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所欠錄音進行中,完成後補上
知章騎馬如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知章騎馬如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1
賀知章騎馬的風姿像乘船般搖晃,兩眼昏花跌入井裏照樣在井底睡一覺。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2
汝陽王李璡喝完三斗酒才上朝,路上對着運料酒的車垂涎三尺,恨不得調封為酒泉王。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3
左丞相李適之每天都花幾萬錢在酒宴上,喝酒有如鯨魚吞食河水,一杯在手,樂得連稱不妨避賢辭相。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4
美男子崔宗之喜歡舉杯以白眼遙望青天,英挺瀟灑的風姿,就像玉樹搖曳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5
蘇晉長期齋戒,經常在繡佛前參禪打坐。喝醉的時候,卻又往往逃避佛門規戒。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6
李白斗酒下肚就成詩百篇,經常醉臥在長安酒店。皇帝召見時不肯上船,醉醺醺地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7
張旭擅長草書,喝下三杯酒,就能振筆疾書,在王公權貴面前,脫帽露出秃頭,揮毫如有神助。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8
口吃的焦遂五斗酒下肚,就意氣風發高談闊論,甚至雄辯滔滔,語驚四座。

導賞

這是一首半諧謔,半寫實的詩,作品描寫了當時八個以好酒聞名的人物。這八個人都生活在開元、天寶年間,比杜甫年輩略長,為杜甫所聞所見。杜甫青年時代也曾經有「裘馬輕狂」的生活,與他們有相同的感受,所以寫起來充滿感情。這首詩大約寫在杜甫四十歲左右,當時他正在長安閒居。詩人描寫八人醉後的表現各有不同,但都有一種憤世疾俗、恃才傲物的情緒,這是杜甫所欣賞的。
查閱次數:517
資料來源:
朗讀:(粵)、(普)
|
註釋、譯文: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
|
導賞:邱鎮京、邱宜文《古典詩詞鑑賞》,文津出版社(文)、(粵)、(普)

作者/出處

杜甫

杜甫,生於唐睿宗太極元年,卒於唐代宗大曆五年(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時著名詩人。杜甫自小刻苦力學,但屢應進士試不第。於是漫遊於齊、趙、梁、宋(今山東、河北、河南)之間。唐玄宗天寶十年(七五一)四十四歲,向玄宗獻《三大禮賦》,受賞識,任右衞率府冑曹參軍。安史亂起,杜甫從長安逃到鳳翔,肅宗任為左拾遺,一年後,因為領兵戰敗的宰相房琯求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築草堂定居。嚴武薦為西川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晚年生活貧困,病逝於江、湘途中。

杜甫是唐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他身處於唐朝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其詩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民間的疾苦,後世稱為「詩史」、「詩聖」。他的詩歌,融會眾長,兼備諸體,對後世影響深遠。所作詩現存一千四百餘首,有清康熙四十二年(一七〇三)刻本仇兆鳌《杜詩詳注》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傳世。

查閱次數:6865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新唐書・李白傳》記載,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俱善飲,稱為「酒中八仙人」。杜甫這首《飲中八仙歌》是根據這一說法,以詩歌描繪這八人。

詩中提及李適之罷相後的生活。據《新唐書・李適之傳》,李適之罷相是在天寶五載(七四六)四月,故此詩應作於該年之後。當時杜甫初到長安,與汝陽王李璡有交往,曾陪他飲宴遊賞,會聽到汝陽王詩酒舊友的趣聞雅事。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5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