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齊宣王1問曰:「齊桓、晉文2之事,可得聞乎?」
齊宣王問:「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業,能說來聽聽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孟子對曰:「仲尼3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4,則5乎?」
孟子答:「仲尼的信徒,沒有誰稱道桓、文的事業的,因此,後代沒有傳授下來。臣也沒有聽說過;如果硬要我說下去的話,還是談談王道好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問:「德行要怎麼樣,才能夠成功王業?」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
答:「用保養人民做王業的基礎,誰也抵擋不住。」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問:「像寡人這樣的人,也可以保養人民嗎?」
曰︰「可。」曰:「可。」
答:「可以。」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何由知吾可也?」
問:「怎麼知道我可以呢?」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臣聞之胡齕6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7。』王曰:『8之。吾不忍其觳觫9,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10?」
孟子說:「臣聽胡齕說過,有一次王坐在大堂上,有個牽牛的走過堂下,王見了就說:『牛牽去哪裏?』答道:『準備用來釁鐘。』王說:『放了牠!我不忍看牠混身抖顫,像沒犯罪給執行死刑的樣子。』答道:『那末,不要釁鐘了嗎?』王說:『怎麼可以不?換隻羊來。』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曰︰「有之。」曰:「有之。」
王答:「有的。」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說:「憑這點心腸便足夠開創王業了。一般老百姓還以為大王小氣呢,臣卻知道是大王的不忍啦。」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11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王說:「對的,只要真有百姓的話,齊國縱然狹小,我何至於吝惜一頭牛?確是不忍心看牠混身抖顫,像沒犯罪給執行死刑的樣子,所以才叫用羊來換掉牠。」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曰:「王無異12於百姓之以王為13也。以小易大14,彼15知之?王若16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孟子說:「大王也別怪老百姓以為大王是小氣。他們只看到用小的羊掉換大的牛,王這一片苦心,他們哪裏能懂得?不過,大王如果只是可憐那沒犯罪去給執行死刑的動物,那末,牛羊又有甚麼分別呢?」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17,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18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笑道:「真是呢,我那時也不懂是一種甚麼心理!但我的確不是為了牛的價值比羊的大,才想到用羊換掉牛的;怪不得老百姓要以為我小氣了。」孟子說:「不要緊的。這正是推行仁政的心理基礎呢,因為當時只看見牛怕死的樣兒而並沒看見羊。大凡君子對於禽獸,原是看見牠的生,便不忍再看牠的死;聽見牠的叫,便不忍再吃牠的肉的;所以君子總是不大進廚房的。」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王說曰:「『詩』19云:『他人有心;予忖度20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21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22,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23,而不見輿薪24。』則王許之乎?」曰:「否。」
王聽了高興地說:「《詩經》上說:『別人的心事,我會揣度得到』;這兩句簡直就是對您老先生說的了。因為本是我自己做的事,回頭一研究,自己心裏不得勁;經老先生這麼一說,便直打在我心坎裏了。不過這種心理所以和王道相合的緣故,又是怎樣呢?」孟子答道:「假使有人告訴大王說:『我的力量能夠舉起三千斤,但卻不能舉起一根羽毛;目力能夠看清秋毫的末梢,但卻看不清一車木柴。』這種話大王能相信嗎?」王說:「不。」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25?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那末,如今恩澤能夠加到禽獸身上,可是功效卻反不能達到百姓頭上,這是甚麼道理?足見一根羽毛舉不起,只是不肯用腕力罷了;一車木柴看不清,只是不肯用目力罷了;老百姓沒有受到保養,只是不肯用恩澤罷了。所以大王的不能建立王道政治,只是不肯做,並不是不能做。」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王問:「不肯做和不能做的情形有甚麼不同?」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曰:「挾太山以超北海26,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27,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8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9;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0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31然後知輕重,32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孟子答:「譬如要一個人挾着泰山跳過北海,那人告訴人說:『我不能;』這真的是不能。要一個人給長輩按摩,那人告訴人說:『我不能;』這便是不肯,並不是不能。所以大王的不能建立王道政治,並不是挾着泰山跳過北海的一類;大王的不能建立王道政治,只不過是替長輩按摩的一類。老實說,只消把侍奉自己老輩的心情去加到人家的老輩頭上,把愛護自己小輩的心情去加到人家的小輩頭上,便天下都可以握到手掌心裏了。《詩經》裏說:『先做榜樣給妻房,再到兄弟行,步步推行到家邦。』意思即是說把我這顆心讓它在我以外的人們身上起作用罷啦。所以能夠推廣恩澤,便能夠保養四海;不能夠推廣恩澤,便結果連妻室兒女都要會保養不了。古時候的人所以大大地超過現代人的地方,並沒有別的,只是善於推廣他們的行為影響罷了。如今恩澤能夠加到禽獸身上,可是功效反而不能達到百姓頭上,這是甚麼道理?稱過以後才知道輕重,量過以後才知道長短;物理都是這樣,心理尤其是這樣;還請大王考慮。……」

導賞

實行王道政治,就是孟子的政治主張,同時也可以說是儒家的政治主張。本文是因齊宣王以齊桓、晉文之事問孟子,才引出孟子一大段講王道的議論。這裏孟子所說的意思,在闡明王道推行甚易,問題只是統治者不肯做,並非不能做,藉以鼓勵齊宣王放棄霸道的幻想,而改行王道政治。
全用具體的比喻,闡發抽象的道理;先秦諸子,慣用此法,孟子尤甚。本篇目的在勸齊宣王行王道,卻先貶低桓、文的霸道,以抬高王道的價值。再說王道並不難懂,僅一點不忍之心便「足以王」。最後說王道並不難行,只是人君不肯行,而非不能行。步步進逼,明白異常,亦痛快異常。
本文雖是紀述的兩個人的對答,然而卻是一種議論文的體裁,因為孟子在提出自己的主張,使對方信服。用問答體來發揮議論的,在先秦諸子的文章中很多;孟子這類的文章,實已開了以後策士論文的先河。

作者/出處

《孟子》

《孟子》一書,有以為是孟子自撰,有以為是其門人所記,《漢書‧藝文志》列入儒家類,今存七篇。宋以後列於經部,朱熹將它與《論語》、《禮記》的〈大學〉和〈中庸〉篇合成《四書》,為之作注,從此成儒家經典。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赫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代大思想家。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處戰亂的時代,提倡「民貴君輕」,主張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諸侯所採納,於是退而講學著述。

《孟子》的文章,長於辯論,善用譬喻,氣勢磅礴,感情奔放,對後世散文有很大影響。通行注本有東漢趙歧《孟子章句》、宋孫奭《孟子注疏》、朱熹《四書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義》。

查閱次數:4029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篇選自《孟子・梁惠王篇》;以內容乃孟子和齊宣王的問答,故特標今題。對,即對答的意思。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