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1,非問,無以廣識2。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3問,其4決焉?
凡是才德出眾的人,求學時一定喜歡發問。問和學,是相輔相成齊頭並進的:不學,沒法明白自己所不明白的事;不問,沒法增長自己的知識。喜歡求學,卻不勤問,不能算真喜歡求學的人。道理雖然明白了,可是還不能通達到事情上面;雖然知道了一個大體,可是還不能知道裏面的細節;除了問以外,還能用甚麼辦法來解決?
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5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6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7,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8也。
好過自己的,問問他可以破除疑難,這就是《論語》上所說的「請教有道德學問的人給判定是非」的意思。跟不上自己的,問問他可以得到一點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這就是《論語》上所說的「有才能的向沒有才能的問,知識豐富的向知識不豐富的問」的意思。和自己相等的,問問他可以幫助研究,精益求精,這就是所說的互相問難,和《中庸》上的「仔細地問過才能辨別是非」的意思。
《書》不云乎?「好問則裕。」孟子論求放心,而並稱之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問且先於學也。《書》不云乎?「好問則裕。」9孟子10論求放心,而並稱之曰學問之道11,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於道問學12,問且先於學也。
《書經》上不是說嗎:「喜歡發問便可以充實自己。」孟子論到怎樣尋找放逸在外的心的時候,曾經並稱這是「學」和「問」的方法,這就是「學」了以後馬上得跟着「問」;子思曾說,小心謹慎地保持住自己先天具有的善良的心,終歸要從「問」和「學」上入手,這就是在「學」以前更得先「問」。
古之人,虛衷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芻蕘之微,先民詢之。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以大知而察及邇言,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宏也。古之人,虛衷13樂善,不擇事14而問焉,不擇人15而問焉,取其有益於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聖人擇之16芻蕘之微,先民詢之17舜以天子而詢於匹夫18以大知而察及邇言19,非苟為謙,誠取善之宏也。
古時的人,中心謙虛,樂於向善,不管甚麼樣的事都問,不管甚麼樣的人都問,無非為了對自己有益處罷了。所以雖然是狂人說的話,聖明的帝王都加以採擇;雖然是微賤的砍柴割草的人,賢達的人物還要向他請教。帝舜以天子之尊,卻肯問平常的老百姓;以一個頭等聰明人,卻對淺近的言語都加以注意,這不是單單為了表示謙虛,實在是使採納善言的範圍廣大。
三代而下,有學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勤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相咨訪,孜孜焉惟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三代而下,有學無問,朋友之交,至於勤善規過,足矣;其以義理20相咨訪,孜孜焉惟進修21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22乎?
三代以後,光有「學」沒有「問」,朋友相交往,能達到勸勉行善,規諫過失,也就夠了;至於能用義理互相訪問,勸勉不怠地把進德修業的功夫急急去做的,就看不到許多了。更何況那些流俗的人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23,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24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覺着自己對而以為別人不對,這是一般人的通病;學的還沒有通達,卻強自以為明白;研究還沒有成熟,卻妄自以己意來定結論,像這樣,便一輩子也沒有可問的事情。好過自己的,嫉忌他而不願問他;跟不上自己的,輕視他而不屑於問他;和自己相等的,戲弄他而不情願問他,像這樣,便世界上也沒有可以問的人。
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惟師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此惟師心自用25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虛以下人,此為害於心術26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別人不值得佩服了,事情沒有可疑的了,這就是只以自己的心為師,獨恃自己的才力來處理事務罷了。要說獨恃自己的才力來處理事務,那害處還不算大;自己明知自己淺薄,卻偏要護短,寧肯使學業不進步,也不肯向別人低頭,這對於個人修養的害處就很大了,然而犯這錯誤的,十個人裏頭常常就有八九個。
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不然,則所問非所學焉: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已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益,求一屈己27焉而不可得也。
如果不是這樣,便所問的不是他所學的:問問那些天下奇異的文字,卑鄙的故事,作為放言高論的資料;甚至自己心裏已經明白的,問問別人故意試試他的才能;事情的最難解決的,問問別人故意叫他沒法回答。除此以外,雖然有對身、心、性命很有關係的事情,可以從中得到益處的,卻找不到一個肯自己低首下心向別人請教的人。
嗟乎!學之所以不能幾於古者,非此之由乎?嗟乎!學之所以不能28於古者,非此之由乎?
唉唉!學術所以不能跟上古人,不是這個緣故嗎?
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非謂不潛心專力之故;其學非古人之學,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且夫不好問者,由心不能虛,心之不虛,由好學之不誠也,非謂不潛心29專力之故;其學非古人之學,而好非古人之好也;不能問,宜也30
那些不好問的人,由於不能虛心;不虛心,由於好學不是出於誠意,這並不是說不專心努力用功的意思;他們學的不是古人所學的,愛好的也不是古人所愛好的;因此,他們不能問,是並不足怪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31。聖人所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
聰明的人打算得再週到,也一定有失策的地方。聖人不知道的,愚人未必然不知道;愚人能做的,聖人未必然能做。追求真理並不拘限在一定的範圍裏,研究學問並沒有一個盡頭。
《周禮》外朝以詢萬民,國之政事,而問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周禮》外朝以詢萬民32,國之政事,而問庶人;是故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33,而老可以問幼,惟道之所成而已矣。
《周禮》所說,掌管外朝的官,要詢問萬民,這是國家的政事,都得向老百姓問;所以地位高的可以向地位低的問,道德學問好的可以向道德學問次的問,年老的可以向年幼的問,只要看能否對道德學問上有所成就罷了。
孔文子不恥下問,夫子賢之。古人以問為美德,後之君子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而後世且行之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孔文子不恥下問34夫子賢之35。古人以問為美德,後之君子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而後世且行之不以為恥者多矣,悲夫!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職位低下的人問為羞恥,孔子曾經稱讚過他。古時候的人認為「問」是一種美德,後世的人卻認為「問」是一種羞恥。然而古時候的人認為是最大的羞恥的,後世竟然去做,不認為是羞恥的可就多了。可嘆可嘆!

導賞

本文主張求學要「學」與「問」並重,二者不可偏廢;並對只知道「學」而不注意「問」、或「問」而不得其當的人予以駁斥。文中有議論和解說兩種體裁的混合,在古文中稱為「論著」體。
本文共分八段:首段即揭出主題(學與問並重)並說明「問」的用途(解決「理明而不達於事,識大而不知其細」的困難);次段分述「問」的對象及利益(問賢於己者可破疑,問不如己者可求一得,問等於己者可資切磋);三段舉出古人重視「問」及後世不重視「問」的事實互相對照,顯明「有學無問」的錯誤;四段析論世俗「學而不問」的現象,「終身幾無可問之事,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以致發展到「師心自用」,甚至自護其短而「為害於心術者大」;五段申論後世「問而不得其當」的情形;六段指出不好問的病根所在(心不能虛,好學不誠);七段再論「不問不可」的理由;最後一段對後世「以問為恥」及「行古人所深恥而不以為恥」,無限慨歎,藉以啟發讀者的深思而有所穎悟。
查閱次數:1375
資料來源:
朗讀:(粵)、白雪蓮(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粵)、白晶(普)

作者/出處

劉開

劉開(公元一七八四——一八二四),字方來,一字明東,號孟塗,清安徽桐城縣人。他沒有做過官,幼年跟着他的同鄉姚鼐學古文,與管同、梅曾亮、方東樹並稱為姚門四大弟子。他所寫的文章,謹守桐城文派的義法,在當時文壇上很有聲名,著有《孟塗文集》十卷。

查閱次數:498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學問一詞,一般作為求學所得到的知識來解釋;本文把這一名詞分為「學」與「問」兩事,專指求學問的方法而言,並單就問字立論發揮,所以題為「問說」。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