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典籍之一,与《诗》、《书》、《礼》、《乐》及《春秋》合称「六经」。《周易》此名称从狭义的角度是《易经》一书,自广义来看除指《易经》外,还包括解释《易经》的《易传》。《易经》和《易传》出现于不同时代,两者性质也并不相同。有人认为,《易经》是先由伏羲氏作八卦,然后周文王将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并系上卦爻辞,也有人说卦爻辞是周公所作。叶福翔《〈周易〉思想综合分析——兼论〈周易〉成书年代及作者》(《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一文则认为《易经》非周公所作,也非出自孔子,而认为︰《易经》草创于殷商、渐成于西周、编定于孔子。
《天尊地卑》节录自《周易.系辞上》第一章,「系辞」属于《易传》的内容。《易传》是注释和阐发《周易》的著作之通称。《易传》共包括七种十篇,即《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这七种十篇被称为「十翼」。「翼」是辅助的意思,表示它们是帮助理解《易经》的。司马迁《史记》认为《易传》是春秋末年孔子所作,后来遭到北宋欧阳修及清、近代学者的质疑。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周易》却记载了孔子晚年研究《易》的情况及孔子「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等话,证明了孔子对《周易》有所撰述,故学者认为孔子对《周易》有所撰述,并由其弟子笔录、整理,不断补充发展,成为《易传》之内容。由于经过其弟子等整理、发展,故《易传》十篇最后形成的年代并不一致,有些内容形成于战国中期,有些是战国末年,甚至有些是汉代初期。

查阅次数:899
資料來源:
《积学与涵泳——中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篇》,香港教育局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