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所欠錄音進行中,完成後補上
楚襄王游於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颯然而至,王迺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楚襄王游於蘭臺之宮1,宋玉、景差2侍。有風颯然3而至,王迺披襟而當4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楚襄王在蘭臺宮遊憩,宋玉、景差兩人隨侍。有一陣風忽然吹來,襄王衝着風敞開了衣襟,說:「真好呵,這陣風!是我和人民所同享的嗎?」宋玉答道:「這只是大王的風哩,老百姓怎麼能跟您同享?」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於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5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於6『枳句來巢,空穴來風。』7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
襄王說:「風這東西,是天地的一種氣,颳起來普遍而通暢,不分什麼貴的賤的高的低的,它都能吹到他們身上。如今你卻以為這只是我的風,難道有什麼說法嗎?」宋玉答道:「我聽我老師說過:『巢多築在彎曲的枳樹上,風多颳進有洞的空穴裏。』這是因為它們所附託的對象不同,所以才如此的,那麼,風的性質自然也有區別了。」
王曰︰「夫風,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颺熛怒;耾耾雷聲,迴穴錯迕;蹶石伐木,捎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衝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王曰:「夫風,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8侵淫9谿谷,盛怒於土囊10之口,緣泰山之11,舞於松柏之下。飄忽淜滂12激颺熛怒13耾耾14雷聲,迴穴錯迕1516石伐木,捎殺林莽17。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18,衝孔動19眴煥粲爛20,離散轉移。
襄王問道:「那麼風最初是樣產生出來的呢?」宋玉答道:「風是在地上產生出來的,它先從青蘋的葉梢颳起,漸漸吹進河谷,經過大穴的洞口,就非常激烈了,然後沿着泰山的高陵,在松柏之下飛舞。它飛得很快,碰着東西就乒乒乓乓地響,如同發怒般激烈地振動高揚;發出轟轟的雷聲,交錯互撞地迴轉旋動;它把石頭推倒,它把樹木拔掉,芟除了地上的草莽。到它將要收煞之前,就把樹木的枝葉弄得紛亂,衝進門戶,掀動門楗;這時它把大千世界化裝得鮮明燦爛,它自己就分離四散。
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淩高城,入於深宮,邸華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蘅,概新夷,被荑楊,迴穴衝陵,蕭條眾芳。然後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帷,經於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21高城,入於深宮,22華葉而振氣;徘徊於桂椒之間,翱翔於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23,獵蕙草,離秦蘅24概新夷25被荑楊26迴穴衝陵27,蕭條眾芳。然後徜徉28中庭,北上玉堂,29於羅帷,經於洞房,迺得為大王之風也。
所以它就又憑着那股清涼矯健的勁兒,上下地飄升,飛越高大的城垣,進入深邃的宮殿,觸着花葉更提起了精神;它在桂椒之間盤桓,在急流之上翱翔,它要採芙蓉的花朶,要吸蕙草的芬芳,它披散了秦蘅,拂平了辛夷,蓋到初生的水楊的身上,這樣地迴旋衝擊,使得那些嬌花香草,都冷落寂寥。然後就到院子裏閒散地徘徊,吹上北面的華麗大廳,再經過內室,飛進了羅帳,這就可以成為大王的風。
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悽惏慄,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故其風30人狀,直憯悽惏慄31,清涼增32清清泠泠33,愈病析酲34;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
所以這種風著到人身上,簡直就會使人覺得寒涼,寒涼得打着冷噤,但是那種清和涼爽之氣,卻又能療病醒酒;使人耳目感到聰明,身體感到舒適。這就是所謂大王的雄風。」
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寃,衝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濁,揚腐餘,邪薄入甕牖,至於室廬。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35起於窮巷之間,堀堁36揚塵,勃鬱煩寃37,衝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溷38濁,揚腐餘,邪薄入甕牖39,至於室廬。
襄王說:「好呵,你說的這一套!老百姓的風是怎樣的,你也可以說說嗎?」宋玉答道:「老百姓的風,是先從僻巷裏颳出來,然後把土窟裏的灰塵掀起,鬱結在空中不散,也衝擊空孔,也敲打門戶,使得沙土瀰漫,死灰飛揚,臭的、爛的氣味都有,從斜縫裏鑽入窗戶,最後吹到屋裏。
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鬱邑,毆溫致溼,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脣為胗,得目為䁾;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鬱邑4041溫致溼,中心慘怛42生病造熱43;中脣為44,得目為45啗齰嗽獲46,死生不47。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所以這種風著到人身上,簡直就使人心煩意亂,悒鬱不歡,失去溫暖,換來寒濕,心裏不好受,寒熱相激生出病來;吹到脣上,脣就生瘡,吹到眼裏,眼就昏花;嘴眼歪斜,亂動不已,要死不能馬上死,要活卻又活不成。這就是所謂老百姓的雌風。」

導賞

本文是古文中的賦體。賦介乎詩與散文之間,有韻而不能歌唱。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有韻的散文。
本文意在諷諫,處處故用反語曲筆;風本為君民所共享,但由於君王的不知愛民,以致君王養尊處優,小民悲哀困苦,便形成兩個對比得極顯明極尖銳的不同世界。因此,雖為同樣的風,其感受卻有天壤之別。
通篇用對話說明「大王之風」與「庶人之風」的不同。首段點明兩種風之所以不同,是「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所託者」,即君與民。這段就是說因君與民不同,所以君之風與民之風亦不同。以下兩段分述「大王之風」和「庶人之風」,用詞完全對照,極強調兩者的不同。句句說的是風,實亦句句說的是人。所以君王當風,覺得涼爽舒適,喊出「快哉此風!」,但百姓當風,卻是「中心慘怛」,「死生不卒!」怎麼能使得百姓也喊出了「快哉此風!」,那就值得君王再加深思了。
查閱次數:14
資料來源:
朗讀:(粵)、(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粵)、(普)

作者/出處

宋玉

宋玉(公元前二九○?——二二○?),戰國時楚人,是後於屈原的大辭賦家。他的生平事蹟,不見正史記載;司馬遷只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裏附帶提了一筆,即「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因此後世對於宋玉的一切無從詳考。近人有從宋玉的可靠作品中,推測他的生平,說他是一個寒士,從故鄉跑到楚的京城謀職,在楚考烈王時做過小臣,但不久即失職,潦倒得很;作了《九辯》和《招魂》以後,就悒鬱以死。舊說有謂宋玉在楚威王、懷王、襄王時做過大夫,而曾師事屈原的;據新說証明都不可靠:他不但與威、懷、襄三王無君臣關係,且與屈原亦無師生關係。不過他是私淑屈原的,所作亦極力模仿屈原,而也有着像屈原懷才見忌而潦倒悲慘的身世。他在辭賦上的地位和成就,雖然遠不如屈原之崇高偉大,但後世卻拿他和屈原並稱「屈宋」。他所作的《九辯》,其中有「悲秋」一段,最為後人贊賞:唐杜甫在《詠懷古蹟》裏曾稱讚道:「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清王夫之稱之為「千秋絕唱」。

查閱次數:12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宋玉所作的辭賦,《漢書藝文志詩賦畧》著錄十六篇,但今存已不足此數。後漢王逸《楚辭章句》裏所載宋玉作品只兩篇,即《九辯》與《招魂》;梁蕭統《昭明文選》中載有五篇:《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對楚王問》;《古文苑》載有六篇:《笛賦》《大言賦》《小言賦》《諷賦》《釣賦》《舞賦》。本文《風賦》,近人劉大白因賦中以「酲」與「泠」「人」協韻,以「灰」與「餘」「廬」協韻,均與古音不合,疑為漢以後的人所偽託。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5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