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1。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六國的所以滅亡,並非兵不夠強,也不是仗打得不好,毛病在於把土地割給秦國,向秦國求和。把地割給秦國,向秦國求和,自己的國力自然虧損,這是滅亡的主要原因。或者有人問:「六國交互滅亡,都是因為割給秦國土地,向秦國求和嗎?」我可以這樣回答:「那些不割地求和的國家,是受了割地求和的國家的連累才滅亡的。」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因為喪失了強援以後,自己絕不能單獨保全,所以說「毛病在於割給秦國土地,向秦國求和」。國除了用兵侵略的土地以外,有時得一個小縣,有時得一個大城,這些收獲,實際上多於它用兵侵略所得的百倍;各國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上也多於因戰敗而損失的百倍。那麼,秦國最希冀的,各國最為患的,就根本不在戰爭了。
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2先袓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想想他們那些祖先,當年冒着風霜之苦,披荊斬棘,好不易才得到一尺一寸的土地。後代子孫們卻不知道愛惜,動不動就拿土地送人,像丟掉草芥一個樣。今天割給人家五個城,明天割給人家十個城,然後才能換得一宿的安眠;等到早晨起來看看四境,秦兵已經又來到了。
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然則諸侯3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4,奉之5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6,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7此言得之。
但是各國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國的慾望卻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你割給它的越多,它侵略你也越急,所以用不著作戰,誰強誰弱誰勝誰敗已經可預先判定了。因此而一至於滅亡,照理說那本是應該如此的。古人說:「割給秦國土地,向秦國求和,等於抱著木柴去救火,木柴燒不完,火是不會熄滅的。」這話很對。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8,何哉?與嬴9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10,始速禍焉。
齊國並沒有割地給秦國,向秦國求和,但終於也跟隨五國之後滅亡了,這是為什麼?這是它歸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緣故。五國既已滅亡,齊國也就不能免了。燕、趙兩國的君主,起初都有深遠的謀略,能夠防守自己的國土,做法很對,並沒有割給秦國土地,向秦國求和。所以燕國雖然是個小國,自己卻還能夠支持了一些時候,那些國家滅亡之後,它才滅亡的,這就武力抵抗的效果。至於太子丹使荊軻去行刺秦始皇,那反而更招惹了大禍來。
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11連卻之。洎牧以讒誅12邯鄲為郡13,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
趙國曾和國打了五次仗,敗了兩次,勝了三次;後來秦國一再進攻趙國,都給趙國的大將李牧擊敗了;直到趙王聽信了讒言,殺了李牧,趙都邯鄲這才陷落,可惜趙國沒有能夠抵抗到底。況且當時燕、趙兩國從事武力抵抗的時候,其餘那些國家都快要給秦國吃掉了,可以說形勢孤立,已經非常危險,結果戰敗而亡,實在是不得已的事。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向使三國14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15不行,良將16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17
如果韓、魏、楚那三個國家都能自己愛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歸附秦國,燕太子丹便不使荊軻行刺秦始皇,趙國的大將李牧不被殺,那麼,究竟誰勝誰敗,誰存誰亡,和秦國比較一下,或者還不容易推測出來哩。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唉唉!假使把割給秦國的土地,用以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事奉秦國的那份心意,來優禮天下的奇才;集中力量去抵抗秦國的侵略,那麼,我恐怕秦國就是吞在口裏也不能下咽的。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可悲呵!有這樣的形勢,竟然屈服在秦國的積威之下,天天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月月割讓給人家土地,逐漸起進了滅亡的絕境!作為一個國家執政的人,能這樣屈服在人家的積威之下嗎!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按說六國和秦國都是一樣的諸侯之國,六國的國勢雖然趕不上秦國,但是還有不用割地求和就能戰勝秦國的可能;如果天下一統的大國,竟然降格效法六國滅亡的故事,這就更不及六國了!

導賞

宋代散文是中國散文大放異彩的時期。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人,其中三個位置由一家人佔去,他們是三蘇父子──蘇洵、蘇軾和蘇轍。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他可說是大器晚成。據記載他在二十七歲才發憤讀書,但屢試不第。他並沒有氣餒,仍努力寫文章,並全力栽培兩個兒子。他在嘉祐元年帶着兩個兒子到京師赴試,兩兄弟同時中進士,蘇洵的文章也很受到讚賞,三父子同時名動京師。
蘇洵的文章都是政論,議論精闢,很受歐陽修的賞識。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六國論》。「六國」即戰國時代最後為秦所滅的韓、趙、魏、燕、楚、齊六個國家,蘇洵在文中評論這六國破亡的原因。戰國末年,秦國不斷壯大,六國感受到強秦的威脅。蘇秦為六國策劃「合從」,游說六國聯合抗秦;張儀則為秦推行「連橫」之策,誘使各國割地向秦求和。後來六國互相猜忌,不能團結,終於「合從」瓦解,秦國便把六國逐個擊破。
《六國論》用了「起筆立論」的寫法,一開始便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並不是因為兵力不夠,也不是戰略不善,最大的弊病是賄賂秦國。這裏說的「賂秦」,是指把土地割讓給秦國,向秦求和。六國因為割讓土地,使自己的力量削弱,於是走上破滅的路。作者接着扮作提問者,說六國相繼滅亡,是全都因為賂秦嗎?顯然六國中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給秦國,如果只說原因是賂秦,似乎不夠全面。作者回答說「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賂秦的國家陸續破亡,不賂秦的國家失去了強援,也就不能單獨存在了,所以說六國破滅原因是賂秦。
接下來作者開始就「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論點作闡述。他指出秦國接受其他國家割讓而得到的土地,較戰勝而得的土地多出百倍;諸侯的損失也一樣,自動割讓的比戰敗而失的為多。於是,秦國最希冀的,各國最為患的,根本不在於戰爭了。
這種「起筆立論」的寫法,可以突出主題,收先入為主的效果,加深讀者的印象。文中第一段先提出論說的總綱,分別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和「不賂者以賂者喪」。下面就着這幾個論點反復論證,顯得清晰明確,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文章的第二段再就「賂秦」的禍害加以闡述。這裏從各國先祖創業艱難開始,指責賂秦國家的君主不加珍惜,把先祖辛苦得來的土地,如拋棄草芥一樣輕易送給人。這種割地求和的做法並不能換取和平,諸侯割地後只有一夕的暫時安寢,很快秦兵又來攻打。諸侯不斷割地,只會引誘秦國更頻密地攻擊,以圖獲得更多利益。諸侯的土地有限,割地後自己實力更弱,不用開戰已分勝負。由此證明,賂秦國家的覆亡是必然的。蘇洵接着引了一句古人的話:「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指出以地事秦有如抱着柴枝去救火,再次強調「賂秦」之害。這幾句評語引自司馬遷《史記.魏世家》。據史書記載,賂秦最早最多的是魏國,從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開始,已多次向秦割地求和,以致版圖大幅縮小。後來韓國和楚國都曾向秦割讓土地。
文章這裏針對第一段立論所提出的「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觀點,以多種方式去論證。作者首先以前人開國之難和後代輕視土地作一對比,突出賂秦君主的不當;然後以生動的描繪,寫出諸侯割讓土地後仍然難得安寢的情況,說明秦國要侵略鄰國的貪念不會輕易滿足。繼而從諸侯損失土地而力虧,暴秦得土地而愈強的分析,得出賂秦必亡的結論。最後作者引用古人的語例,古語中又包含比喻,讓人更清楚相信自己的結論。這一段論證可說是十分精彩。
分析賂秦必亡之後,作者在下一段便針對其他沒有向秦國割讓土地的國家作分析。沒有賂秦的國家,他們既沒有向秦割地,為甚麼又走上滅亡之路呢?他的論點在第一段已提出,就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齊國是離開秦國最遠的國家,他並沒有割地給秦國,當然這存在地理上的因素。蘇洵認為齊國雖然沒有割地,但他依附秦國而沒有聯合其他國家抗秦,到其他五國相繼滅亡後,齊國也就不能倖免了。
下面接着分析燕國和趙國的情況,這兩個國家都曾積極與秦對抗,並沒有賂秦。蘇洵認為燕國雖小,但能支撐到底,是「用兵」的效果。到了燕太子丹按耐不住,派荊軻刺殺秦王,才加速了秦王滅燕的行動。趙國在武靈王開始一直是武力較強的國家,足以與秦對抗。蘇洵就說趙與秦作戰「五戰而三勝」,勝多敗少,名將李牧多番擊退來襲的秦軍。最後秦用反間計使趙王誅殺李牧,趙國才在三個月後被秦所滅。蘇洵又認為燕趙雖然積極抗秦,但在其他國家都陸續滅亡時,他們顯得力孤勢危,最後戰敗而亡,也是不得已的。蘇洵在這段最後作一小結,如果這三個國家不是策略失當,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不派刺客,趙國良將仍在,則與秦國較量誰勝誰負,仍是未知之數。這番論說,又證明了他前面提出的另一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文章第四段提出六國應該採取的策略和自己的慨歎。這裏說假如六國能改變心態,把割讓秦國的土地和事奉秦國的心思,去禮待謀臣和人材,而六國又能團結合力對付秦國,就能與秦抗衡,使秦人食不下咽。蘇洵慨歎六國有取勝之勢而白白錯失,因害怕秦的威勢而割地,更走向滅亡。他呼籲治國的人不要被敵人的積威嚇倒,主張積極的武力抵抗。
最後一段承接這個觀點再作評論。蘇洵認為六國個別都比秦國弱,但如策略得宜,仍然可以不用割地而勝秦;如果一個佔領天下的大國,卻跟從六國的做法(割地求和),就連六國也不如了。看到這裏,才曉得蘇洵論六國破亡,其實另有所指。古人常說「鑑古知今」,從歷史教訓中可以知道如何治國。這篇文章雖是起筆立論,但最後才再點出真正的主旨,是借六國的的故事議論當日北宋的局勢。
要了解蘇洵所指,我們首先要明白當時的局勢。宋朝雖然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戰時期而一統天下,但北方早已有一個強大的外族政權遼國(契丹),西面又有西夏的威脅,國勢偏弱。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致力平定國內的割據,對遼國完全採取守勢,因此經常受到遼國的侵侮。後來的幾位皇帝都不敢以武力對抗遼國,一直採取忍辱求和的政策,對西夏也不敢用兵。宋仁宗時,宋朝每年向遼國納貢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尊遼太后為叔母。對西夏也一樣,每年向它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六萬斤。雖然宋朝忍辱求和,事實上毫無效果,兩國的侵掠並沒有停止。
蘇洵正是針對北宋懦弱的外交政策,借評論六國因賂秦而滅亡,諷諭當時執政者對遼國、西夏的忍辱求和。他指出如果不改變這種懦弱的外交政策,從事武力抵抗,必將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蘇洵當時只是一介平民,因此未敢直接議論朝政,只能以這種「借古諷今」的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

查閱次數:22538
資料來源:
朗讀:楊月波(粵)、程廣寛(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蘇洵

蘇洵(公元一零零九──一零六六),字明允,號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但舉進士及茂才異等,都不中。於是就完全把所寫的文章燒掉,從此閉戶發憤讀書,遂盡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後來他帶着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一同到了京師;使他們拜當時的翰林學士歐陽修為師。歐陽修讀了他所著《權書》《衡論》等文二十二篇,大為激賞,士大夫們爭傳競效,名重一時。當時的宰相韓琦亦愛其文,奏於皇上,除秘書省校書郎。後與姚闢同修禮書,成《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年五十八卒,贈光祿寺丞,著有《嘉祐集》《謚法》等書。他是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說他的作品,可與漢朝的賈誼、劉向相比;曾鞏稱讚他的文章道:「其雄壯俊偉,若決江河而下也;其輝光明白,若引星晨而上也。」後世並稱他和軾、轍二子為「三蘇」。

查閱次數:2841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本篇選自《嘉祐集》,為《權書》諸篇之一;原題無「論」字,因其為議論文,特照《唐宋八大家文鈔》補。六國,即戰國時代為秦先後所滅的韓、趙、魏、燕、楚、齊。本文乃析論六國滅亡之由,藉以針砭當時北宋對外族忍辱求和的政策。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