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公曰︰「嗟!我士,聽無嘩!予誓告汝羣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是多盤。』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若弗云來!1曰:「2!我3聽無嘩4!予誓告汝羣言之首5。古人有言曰:『民訖自若6,是多盤7。』責人斯無8,惟受責9俾如流10,是惟11哉!我心之憂,日月逾邁12若弗云來13
穆公說:「唉!我的將士們,聽著,不要喧嘩!我有重要的話告訴你們。古人有句話說:『人若是只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這就會出差錯。』責備別人不難,只有受到別人責難時還像流水一樣順從,這才是難的啊!我心裡憂慮的是,光陰流逝不再回來,想改正錯誤,只怕時光已經過去了!
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違,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諞言,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惟古之謀人14,則曰『未就予忌』15;惟今之謀人16姑將以為親17雖則云然18尚猷19詢茲20黃髮21則罔所愆22番番良士23旅力既愆24我尚有之25仡仡勇夫26射御不違27我尚不欲28惟截截善諞言29俾君子易辭30我皇多有之31
只有那些遵循古訓的人,才會『不管我的顧忌提出不同意見』;現在的謀臣,我把他們當做親人。雖然說是這樣,對於軍國大計,還是要請教那些有經驗的老臣,就會減少過失。那些白髮蒼蒼的善良之士,雖體力已衰,我仍然親近他們。那些勇猛的武夫,雖精通騎射,還是不能滿足我對他們的要求。那些能言善辯靠花言巧語,使君子受到迷惑的人,我還能再親近他們嗎!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哉!昧昧我思之32如有一介臣33斷斷猗無他技34其心休休35焉,其如有容36人之有技,若己有之37。人之彥聖38其心好之39不啻若自其口出40是能容之41,以保我子孫黎民,亦職有利42哉!
我暗暗的思考一件事,如果有一個耿直的臣下,誠實善良而沒有別的技能,他心胸寬廣,有所包容。別人有技能,如同他自己有了一樣。別人優秀智慧,他不僅心裡喜歡,還會向人稱道。這樣寬容大度的人,讓他來保護我的子孫百姓,也一定是很有利的啊!
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榮懷,亦尚一人之慶!」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43。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達44。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45邦之杌陧46曰由一人47邦之榮懷48亦尚一人之慶49!」
別人有技能,就妒忌憎恨他。別人優秀智慧,就設置障礙不使君主知道。這樣心胸狹窄的人,用他不能保護我子孫百姓,於是國家就危險了啊!國家動盪不安,說是因為一個人可以造成;國家的繁榮安定,也是因為一個人的善政啊!」

導賞

甲、篇章結構
本篇共分為四段。
第一段,由「公曰」至「若弗云來」。秦穆公誓告群臣眾士,以責人之不難,責己難之意,引出下文。
第二段,由「惟古之謀人」至「我皇多有之」。對當用忠言而誤用順己之言有悔意,表示今後要親前者而疏後者。
第三段,由「昧昧我思之」至「亦曰殆哉」。深切言忠良之士,與奸邪之人的不同品德。後者對別人有才能冒疾忌妒,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破壞、傷害。用前者造福子孫黎民,用後者貽害子孫黎民。
第四段,由「邦之杌陧」至「亦尚一人之慶」。本段為結語。指出用奸邪則國危,用忠良則當國安。
乙、語言文字
韓昌黎《進學解》云:「周誥殷盤,詰屈聱牙。」說明了《尚書》的難讀。
《尚書》難讀,主要原因在文字歧異,文字的歧異在於語音的差異。上古時,文獻的傳授,在於口耳相傳,《尚書》也不例外。由於方言口語的分歧,記錄時就有文字的差異,輾轉相傳,差別就愈大了。加上文字記錄,或形近而訛,或借用通假,或字體變化;文字的變動,也是愈來愈多了。這就是解釋分歧的由來了。以《秦誓》為例,「俾君子易辭」一句中的「辭」字,就是「怠」字的誤抄,這是字形上的訛誤。「我皇多有之」一句中的「皇」字,就有作「兄」字,這是通假字的互用。「惟截截善諞言」中的「截」字,有作「諓、戔」等字,「諞」字亦有作「偏、竫、靖、靜」等字。或為形近,或為音同,致異體特多。文字的歧異,引致解釋的分歧;加上家派不同,立說各異;利祿爭奪,互相攻訐;致令學者以多方喪心。推原本始,《尚書》之所以難讀者,即陳柱尊《中國散文史》所謂:「實以多用方言及通假字之故。」
使用口語,是文章傳述的一大障礙。語言會隨著地域、時間而轉變。語音的不同,做成文字的通假;詞彙的差異,做成難越的鴻溝。對於文獻的流傳,做成極大的障礙。看不明,讀不通,就會隨意解說,歪曲原意;甚或會望而生畏、棄而不顧的了。所以,中華文化得以承傳,民族文化得以融和,除了字形的統一,更要文字的一致。這種一致的文字表述方式,就稱為「文言」了。孔子曰:「言而無文,行而不遠。」是以秦漢以後,就衍生了一套「文言」。從此,就「說話」和「文字」分家,成為「言、文不合一」的表達方式了。「文言」,就成為共同的文字表達方式。因此,「說話」會受時空影響,分歧多變;「文言」就可以打破時間、地域上的隔閡,穩定一貫;成為中華民族的溝通橋樑,中華文化的流傳承繼,可以行之久遠的了。晉宋以後,用「文言」書寫的「偽古文尚書」,來得平白易明;反而,以三代「口語」為藍本記錄的「今文尚書」,來得艱澀難懂,就是這個道理了。
丙、道德教化
《秦誓》文字,雖則難明;但戰國以來,學者卻不斷引述,這是由於《秦誓》內容,深具教化意義。《大學》在說明謙恭禮賢,切戒驕矜的重要。《春秋公羊傳》則強調有過必改,去惡從善的美德。
《大學・治國平天下章》曰:「《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說明在位者必須親賢去惡,忠信待下。
《春秋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曰:「何賢乎繆公?以為能變也。其為能變奈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況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斷斷焉無他伎,其心休休焉,能有容,是難也。」注曰:「秦穆公自傷前不能用百里子、蹇叔子之言,感而自變悔,遂霸西戎。故因其能聘中國,善而與之,使有大夫。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此之謂也。」說明秦穆公之能興邦,全在革面洗心,能改過向善之故也。
因此,《秦誓》一文,秦穆公能公開承認錯誤,悔咎自責;就成為我國君主下詔罪己的歷史傳統。在《二十五史》中,就有七十九位皇帝,下過二百六十四份「罪己詔」。領導者能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就是《秦誓》一文對後世的最大啟發了。

查閱次數:1532
資料來源:
朗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
譯文:白晶
|
導賞:《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文)、李韡玲(粵)、程廣寬(普)

作者/出處

《尚書》

甲、《尚書》來源

《尚書》是我國的上古史籍,也是儒家的經典。但是,《尚書》的名義、起源、編定、傳本、篇目、真偽,在《十三經》中問題最為複雜,最難判辨。現稍作整理,以給初學者一個較清晰的眉目。

中華民族是最重視文獻保存的民族。上古以來,已有記錄國事之言論,和政令之檔案,也有專職部門負責保存整理的工作。班固《漢書.藝文志》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然而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了。周公曾說︰在商代時,就有了這類的檔案文獻,稱為「典」、「冊」。《尚書.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周代接收了殷人的檔案文獻,就更進一步地發展史官制度,以為記錄、保管、整理等工作。中央政府和地方諸侯都有史官,史官的分工又更細密,有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左史、右史、御史等分職。歷史檔案累積多了,就有分篇標示和分門別類的必要。首先將文件命名和分類,以作區別。有以時代歸類的,如《虞書》、《夏書》、《商書》、《周書》。有以內容標誌的,如《盤庚》、《康誥》、《秦誓》等。這些彙集整理的文獻,大抵就是《尚書》的前身。

東周以後,王權低落,王官失守,學術道裂,典籍流入民間。原來是中央政府的文獻,就成為貴族子弟的讀本,仍然未有定稱。或獨稱篇名,或分稱《夏書》、《商書》,或簡稱為《書》。至春秋末,孔子將以前的典籍整理編定,稱之為《書》。《墨子》、《管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都引用作《書》。書,原是簡策的泛稱,先秦文獻,也有將《詩》、《易》、《春秋》稱為《書》的。後專指為記政事的書,《荀子》曰︰「書者,政事之紀也。」是廣狹二義之不同耳。

至於《書》稱為《尚書》,鄭玄以為始於孔子,孔安國以為肇自伏生,但都牽強附會。《七略》本劉向《別錄》謂始於漢武帝時的伏生弟子歐陽氏,大抵可信。所以,漢武帝建武五年立歐陽《尚書》為學官時,已有《尚書》的名稱了。

乙、《尚書》名義

《尚書》名稱的意義,有三種解法︰

一曰,以時間而言︰上古也。《尚書璇璣鈐》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以布節度,如天行也。」

二曰,以地位而言︰上位也。《論衡.正說》︰「尚書者,以為上古帝王之書也。」

三曰,以價值而言︰尊尚也。鄭玄《書贊》︰「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書然,故曰尚書。」

尚,上兩字,古代通用。而解釋「上」字的意思,又各有取材。意義雖不盡相同,但又互無矛盾衝突;可以兼收而並存。

丙、《尚書》承傳

《尚書》的起源,來自古代史官。《尚書》的編次,後世有孔子刪定之說。始見於《史記》,詳述於《書緯.璿璣鈴》,謂孔子得書三千二百四十篇,刪定為百二十篇。秦火之後,篇章散佚,原書的面貌,已不能見了。

漢興以後,秦博士伏生將他以前收藏起來的《尚書》檢出,但經歷戰火之後,已經殘缺散佚。將殘簡整理拼湊,只得二十八篇。漢景帝時,增《泰誓》一篇,成二十九篇。因以當時使用的隸書書寫,故稱為「今文經」。

漢武帝時,河間魯共(恭)王壞孔子宅而得壁中書,其中有《尚書》。魯共王將之送還孔家。此書因未經秦火,以篆文書寫,故稱為「古文經」。共得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九篇與今文經同,因以篆文書寫,孔安國亦通《尚書》,遂以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另用竹簡以隸書摹寫出來。由於用隸書寫古文,故此二十九篇稱為「隸古定」。另外又多出了十六篇,因無對照,又不能辨認文字,故保留原狀,沒有整理,稱為《逸書》,或稱《逸篇》。西漢時,立《今文尚書》為博士官;故今文尚書盛行。成帝時,張霸根據百二十篇的傳說,將《書序》、《左傳》拼湊,偽做了一本名《百兩篇》的古文尚書本子。西漢末,劉向父子、王莽雅好古文。至新莽時,曾立古文尚書為博士。

東漢光武,取消古文,復立今文。洎至賈逵作《訓》,博采眾說,兼融古今,今古之爭稍息。此後,馬融、鄭玄都能調和古今;加以今文經學的章句繁瑣,不及古文經學之博學洽賅。靈帝熹平四年,命蔡邕以隸書書寫《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刻成《熹平石經》,都是以今文經為底本。

及至曹魏,《古文尚書》就取代了《今文尚書》的地位,成為學官了。《熹平石經》只有今文尚書,又沒有《左傳》;所以,魏齊王芳正始二年,以古文、小篆、漢隸三種字體,據古文經本,刻《尚書》、《春秋》和部分《左傳》,稱為《三體石經》。今古文《尚書》之爭寖微,又演變成古文經學鄭玄與王肅兩派的論爭了。

魏晉之交,出現了一本孔安國的《尚書傳》。有經文三十四篇,與賈、馬、鄭、王四家的經文相同。只有在原來的注解中,加入了所謂孔安國的注解吧了,並沒有改變原書的版本結構,很快就得到了承認。

西晉之初,王、鄭獨盛,伏生傳授了四百多年的今文尚書,竟然徹底銷亡。永嘉亂後,朝廷中祕書內的古文尚書都散失了,只有這本偽《孔傳古文尚書》流傳下來。

到了東晉,賈、馬、王三家亦相繼式微,只有鄭玄《尚書注》仍然流行。到了南齊,偽《孔傳古文尚書》也失傳了;只有鄭注獨存。梁武帝時,出現了一本孔安國真本的《古文尚書》。經文有五十八篇,傳注只有五十七篇,其中《舜典》有經而無傳。其中三十四篇與鄭注相同,然經傳內容卻多有割裂。這個本子就是東晉元帝時,由梅賾獻上的《孔傳古文尚書》。由於今文經已佚,至此,《尚書》只有梅賾的偽《孔傳》與鄭注並行,甚至取代了鄭注的位置了。至隋朝,偽《孔傳》已取得定於一尊的地位了。

唐太宗時,命孔穎達撰《五經義疏》,就以偽《孔傳古文尚書》作為標準本。高宗時,定名為《五經正義》,偽《孔傳》就成為定本了。玄宗天寶三年,命衛包以楷書抄寫,成為《開成石經》的底本。於是,偽《孔傳古文尚書》成為定本,流傳至今。是今日惟一可見的《尚書》版本了。

南宋時,吳棫、朱熹,認為《今文尚書》文字艱澀,《古文尚書》反而淺易,《孔傳》和《書序》都似「晉、宋間文章」;懷疑這本《尚書孔傳》的真確性。朱子弟子蔡沈,根據朱子的旨意,為《尚書》再作注解,辨析篇章,成《書集傳》,或稱《蔡傳》。於是,疑古辨偽之風始起。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以二十年的工夫,搜羅偽古文與偽孔傳的作偽證據,得一百二十八條,成《古文尚書疏證》一書。從此,《孔傳古文尚書》定為偽古文,是不易之論了。所謂偽書,是指版本上的作偽,因為不是原來孔子宅壁中書的《古文尚書》。至於內容,《周書》多為史實實錄,《商書》就多是後代史官,根據史實整理而成,《虞、夏書》則為輯佚,或是重新編寫。至於傳注,就不是孔安國所做的。所謂偽書,無論是編撰,或係輯佚,都只不過是作者和著作時代上的問題;至於內容和史事,都是真確可信的。

丁、《周書》與《秦誓》

現存惟一可見的《尚書》,孔傳《古文尚書》共有五十八篇,其中真古文佔三十三篇,偽古文二十五篇。現據真古文部分,介紹《尚書》的一般面貌。《尚書》以時代分成四部分︰就是《虞書》、《夏書》、《商書》和《周書》。《虞書》四篇、《夏書》兩篇,學者均認為並非虞、夏當時的歷史記錄,而是戰國晚期,甚至是秦代的作品。《商書》七篇,除《湯誓》一篇,是早期的歷史,可能是後來追述的歷史傳說。其餘六篇,都是商代晚期的史事,大抵接近原來的檔案。《周書》二十篇,可分為兩部分︰前十四篇,述周朝的建立歷史,以周公旦為中心,是全書的精華。後六篇中,前四篇敍周初史事,是周室的檔案;後兩篇則是諸侯國的,分別述魯國與秦國之事,屬春秋中葉時期的了。一般認為,這二十篇都是真實可靠的檔案文獻。

《尚書》各篇的文體,都有差異。有記言,也有記事。偽《孔傳.尚書序》將《尚書》的文體分為六類,略陳如下︰

1. 典,即有經典、典範之意,例如《堯典》、《舜典》。古代史官認為這篇文獻重要,內容足為後世典範,故尊稱為「典」。並非當時的實況記錄,而係後人追敍,所以文字比較明白淺易。「典」在《尚書》中篇幅很少。

2. 謨,是謀議的意思,例如《皋陶謨》。記敍了舜、禹、皋陶的政治對話、互相謀議。文字也較易懂,篇幅亦少。

3. 訓,有教訓之意,例如《伊訓》,惟是偽古文,不能作準。《商書》有《高宗肜日》一篇,是大臣祖己教訓商王的話。雖不名「訓」,實為「訓」體。現只存一篇。

4. 誥,即係告諭之意,是君主對臣民的訓示,例如《大誥》、《康誥》。至於《盤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篇,雖無「誥」字,但仍是「誥」體。《尚書》三十三篇中,「誥」體佔了半數,是《尚書》的重要部分。由於是口語記錄,一來時代隔閡,二來說話瑣碎;所以特別生澀難讀,也是《尚書》最難理解的部分。

5. 誓,即是誓師,是出征前誓師的文詞,例如《湯誓》是商湯伐夏桀、《泰誓》是成王伐殷紂的誓師之詞。至於《秦誓》,卻是以國命名;而且不是出征前的誓師,卻是戰敗之後,向臣民宣告的誓詞。無論在篇名上、目的上、內容上,都和《尚書》其他的篇章不同。

6. 命,是命令的意思,是君主對臣下賞賜時的命令,例如《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對晉文侯的獎令。《尚書》中的命辭並不多。

查閱次數:748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創作背景

本文為秦穆公作,向無異議。至於作於何時,誓於何地,歷來有三種說法:

1. 魯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三十三年),秦穆公親自帥師伐鄭,戰敗於崤山。還歸秦國,穆公自悔己過,誓戒群臣。

此說見於《尚書序》。《書序》曰:「秦穆公伐鄭,晉襄公帥師敗諸殽。還歸,作《秦誓》。」《書序》後起,是依據經文而寫成的。至於史書,又沒有秦穆公親自帥師伐鄭的記載。

2. 僖公三十三年(秦穆公三十三年),秦穆公使三帥帥師伐鄭,大敗於崤山。晉人俘其三帥。後釋還,秦穆公迎之於郊;且自悔己過,誓戒群臣。

此說見於孔安國傳及孔穎達疏。孔穎達《尚書正義》曰:「秦穆公使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帥師伐鄭,未至鄭而還。晉襄公帥師敗之於崤山,囚其三帥。後晉舍三帥,得還歸於秦。秦穆公自悔己過,誓戒群臣。史錄其辭,作《秦誓》。」孔氏之說,係據《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曰:「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惟《左傳》只言向師而哭,未有誓告之記。

3. 魯文公二年(秦穆公三十六年),秦穆公再度伐晉,以報崤山戰敗之辱。晉人不敢出而迎戰。秦穆公兵至崤山,將年前戰敗時的秦軍骸骨斂葬,發喪。在軍中自悔己過,誓戒師旅。作《秦誓》。

此說見於司馬遷。《史記・秦本紀第五》:「(秦穆公)三十六年,繆公復益厚孟明等,使將兵伐晉,渡河焚船,大敗晉人,取王官及鄗,以報殽之役。晉人皆城守不敢出。於是繆公乃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屍,為發喪,哭之三日。乃誓於軍曰:『嗟士卒!聽無譁,余誓告汝。古之人謀黃髮番番,則無所過。』以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謀,故作此誓,令後世以記余過。君子聞之,皆為垂涕,曰:『嗟乎!秦繆公之與人周也,卒得孟明之慶。』」按:此事《左傳》記之較略:「秦伯伐晉,濟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尸,而還。」未言有誓告之事。

此事以《左傳》記錄至詳,然無誓告之語;遂有《傳》《疏》與《書序》不同之說。《書序》言穆公親征,師敗而回,還歸作誓,以示悔咎。以人情文理而言,最為合度;然史書並無穆公親征之記載。《左傳》言穆公使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帥師伐鄭,兵敗被擒;後得釋放還歸。穆公迎於郊境,對釋還三將,並朝臣將士,戒誓悔過。以事理而言,最為確切;然面對敗歸之帥,指責當日主張用兵之將,於說話文理而言,未為得體。二說或有少異,然以時間言之,皆為新敗後之悔咎語,以言其悔咎之意。至於《史記》,則另立新見,將誓告推遲三年,是秦伐晉成功,一報崤山慘敗之辱。先取晉二邑,穆公更至崤封尸發喪;遂誓師以記過往之失,以示改過之功。《荀子》與《公羊傳》謂「春秋賢穆公,以為能變也。」以能痛改前非,遂霸西戎。此誓之作也,見戰功之成也;以證其改過之功。此事雖於古無徵,然其義足以垂示後世,故《白虎通義》亦主此說。

三說各有千秋,未成定讞。以事理言,《左傳》最為詳實。以文理言,《書序》最能通解。以道理言,《史記》最具啟發。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