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1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氣蒸雲夢澤2,波撼岳陽城3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欲濟無舟楫4端居恥聖明5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坐觀垂釣者6,徒有羨魚情!

導賞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前四句描寫洞庭湖的壯美景色,後四句寄託自己希望得到引薦的心情。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面積2820平方公里,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稱,湘水、資水、沅水、澧水在此會合,在岳陽縣城陵磯流入長江。自先秦以來,已經有不少詩賦對洞庭的遼闊壯觀極盡形容之能事。那麼如何才能在短短四句詩內寫出新意呢?孟浩然沒有拘泥於對眼前湖水的實景描寫,而是突破了視野的局限,從渲染它的氣象着眼:八月正是波平水滿的季節,天水相接,浩茫無際。澹蕩的湖水彷彿包含着虛空,和天空連成了混沌的一片。這就將望水的視野擴大到無盡的天外,洞庭湖也隨着這視野的無限放大而與太清渾然一體了。古代有雲、夢兩個大澤,雲在長江北,夢在長江南,後來逐漸淤塞成為陸地,位於洞庭湖北岸。岳陽樓在岳陽市西門,矗立在洞庭湖南岸。「雲夢」和「岳陽」二句,通過地名和方位的對仗,勾勒出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和南北名勝,同時又藉以進一步烘托洞庭湖的壯觀:上一句「氣蒸」二字,容易引起水氣迷濛和煙氣氤氳的聯想,這裏不但渲染出洞庭湖煙水混茫的浩瀚氣象,而且通過對動態的強調,令人悟出那蒸騰在雲夢大澤上空的不僅是湖中的水氣,更是大自然不斷勃發的生氣。由此不難理解下一句「波撼」二字的用心:湖水平滿,遠看岳陽城彷彿在起伏的波浪中搖晃,這本是視覺印象。但「撼」字的力度,又充分地表現出洞庭湖撼動天地的偉力。由此可見,詩人對洞庭湖的描寫沒有停留於一般的觀察,而是讓自己的整個身心融入宇宙,深刻地領悟其中蘊含的氣勢和力量,才能開拓出如此雄壯闊大的詩境。
後半首借眼前景觀寄託自己的志向:湖水浩淼,想要渡湖卻沒有船槳。這句話是比喻自己希望出仕做一番濟時的事業,而沒有人引薦。為甚麼這樣比喻呢?因為唐太宗曾經在《春日登陝州城樓》詩裏說過這樣兩句話:「巨川何以濟,舟楫佇時英。」意思是靠甚麼渡過大河呢?我用船和槳等待着時代的精英們。「濟」的本義是渡水,但是古人常說的「濟時」或者「兼濟天下」的「濟」又是救濟蒼生的意思,所以「濟」字一語雙關。而在古代要有救濟天下的能力,就要踏上仕途,這就必須靠人引薦。唐太宗開創的「貞觀之治」,是一個善於用人的清平時代,他的詩表示了對人才的期待,以及引薦精英的意願。孟浩然生逢「開元之治」,自然希望「張丞相」這樣的在位者也能具有唐太宗那樣的胸懷,提供「舟楫」讓自己得以實現「濟」時的抱負。所以下一句「端居恥聖明」就更清楚地說明了自己「欲濟」的理由:閒居在家裏感到有愧於這個聖明的時代。最後兩句化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淮南子・說林訓》裏的「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一個是張衡《歸田賦》裏的「徒臨川以羨魚」。典故的原意是說與其在河邊羨慕人家打魚,不如回家自己去織網來捕魚。孟浩然只是強調了「羨魚」的意思:坐着看人家釣魚,卻只是空有羨慕之情:那麼言外之意就是感歎自己沒有釣魚的條件,希望引起對方的同情了。釣魚的故事在唐代也常含寄託:姜太公八十在渭水邊垂釣,後來被周文王請去做了輔臣。所以「羨魚」並不是真的想釣魚,而是羨慕一種政治機遇。最後兩句的含意正是委婉地表白:希望謁見張丞相能夠成為自己被引薦出仕的一次機遇。
這首詩後四句表現了詩人不願辜負時代,渴望出來做一番事業的雄心大志。這種大志所顯示的寬廣胸襟和前半首描寫洞庭湖的氣魄是完全相稱的。而且用來寄託大志的「濟」水、舟楫、羨魚等比喻和典故又正是就眼前觀看洞庭水景產生的聯想,所以比興寄託非常自然現成。寫景和言志的完美統一,使這首詩和後來杜甫的《登岳陽樓》被並列為唐詩中詠洞庭的最佳之作。

查閱次數:1418
資料來源:
朗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文)、朱培慶(粵)

作者/出處

孟浩然

孟浩然,生於唐武后載初元年,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六八九──七四〇)。以字行,名不詳,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少好節義,在鹿門山隱居讀書。壯年漫遊江南,詩名日顯。四十歲,到長安應進士試,失意而歸。與王維、李白、王昌齡等成詩中好友。孟浩然既失意於功名,於是移情於山水和詩文,終身不仕。

孟浩然是初唐著名詩人,今存二百六十七首的孟詩中,以五言律絕最多。孟詩清空雅淡,注重格律聲調,開創盛唐以後山水田園詩的新風格。有明萬曆丙子(一五七六)勾吳顧氏校刊本《孟浩然詩集》三卷附《補遺》一卷、《襄陽外編》一卷。

查閱次數:2839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詩題一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張丞相一般的說法是張九齡。因為張九齡在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丞相),三年後罷相。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請孟浩然到幕府中任從事。荊州離洞庭湖不算太遠。所以很可能是這一時期寫的。但也有學者認為這首詩是獻給盛唐的另一位丞相張說的。張說曾在開元四年(公元716)後被貶岳州,洞庭湖邊,孟浩然三十歲左右經過湖南,可能謁見過張說。這兩位張丞相都是盛唐著名的宰相,也喜歡引薦文人。所以無論是那一位,都不妨礙我們對詩意的理解,只是在判斷創作時間上,相差二十年左右。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