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三六五──四二七)。 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符亮,晋亡(四一九)后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司马,曾平定苏峻之乱。 其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家境贫困。 陶潜早年有济世之志,曾先后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 陶潜个性孤高,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向郡督邮折腰,决心辞官归隐、躬耕自给,终身不仕。 死后友人私谥为靖节。
陶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朴素自然、平淡超脱,一洗当时诗坛华而不实、雕饰堆砌的习气。 他善于描写农事野趣和恬静闲适的生活,是后世田园诗人的楷模。 他的辞赋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可谓推崇备至。 有清陶树集注《靖节先生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