惶急,劍也彷彿很結實,竟不能立刻把劍拔出來,荊軻急忙追趕秦王,秦王圍繞着柱子躲避。羣臣都非常驚慌,因為事起倉猝,料不到有這意外的變故,全失了常態。
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而秦法,羣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66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67。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68。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69荊軻也。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70!」
──按照秦國的法令:羣臣在殿裏侍駕的,一點兵器都不准帶。那些帶兵器侍衛的「郎中」們,都在殿下伺候,沒有皇上的命令,不准上殿。──正在緊急的時候,來不及傳令下去,因此荊軻才能追趕秦王,並且又倉猝又惶急,羣臣沒法對付荊軻,只得都舉起空手來打他。這時有位名叫夏無且的侍醫官,把所捧着的藥囊來投擊荊軻。秦王正在圍繞着柱子躲避荊軻,又驚又急,不曉得怎麼着才好。左右羣臣便說:「王!把劍背起來!」
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71。荊軻72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73,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74。軻自知事不75,倚柱而笑,箕踞以罵76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77。」
秦王這才把劍背起來,拔出劍來擊刺荊軻,砍斷了他的左腿。荊軻殘廢了,就用匕首向秦王投擲,沒有刺中,刺到了桐柱上。秦王再擊刺荊軻,荊軻身上有八處地方受了重傷。荊軻自己知道車情不能成功了,便倚着桐柱笑,倨傲地坐在地上罵道:「我所以不能夠成功,只因為想要留着你的性命,用威嚇手段強迫你必須應允歸還侵佔的土地,得到你的契約,好去回報太子的。」
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 。已而論功,賞羣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78者良久 。已而79論功,賞羣臣及當坐者各有差80,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81,曰:「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於是左右的人上前殺了荊軻。很久的時候,秦王一直心裏不爽快。以後論功賞賜羣臣,並處罰失職有罪的人,各有多少輕重的不同;賞賜夏無且二百鎰黃金,秦王說:「無且愛我,你拿藥囊投擊荊軻的。」
於是秦王大怒,益發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於是秦王大怒,益發兵82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83。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84。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85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86,而社稷幸得血食87。」
於是乎,秦王大怒,更加派軍隊去攻趙;又命令王翦所部伐燕,十月裏攻陷了燕都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帶着他們的所有精銳部隊,逃到遼東固守。秦將李信追擊得很急,代王嘉便寫信給燕王喜說:「秦國所以更加急急地追擊燕國,就是因為太子丹的緣故。如今假使您真能殺了太子丹,把他的頭顱獻給秦王,秦王必定不再追擊,那麼,國家還可以僥倖不致於滅亡。」
其後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後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其後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88,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後五年89,秦卒滅燕,虜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
之後,李信緊追太子丹,太子丹藏匿在衍水裏,燕王便打發人斬了太子丹,預備把他的頭顱,獻給秦國。然而秦國還是進兵攻擊他。以後隔了五年,秦國終於滅了燕國,活捉了燕王喜。到了第二年,秦國就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皇帝」的尊號。

導賞

本篇《荊軻刺秦王》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寫戰國末年一場非常轟動的暗殺事件,是荊軻事跡的後半部分。內容由「秦將王翦破趙」開始,至整個刺秦過程完結為止。在秦國破趙之前,燕國的太子丹從秦國逃亡回國,看到六國快將為秦所滅,便希望找一個勇士入秦刺殺秦王,阻止他繼續入侵。最初太子丹去找田光,但田光告訴他自己年紀已老,不能擔當這個任務,便向他推薦荊軻。田光後來更自殺以示自己不會泄露秘密。太子丹把刺秦重任交託荊軻,尊他為上卿,讓他住在最好的房舍,送給他很多珍寶美女,但過了很久,荊軻仍未有入秦之意。
篇章開頭所寫的是此時秦的軍隊已破滅趙國,逐漸逼近燕國了,太子丹感到十分恐懼,便多番催促荊軻成行。荊軻表示入秦條件未成熟,首先是沒有信物,令秦王願意接見他。荊軻建議取秦國通緝的叛將樊於期的人頭,以及燕國督亢的地圖獻給秦王,以示誠意。可是太子丹覺得樊於期逃亡來投靠自己,不能為了刺秦王而殺害他。於是荊軻親自去找樊於期,說可以刺殺秦王為他報仇,但要他的頭臚才可成事。樊於期也真是豪邁之人,聽到荊軻可為他報仇,便慷慨就義,自刎以成全刺秦計劃。
太子丹為荊軻準備了一把天下有名的鋒利匕首,並以毒藥塗染,又找了一位勇士秦武陽,作為荊軻的助手。不過荊軻仍未願意起行,因為他想等待自己心目中的人一同入秦。太子丹懷疑荊軻要變卦,向他質問,荊軻斥責他不了解自己的部署,既然他不相信自己,只得憤然起行。在荊軻未到秦國之前,篇中便交待了這許多前因後果。各種部署和轉折,使人覺得這番行刺真不簡單,而荊軻也不是一個徒有匹夫之勇的殺手。可惜因形勢緊逼,荊軻雖然未等及他心目中同行的人選,也得勉強成行。這是後來行刺結果成敗的關鍵,這裏先安排了一個伏筆。
篇章接着出現了一個很精彩的場面,是在荊軻起程入秦時,認識他的人為他送行。這就是著名的「易水送別」。荊軻入秦行刺,即使成功,也不會有命回來,因此來人都穿白衣冠與他訣別。送別的過程只用了不足十個字交代:「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這段文字的大半卻用來描寫一個音樂場面,由高漸離擊筑,荊軻悲歌。其實這段悲歌場面用字也不多,但內容很豐富,交代了歌者、伴奏者、聽者,甚至用何樂器,唱何音調,唱何內容,表情如何,都有說明。「易水送別」一段歷來為人傳誦,它寫出一個英雄就義赴死前的祭禮,在場面和氣氛營造上有很高的技巧。這一片段很有現代電影感,令讀者眼前浮現一個有聲有色的場景,先是闊景,在空曠的易水邊,寒風凜冽,一群白衣人為一個勇武的壯士餞別。最初沒有對話,只有動作,然後音樂響起,壯士唱出悲壯動人的歌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短短兩句以景托情,說出壯士自知此行必死,但又不得不去,在寒風肅殺中慷慨赴義,送別的人激憤流淚。全場影像懾人,營造了一種蕩氣迴腸的氣氛。
「易水送別」後,荊軻到了秦國,以價值千金的財物送給秦王的寵臣蒙嘉,希望他向秦王引見。蒙嘉果然為燕國向秦王進言,使秦王大喜,答應在朝上設隆重的「九賓之禮」,親自在咸陽宮接見燕國來使。
接着一段進入最緊張的行刺部分,出現另一個著名而驚心動魄的場面。這一段對晉見過程有詳細的描寫。荊軻和秦武陽捧着進貢的物品,依次進入大殿。秦舞陽懼形於色,差點壞了大事。荊軻雖機智地應對,但他也知道再不能指望秦武陽了,於是在秦王要取地圖看時親自下手。「圖窮匕現」的一剎那,荊軻左手執住秦王衣袖,右手拿匕首刺殺他。秦王也不是泛泛之輩,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立即站起,扯斷衣袖,避過荊軻的匕首。他本想拔劍還擊,但佩劍過長,一時間拔不出來,只有圍着柱子走避荊軻的追殺。這段刺殺過程寫得很有動感,除了秦王與荊軻的糾纏,還有其他大臣、士兵的反應和動作。這一大群人在大殿上追逐,場面雖然混亂,但篇中交代得有條不紊。在荊軻追殺秦王的過程中,全用短句,顯示了緊張的氣氛。這些短句不少短至兩三個字,已能交代清楚當時的情況,可見作者用字之精煉。除了動作描寫,這一段也加插了不少對話,使人物形像更加生動。荊軻最後行刺失敗,自知必死無疑,但仍毫無懼色,倚柱而笑,大罵一番,顯出了英雄本色。最後荊軻被趕到救駕的侍衞殺死,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就此結束。
最後一段交代這番刺殺行動加速了秦王攻打燕國,太子丹也因而被殺,五年後燕國正式滅亡。再過了一年,秦王就統一了天下。
《刺客列傳》花了很長的篇幅來寫荊軻的事跡。在《荊軻刺秦王》一段中更刻意安排人物情節,營造氣氛,其實是更近似歷史小說的寫法,特別值得欣賞的是它的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我們在前面已談過本篇兩個場面「易水送別」和「刺殺秦王」的精彩之處,這裏再看看篇中所刻劃的人物。
篇中最突出的人物當然是荊軻。荊軻是一個沉着而深思熟慮的人。他有勇有謀,冷靜機智,雖然當了刺客,但絕不是一般的殺手可比。接受任命後,荊軻當然希望刺秦任務能一舉成功,因此要作仔細的部署,首要條件是要能近距離接觸秦王,因此要有能引起秦王興趣的信物,也要有能一擊即中的真正殺手。可惜太子丹沒有耐性讓他等心目中的人選到來,要勉強成行。荊軻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任務,結果刺殺任務失敗。他在臨死的表現顯示了一個不怕死的英雄形像,而這個英雄又有很強的悲壯意味。
這裏的主角是荊軻,而透過其他人物的映襯,可突顯荊軻的不同特點。太子丹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他決定不用正常的方法抗秦,而是要派刺客入秦挾持或刺殺秦王。他的魯莽多疑,直接引致這次行動的失敗,與荊軻的沉着而深思熟慮,是一個強烈的對比。另一個對比人物是秦武陽,他徒有勇武之名,但在大殿的表現卻甚為窩囊,襯托了荊軻的機智冷靜,真正的大智大勇。荊軻事跡是《刺客列傳》最精彩的一段,也使荊軻名垂千古。

查閱次數:5191
資料來源:
朗讀:錢景亮(粵)、白雪蓮(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司馬遷

司馬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卒於漢昭帝始元元年 (西元前一四五──前八六)。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縣南)人,西漢史學家。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臨終時,命遷承其志撰述《史記》。遷三十八歲時繼任太史令,發憤著述。漢武帝天漢三年(西元前九八),因李陵案獲罪下獄,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著述《史記》。至武帝征和三年(西元前九〇),始大略就緒。

《史記》是我國首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分〈本紀〉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表〉十篇、〈書〉八篇,始於黃帝,迄於武帝獲麟,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餘萬言,貫通約三千年的史事。

《史記》取材精博,記述詳審,體糸完整,是歷代正史之楷模。在文學價值方面,《史記》的人物刻畫,鮮明生動,行文用語,簡鍊流暢,集先秦散文之大成。自班固至唐宋以來的古文大家,無人不讀《史記》,即使唐以後的傳奇小說以至戲劇題材,都受其影響。歷來為《史記》作注的很多:最通行的有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和司馬貞《史記索隱》,合稱「《史記》三家注」,有南宋黃善夫刻本《史記》(三家注本)傳世。

查閱次數:2578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篇節選自《史記‧刺客列傳》,版本據中華書局排印本。原文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五個刺客的事迹。本文只選錄荊軻事迹的一部分,記述荊軻奉燕太子丹之命謀刺秦王的經過,突顯了荊軻的俠義精神。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