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各位同学能跟我到这儿来,很好!恐怕我却不能给各位甚么帮助。现在拿四件事互相规戒,聊以报答各位同学的盛意。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
立志立志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忨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繇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1隳惰2忨岁愒时3,而百无所成,皆繇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4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不先立定志向,天下便没有可以成功的事业;就令是做普通靠技术为生的工人,也没有不是依于自己志向择业的。现在的读书人,荒废怠惰,空延岁月,而没有一点成就,都只是由于没有先立定志向罢了!所以立志要做圣人,便可以做圣人;立志要做贤人,便可以做贤人。志向不先立定,便好像没有舵的船,没有勒的马;随风漂荡,听马乱跑;最后究竟会去到甚么所在哩?
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不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5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不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
古人曾说过︰假使一个人做好事,反而父母恼怒他,兄弟埋怨他,亲戚朋友鄙视讨厌他,像这样,简直不必做好事就可以的。反之,做好事,便父母喜欢他,兄弟高兴他,亲朋戚友尊敬信服他,那么,又何苦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假使一个人做坏事,反而父母喜欢他,兄弟高兴他,亲戚朋友尊敬信服他,像这样,简直放胆做坏事就可以的。
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反之,做坏事,天父母恼怒他,兄弟埋怨他,亲朋戚友鄙视讨厌他,那么,又何苦必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只消能体念到这些,也就可以知道怎样去立定志向了。
勤学勤学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切为高,而以勤谨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6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切为高,而以勤谨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7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8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9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
既已立定志向做君子,自然便该从事于学问。大凡对学问不肯勤力的人,必然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实立定的缘故。跟我一道研究的人,我不重视聪明机警的天才型,却最欢迎勤谨谦逊的努力者。各位同学不妨观察一下,在你们同辈里面, 如果发现自己本来空虚却自以为充实,肚里本来没东西却自以为有东西,隐蔽自己的弱点,妒忌别人的长处,傲慢骄矜,自以为是,而大言欺人的人;即使这人的资质禀赋逈异寻常,同辈里面,有不讨厌他的吗?有不鄙贱他的吗?像这种人,自己固然存心欺骗别人,别人固然也会受他的欺骗,但有不偷偷地讥笑他的吗? 反之,如果有态度谦逊沉默,以无能自处;坚定志向,努力去做,勤学好问;称道别人的美德,而谴责自己的过失;佩服别人的长处,而知道自己的短处;忠实不欺,和蔼可亲,而表里一致的人;即使这人的资质禀赋鲁钝非常, 同辈里面, 有不称慕他的吗?
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固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固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10,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像这种人,自己固然以无能自处,而不想站在别人头上;别人果真便认为他是无能,而有不敬重他的吗?各位同学只消能观察到这些,也可以知道怎样去研究学问了。
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改过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11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
过失这东西,就是大贤人亦所不能避免的;但并不妨碍他终于成为一个大贤人,便是因为他能够改正的缘故。所以,可贵的不是没有过失,而是能够改正过失。各位同学自己想一想,平日也有欠缺着廉耻忠信的行为的吗?也有对自己父母兄弟不够孝友的标准,陷于狡诈刻薄的恶习的吗?我想各位同学或者还不致于这样。
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万一不幸这样,也都是因不知道而走错了路,平素没有师友讲习规戒的缘故。各位同学且自己反省一下,万一有近似这类的事件,固然也不可以不在良心上痛自悔责,但也不该把这事便认为不能补偿的缺憾,以致消灭自己改过从善的勇气。只消能够找机会把过去所染的污秽全部洗涤干净,即令过去曾经做过强盗, 也不妨碍现在的做君子的。
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人将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人将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如果说我过去已经这样了,现在虽然改过从善,人们也不会相信我,且亦不能赎回从前的罪过,反而觉得难为情,疑怯颓丧,甘心自居污浊下流到老,那我也对你绝望了。
责善责善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责善,朋友之道」12,然须「忠告而善道之」13;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14,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以善道互相责难,乃朋友相处的正道」;但仍必须「掬诚劝告而好好地开导他」,把诚恳爱护的衷情全盘托出,用委婉曲折的辞令舒徐达出,使得对方听了可以乐从,想后可以改正,有所感动而无所愤怒,才谓之好。如果一开头便宣布他的罪恶,痛骂严斥一顿,令人无地自容;他便会发生愧耻愤恨的反感;虽然内心上想依从你的意思,面子上却转不过弯来,结果,便只是刺激他做坏事而已。
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故凡15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16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
所以,凡属攻击他人的短处,揭发他人的阴私,去表示自己梗直的人,都不能叫做「责善」。不过话虽如此,我拿这种态度对付人,是不可以的;但如果人拿这种态度对付我,以及一切能够攻讦我的过失的人,却都该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愉快地接受而衷心感谢他们呢?本人对于学术没有什么心得,所学的只不过些粗枝大叶的东西罢啦。各位同学错爱跟我来到这儿,自己常常清夜反省,恐怕罪恶尚都难免,更不只过失哩!
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斅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人谓「事师无犯无隐」17,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斅学相长18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有人说︰「对待师长应该别冒犯也别隐瞒」;但因此便认为对师长无所谓规谏,却不对。规谏师长的方式,只梗直而不致于冒犯,和婉而不致于隐瞒便得了。这样办时,假使我对,便正好借这机会说明对的原因;不对,也正好借这机会去掉不对的部分。原来教授和学习互乃裨相益的啊。各位同学责善,应该从我开始。

导赏

本篇乃阳明训勉学生的教条,目的在宣示进德和修业应该并重,进而以智育完成德育;而本篇主题亦即在此。
本篇首段为总纲,下分四个子目︰第一、反复解说立志的重要与方法,以及不立志的危险;第二、讲研究学问要以「勤谨谦抑为上」;第三、讲「改过」的道理;第四、说明责善的方法,遵照《论语》上「忠告而善道之」这句话去做;并指出「教学相长」的道理,责善先从他自己开始。
这篇文章,是作为传授知识用的,目的在使对方能够彻底明了进德修业的方法,以及为甚么要这样做,所以属于解说文的体裁。作者为明代大儒,一生讲学不辍,单看此篇虽是告诫口吻,却能语语亲切,令人感动,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很会做老师的人。

查阅次数:6743
資料來源:
朗读:张敬才(粤)、洪斯颖(普)
|
注释、译文:《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
导赏:《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文)、张敬才(粤)丶白雪莲(普)

作者/出处

王守仁

王守仁(公元前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明浙江余姚县人。 县有阳明洞,守仁曾读书其中,学者称为阳明先生。 父华,仕至礼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 守仁年十五侍父居京师(北平),曾游居庸关及山海关,看了那种雄巍险峻的形势,大大地激起了事业的雄心。 年二十八举进士,历任刑部兵部主事。 在学业上,最初读理学家朱熹的著作,便感觉客观的物理和主观的心应该分开研究,给后来他自己的学派──姚江学派播下了主观唯心论的种子。 三十四岁时抗章营救御史戴铣等冤狱,忤太监刘瑾,廷扙四十,谪充贵州龙场驿丞(今属修文县,在贵阳西北七十里)。 龙万山丛薄,苗獠杂居,他因俗化道,当地落后民族全都敬爱他。 而他的有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也便成熟于这时。 刘瑾服诛,他调充庐陵知县。 屡迁南京太仆少卿、鸿胪卿、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巡抚江西、左都御史、两广总督等职。 在江西任内,曾灭灭积匪,平宁王宸濠之乱;在广西曾平定乱乱;出奇制胜,威震华南。 但一生都厄于阉寺和小人,所志未伸。 五十七岁辞官,不俟命而归,行至江西南安(今大庾县)卒。 受封新建伯,世袭岁禄一千石,格于政敌反对,亦久未施行。 但他所倡的「知行合一」说,却衍为姚江学派,成为明代心学的主流,风靡着十六世纪的中国学术界。 生平著作,並收入《王文成公全書》中。

查阅次数:2114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创作背景

王守仁三十四歲時抗章營救御史戴銑等冤獄,忤太監劉瑾,廷扙四十,謫充貴州龍場驛丞(今屬修文縣,在貴陽西北七十里)。龍場萬山叢薄,苗獠雜居,他因俗化道,當地落後民族全都敬愛他。本篇乃陽明謫居龍場講學時,提示學生進德修業的教條,猶如今日的校規;故題曰「教條示龍場諸生」。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