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庞葱与太子1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3有虎,王信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5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6市之无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8大梁9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10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11。」于是辞行12,而谗言13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后太子罢质14,果不得15

导赏

「三人成虎」的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漏洞百出的谎话,一旦多次重复,就会被人相信。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独立思考,不能因为传说的人多就信以为真。
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庞葱要陪同太子去赵国邯郸做人质,他担心走后朝廷上的小人会乘机造谣中伤他,所以临走前向魏王进言。他打了一个比方,问魏王如果有人告诉他墟集处有老虎他信不信,魏王说一个人这样说他不会相信,但两个人也这样说他便会有点怀疑,若是有三个人这样说,他就会相信了。于是庞葱立即指出自己将要远离魏国,由邯郸到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远过朝廷到墟集的距离,背后诽谤他的小人也不止三个,希望魏王能够明察。庞葱离开魏国之后,魏王当时说自己会辨别是非,但后来果然相信了小人的谗言。太子充当人质期满回国,庞葱却未能再获得魏王的召见。
本节文字主要通过对话刻画人物。例如魏王三次答话,由开始不信而说:「否」,到将信将疑而说:「疑之」,到最终深信不疑而答:「信之」,一步一步写出他对谎言态度的逐渐动摇,寥寥几笔就把一个缺乏主见、昏庸无能的君王形象勾画了出来。庞葱那一番说话,亦甚有战国时期人物的特色。当时的贵族大臣,已经不似两周时期的公卿那样温文尔雅,他们说话很多都是直言不讳。庞葱直接说出他的处境,背后议论他的人,不止三人,三人成虎,谗言的威力更大。他一心希望事先向魏王说明,「愿王察之也」,但遇上魏王这样的昏君,结果庞葱的忧虑终成事实。庞葱的话,将他的思想感情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非常富真实感。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的无知,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成语「三人成虎」或「三人成市虎」,借来比喻谣言掩盖真相的情况。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涂说,否则「三人成虎」,假话传的次数多了,也能使人误信为真。

查阅次数:1111
資料來源:
朗读:《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粤、普)
|
注释:《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
译文:
|
导赏:《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文)、杨月波(粤)丶程广宽(普)

作者/出处

《战国策》

《战国策》又名《国策》、《短长》,传为汉初蒯通所作。 蒯通原名蒯彻,作「通」,盖避武帝讳改。 通长于时论。 西汉刘向将原书编订后定名《战国策》。 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其中记载纵横策士论辩游说之辞尤多。

《战国策》三十三篇,以国分类,各自成策,计有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 所记自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四五三)三家分晋时起,迄于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二〇九)楚汉起事止,凡二百四十五年,所记列国政治、军事和外交大事均可补正史之不足。

查阅次数:2579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本文選自《戰國策‧魏策(二)》,《韓非子‧內儲說(上)》所記略同。

資料來源:
《积累与感兴——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