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原名《詩》或《詩三百》,漢儒尊稱《詩》為經,故稱《詩經》,至今相沿不改。《詩經》是我國成書最早的詩歌總集,大約成書於公元前六世紀,據說曾經過孔子的刪訂,存三百零五篇,原作者不詳。《詩經》所收詩歌產生的時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迄春秋中葉,前後約五百年。《詩經》分《風》、《雅》、《頌》三類。《風》包括周南、召南、邶、衞、鄘、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五部分,合稱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風》是地方土調,大部分屬民間歌謠,小部分屬貴族作品。《雅》原是周代朝廷樂歌的名稱,內容以史事和祭祀為主。分《小雅》、《大雅》,共一百零五篇。《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貴族作品,《小雅》是西周末東周初之作,有部分屬民間歌謠。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四十篇,是周王和各諸侯宗廟祭祀的樂歌。
《詩經》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為研究古代詩歌的創作技巧和文字聲韻提供了詳實的資料。《詩經》的內容,包括社會各階層的活動,從多方面反映了春秋中葉以前的歷史。《詩經》遭秦火後,漢初傳《詩經》者有魯、齊、韓、毛四家。至宋初,僅《毛詩》尚傳,其餘三家已散佚,只留下少量遺說。《毛詩》傳自毛亨和毛萇。《詩經》歷來注本多不勝數,清人王先謙撰有《詩三家義集疏》,是較為普及的綜合注本。這詩列於詩經「國風」中的「王風」。「王」是指的周王城(故城在今河南洛陽縣城西)所轄面積六百里的區域。原來周初文王都豐,武王都鎬,均在陝西西安附近。到了成王(姬誦)時,周公旦鑒於河南洛陽乃當時中國適中的地點,為使諸侯朝貢道里均平,便在洛陽再建一座都城,叫做東都,而叫豐鎬為西都或「宗周」。及幽王寵褒姒,廢太子,招致犬戎之亂,宗社殘破;平王遂遷入東都居住,乃稱王城。而亦從此王室微弱,政令不出王畿,地位和列國諸侯等;所以後人編纂《詩經》,王畿的詩歌,也就和列國並列,同名「國風」。本詩題名「黍離」,係因首句為「彼黍離離」,摘取其字,乃古人詩歌的通常命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