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所以灭亡,并非兵不够强,也不是仗打得不好,毛病在于把土地割给秦国,向秦国求和。把地割给秦国,向秦国求和,自己的国力自然亏损,这是灭亡的主要原因。或者有人问:「六国交互灭亡,都是因为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吗?」我可以这样回答:「那些不割地求和的国家,是受了割地求和的国家的连累才灭亡的。」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因为丧失了强援以后,自己绝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毛病在于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国除了用兵侵略的土地以外,有时得一个小县,有时得一个大城,这些收获,实际上多于它用兵侵略所得的百倍;各国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上也多于因战败而损失的百倍。那么,秦国最希冀的,各国最为患的,就根本不在战争了。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2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想想他们那些祖先,当年冒着风霜之苦,披荆斩棘,好不易才得到一尺一寸的土地。后代子孙们却不知道爱惜,动不动就拿土地送人,像丢掉草芥一个样。今天割给人家五个城,明天割给人家十个城,然后才能换得一宿的安眠;等到早晨起来看看四境,秦兵已经又来到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然则诸侯3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4,奉之5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6,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7此言得之。
但是各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你割给它的越多,它侵略你也越急,所以用不着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已经可预先判定了。因此而一至于灭亡,照理说那本是应该如此的。古人说:「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等于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烧不完,火是不会熄灭的。」这话很对。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8,何哉?与嬴9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10,始速祸焉。
齐国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向秦国求和,但终于也跟随五国之后灭亡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它归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缘故。五国既已灭亡,齐国也就不能免了。燕、赵两国的君主,起初都有深远的谋略,能够防守自己的国土,做法很对,并没有割给秦国土地,向秦国求和。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自己却还能够支持了一些时候,那些国家灭亡之后,它才灭亡的,这就武力抵抗的效果。至于太子丹使荆轲去行刺秦始皇,那反而更招惹了大祸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11连却之。洎牧以谗诛12邯郸为郡13,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赵国曾和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一再进攻赵国,都给赵国的大将李牧击败了;直到赵王听信了谗言,杀了李牧,赵都邯郸这才陷落,可惜赵国没有能够抵抗到底。况且当时燕、赵两国从事武力抵抗的时候,其余那些国家都快要给秦国吃掉了,可以说形势孤立,已经非常危险,结果战败而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向使三国14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15不行,良将16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17
如果韩、魏、楚那三个国家都能自己爱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归附秦国,燕太子丹便不使荆轲行刺秦始皇,赵国的大将李牧不被杀,那么,究竟谁胜谁败,谁存谁亡,和秦国比较一下,或者还不容易推测出来哩。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唉!假使把割给秦国的土地,用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事奉秦国的那份心意,来优礼天下的奇才;集中力量去抵抗秦国的侵略,那么,我恐怕秦国就是吞在口里也不能下咽的。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可悲呵!有这样的形势,竟然屈服在秦国的积威之下,天天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月月割让给人家土地,逐渐起进了灭亡的绝境!作为一个国家执政的人,能这样屈服在人家的积威之下吗!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按说六国和秦国都是一样的诸侯之国,六国的国势虽然赶不上秦国,但是还有不用割地求和就能战胜秦国的可能;如果天下一统的大国,竟然降格效法六国灭亡的故事,这就更不及六国了!

导赏

宋代散文是中国散文大放异彩的时期。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人,其中三个位置由一家人占去,他们是三苏父子──苏洵、苏轼和苏辙。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可说是大器晚成。据记载他在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但屡试不第。他并没有气馁,仍努力写文章,并全力栽培两个儿子。他在嘉佑元年带着两个儿子到京师赴试,两兄弟同时中进士,苏洵的文章也很受到赞赏,三父子同时名动京师。
苏洵的文章都是政论,议论精辟,很受欧阳修的赏识。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六国论》。「六国」即战国时代最后为秦所灭的韩、赵、魏、燕、楚、齐六个国家,苏洵在文中评论这六国破亡的原因。战国末年,秦国不断壮大,六国感受到强秦的威胁。苏秦为六国策划「合从」,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张仪则为秦推行「连横」之策,诱使各国割地向秦求和。后来六国互相猜忌,不能团结,终于「合从」瓦解,秦国便把六国逐个击破。
《六国论》用了「起笔立论」的写法,一开始便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并不是因为兵力不够,也不是战略不善,最大的弊病是贿赂秦国。这里说的「赂秦」,是指把土地割让给秦国,向秦求和。六国因为割让土地,使自己的力量削弱,于是走上破灭的路。作者接着扮作提问者,说六国相继灭亡,是全都因为赂秦吗?显然六国中有些国家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如果只说原因是赂秦,似乎不够全面。作者回答说「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赂秦的国家陆续破亡,不赂秦的国家失去了强援,也就不能单独存在了,所以说六国破灭原因是赂秦。
接下来作者开始就「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论点作阐述。他指出秦国接受其他国家割让而得到的土地,较战胜而得的土地多出百倍;诸侯的损失也一样,自动割让的比战败而失的为多。于是,秦国最希冀的,各国最为患的,根本不在于战争了。
这种「起笔立论」的写法,可以突出主题,收先入为主的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文中第一段先提出论说的总纲,分别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下面就着这几个论点反复论证,显得清晰明确,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的第二段再就「赂秦」的祸害加以阐述。这里从各国先祖创业艰难开始,指责赂秦国家的君主不加珍惜,把先祖辛苦得来的土地,如抛弃草芥一样轻易送给人。这种割地求和的做法并不能换取和平,诸侯割地后只有一夕的暂时安寝,很快秦兵又来攻打。诸侯不断割地,只会引诱秦国更频密地攻击,以图获得更多利益。诸侯的土地有限,割地后自己实力更弱,不用开战已分胜负。由此证明,赂秦国家的覆亡是必然的。苏洵接着引了一句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指出以地事秦有如抱着柴枝去救火,再次强调「赂秦」之害。这几句评语引自司马迁《史记.魏世家》。据史书记载,赂秦最早最多的是魏国,从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开始,已多次向秦割地求和,以致版图大幅缩小。后来韩国和楚国都曾向秦割让土地。
文章这里针对第一段立论所提出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观点,以多种方式去论证。作者首先以前人开国之难和后代轻视土地作一对比,突出赂秦君主的不当;然后以生动的描绘,写出诸侯割让土地后仍然难得安寝的情况,说明秦国要侵略邻国的贪念不会轻易满足。继而从诸侯损失土地而力亏,暴秦得土地而愈强的分析,得出赂秦必亡的结论。最后作者引用古人的语例,古语中又包含比喻,让人更清楚相信自己的结论。这一段论证可说是十分精彩。
分析赂秦必亡之后,作者在下一段便针对其他没有向秦国割让土地的国家作分析。没有赂秦的国家,他们既没有向秦割地,为甚么又走上灭亡之路呢?他的论点在第一段已提出,就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齐国是离开秦国最远的国家,他并没有割地给秦国,当然这存在地理上的因素。苏洵认为齐国虽然没有割地,但他依附秦国而没有联合其他国家抗秦,到其他五国相继灭亡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下面接着分析燕国和赵国的情况,这两个国家都曾积极与秦对抗,并没有赂秦。苏洵认为燕国虽小,但能支撑到底,是「用兵」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按耐不住,派荆轲刺杀秦王,才加速了秦王灭燕的行动。赵国在武灵王开始一直是武力较强的国家,足以与秦对抗。苏洵就说赵与秦作战「五战而三胜」,胜多败少,名将李牧多番击退来袭的秦军。最后秦用反间计使赵王诛杀李牧,赵国才在三个月后被秦所灭。苏洵又认为燕赵虽然积极抗秦,但在其他国家都陆续灭亡时,他们显得力孤势危,最后战败而亡,也是不得已的。苏洵在这段最后作一小结,如果这三个国家不是策略失当,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刺客,赵国良将仍在,则与秦国较量谁胜谁负,仍是未知之数。这番论说,又证明了他前面提出的另一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文章第四段提出六国应该采取的策略和自己的慨叹。这里说假如六国能改变心态,把割让秦国的土地和事奉秦国的心思,去礼待谋臣和人材,而六国又能团结合力对付秦国,就能与秦抗衡,使秦人食不下咽。苏洵慨叹六国有取胜之势而白白错失,因害怕秦的威势而割地,更走向灭亡。他呼吁治国的人不要被敌人的积威吓倒,主张积极的武力抵抗。
最后一段承接这个观点再作评论。苏洵认为六国个别都比秦国弱,但如策略得宜,仍然可以不用割地而胜秦;如果一个占领天下的大国,却跟从六国的做法(割地求和),就连六国也不如了。看到这里,才晓得苏洵论六国破亡,其实另有所指。古人常说「鉴古知今」,从历史教训中可以知道如何治国。这篇文章虽是起笔立论,但最后才再点出真正的主旨,是借六国的的故事议论当日北宋的局势。
要了解苏洵所指,我们首先要明白当时的局势。宋朝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战时期而一统天下,但北方早已有一个强大的外族政权辽国(契丹),西面又有西夏的威胁,国势偏弱。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致力平定国内的割据,对辽国完全采取守势,因此经常受到辽国的侵侮。后来的几位皇帝都不敢以武力对抗辽国,一直采取忍辱求和的政策,对西夏也不敢用兵。宋仁宗时,宋朝每年向辽国纳贡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尊辽太后为叔母。对西夏也一样,每年向它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六万斤。虽然宋朝忍辱求和,事实上毫无效果,两国的侵掠并没有停止。
苏洵正是针对北宋懦弱的外交政策,借评论六国因赂秦而灭亡,讽谕当时执政者对辽国、西夏的忍辱求和。他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懦弱的外交政策,从事武力抵抗,必将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苏洵当时只是一介平民,因此未敢直接议论朝政,只能以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查阅次数:21602
資料來源:
朗读:杨月波(粤)、程广寛(普)
|
注释、译文:《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
导赏:甘玉贞(文)、甘玉贞(粤)、程广寛(普)

作者/出处

苏洵

苏洵(公元一零零九──一零六六),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但举进士及茂才异等,都不中。于是就完全把所写的文章烧掉,从此闭户发愤读书,遂尽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后来他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到了京师;使他们拜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为师。欧阳修读了他所著《权书》《衡论》等文二十二篇,大为激赏,士大夫们争传竞效,名重一时。当时的宰相韩琦亦爱其文,奏于皇上,除秘书省校书郎。后与姚辟同修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年五十八卒,赠光禄寺丞,着有《嘉佑集》《谥法》等书。他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说他的作品,可与汉朝的贾谊、刘向相比;曾巩称赞他的文章道:「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晨而上也。」后世并称他和轼、辙二子为「三苏」。

查阅次数:2442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创作背景

本篇選自《嘉祐集》,為《權書》諸篇之一;原題無「論」字,因其為議論文,特照《唐宋八大家文鈔》補。六國,即戰國時代為秦先後所滅的韓、趙、魏、燕、楚、齊。本文乃析論六國滅亡之由,藉以針砭當時北宋對外族忍辱求和的政策。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