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結廬1在人境,而無車馬2
雖然家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沒有感受到車來人往的喧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問君何能3,心遠地自偏。
問你怎能如此脫俗呢?心緒若能遠離塵俗侵擾,自然就感覺住所偏僻寧靜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菊東籬下,悠然4見南山,
在東面的籬邊採摘菊花時,悠閒中抬頭看見南山的勝景。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黃昏時分,山間的霧氣縈繞,景色很美,飛鳥成群結伴歸林。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5欲辨已忘言6
此種生活中能活出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說清楚但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导赏

建安時代以後,很快進入了五胡亂華的東晉時代。當時的讀書人經歷了長期的亂世,感於世事變幻無常,政事上無甚可為,多醉心道家哲學,逃避現實。一些人追求物質享受,及時行樂,崇尚清談;也有一些人自鳴清高,歸隱山林。他們優遊歲月,流連山水,飲酒賦詩,感慨興歎。他們的詩作雖然比不上後來的唐詩有名,但其實唐代很多著名詩人都受到魏晉南北朝詩人的影響,李白十分推崇謝朓就是一個例子。
「田園詩人」陶淵明是東晉時代作家的表表者。很多類型的詩歌都在唐代達到頂峰,只有田園詩,唐及其後的詩人都比不上陶淵明。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也把它推到了最高峰。
陶淵明生當東晉末年,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當過大司馬,但由於不是名門望族,他不會像當時一些名士般被人看得起。不過他又不像一些逃避政治、頹廢行樂的讀書人,心裏還是有一番抱負的。陶淵明曾做過幾次小官,也輔助過桓玄,但當時政局非常混亂,有好幾次都是做了短時間便辭官不幹了,這樣進進出出官場有十多年。到了四十歲左右,他便正式歸隱田園,不再出仕了。
陶淵明的《飲酒》是組詩,共有二十首,組詩前有小序,說明自己閒居寡歡,每晚都飲酒,飲醉之後常題詠數句自娛,積累成這批飲酒詩,各詩之間並無次序關係。這裏介紹的是一般人最熟悉的第五首。
這首詩寫自己歸隱後的田園生活,卻並沒有提及「飲酒」。詩歌從自己的居所寫起,他並沒有隱居到人跡罕至的地方,而是在「人境」中建屋。既在「人境」,便會有人來人往的各項活動,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人境中似乎不會沒有車馬喧,為甚麼會這樣呢?詩的第三句忽然轉換敘事角度,以第三者的口吻好奇地追問:「問君何能爾」,然後又自己回答:只要心境遠離世俗,便好像住在偏僻的地方,不受煩囂影響了。這種描述方式頗為特別,全詩都是第一人稱,只有第三句轉為第三人稱。王安石曾讚賞這幾句:「淵明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四句,由詩人以來無此句。」
下面四句寫自己在居所的活動和所看到的景色。陶淵明是愛菊之人,這裏寫自己在東籬下採菊,不經意間仰頭便見到南山,所見黃昏山景很美,飛鳥相伴而還。這四句似順手拈來,但很有神韻,令人不期然嚮往這種生活。最後兩句總結對這種生活的感受。他處身大自然中,達到一種微妙的境界(真意),也可以說是有一種「真趣」。這種真趣是怎樣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就是莊子所講的「得意而忘言」了。這兩句有點「玄」,是當時盛行玄學的痕跡。
這首詩感情真率,格調高雅,表現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真正懂得欣賞大自然的妙趣。我們今天生活在繁忙的都市,與簡單的田園生活已相去甚遠。閱讀陶淵明的詩,讓我們學習欣賞大自然,有一種洗滌塵囂的感覺。

作者/出处

陶潜

陶潜,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三六五──四二七)。 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符亮,晋亡(四一九)后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司马,曾平定苏峻之乱。 其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家境贫困。 陶潜早年有济世之志,曾先后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 陶潜个性孤高,任彭泽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向郡督邮折腰,决心辞官归隐、躬耕自给,终身不仕。 死后友人私谥为靖节。

陶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朴素自然、平淡超脱,一洗当时诗坛华而不实、雕饰堆砌的习气。 他善于描写农事野趣和恬静闲适的生活,是后世田园诗人的楷模。 他的辞赋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可谓推崇备至。 有清陶树集注《靖节先生集》行世。

查阅次数:3361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陶淵明的《飲酒》是組詩,共有二十首,有說寫於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當時陶淵明大約五十三歲。組詩前有小序,說明自己閒居寡歡,每晚都飲酒,飲醉之後常題詠數句自娛,積累成這批飲酒詩,各詩之間並無次序關係。

蕭統〈陶淵明集序〉:「有疑陶淵明之詩,篇篇有酒。吾觀其意不在酒,亦寄酒為跡也。」這些詩都是酒後題詠,所以總題為「飲酒」。其中有明確提到酒者十一篇,有不提酒者九篇。此篇是組詩第五首,屬不提酒者,旨在描寫田園生活的恬靜閒適,是陶淵明田園詩中著名詩篇之一。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