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所欠錄音進行中,完成後補上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高陽之苗裔1兮,朕皇考曰伯庸2攝提貞于孟陬兮3,惟庚寅吾以降4皇覽揆余初度5兮,肇錫余以嘉名6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7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也!紛吾既有此內美兮8,又重之以脩能9扈江離與辟芷兮10紉秋蘭以為佩11汩余若將不及兮12,恐年歲之不吾與13。朝搴阰14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15。日月忽其不淹16兮,春與秋其代序17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18撫壯而棄穢兮19,何不改此度20也?乘騏驥以馳騁兮21來吾導夫先路也22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三后之純粹23兮,固眾24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25兮,豈維紉夫蕙茝26彼堯舜之耿介27兮,既遵道而得路28;何桀紂之猖披29兮,夫唯捷徑以窘步30惟夫黨人之偷樂兮31,路幽昧以險隘32。豈余身之憚殃33兮?恐皇輿之敗績34。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3536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37。余固知謇謇之為患38兮,忍而不能舍也39。指九天以為正40兮,夫唯靈脩41之故也。初既與余成言兮42,後悔遁而有他43。余既不44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45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余既滋蘭之九畹46兮,又47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48,雜杜衡與芳芷49冀枝葉之峻茂50兮,願竢時乎吾將刈51。雖萎絕其亦何傷52兮,哀眾芳之蕪穢53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擥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時俗之所服。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眾皆競進以貪婪54兮,憑不厭乎求索55羌內恕己以量人56兮,各興心57而嫉妒。忽馳騖以追逐58兮,非余心之所59。老冉冉60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61。朝飲木蘭之墜露62兮,夕餐秋菊之落63。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64兮,長顑頷65亦何傷?擥木根66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6768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69謇吾法夫前脩70兮,非時俗之所71。雖不周72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73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脩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擥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太息以掩涕74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脩姱以鞿羈75兮,謇朝誶而夕替76。既替余以蕙纕兮77又申之以擥茝78。亦余心之所79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怨靈脩之浩蕩80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81謠諑謂余以善淫82。固時俗之工巧83兮,偭規矩而改錯84。背繩墨以追曲85兮,競周容86以為度。忳鬱邑余侘傺兮87,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88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鷙鳥之不群89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90兮?夫孰異道91而相安?屈心而抑志92兮,忍尤而攘詬9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94

導賞

《離騷》全篇的結構是敘述和想像交織而成,本篇所節錄的是前一部份,敘述的成分較多。這一百零五句詩歌,主題非常明顯,就是熱愛祖國和人民,歌頌光明和美善,憎惡黑暗和醜惡。他透過現實的敘述,暴露了當時楚國政治的腐敗,說明了自己對國家的一片忠誠和偉大的抱負,也表示出對現狀的批評和不滿,而等待着報國的機會。《離騷》所以為後世推許,在文學史上發出萬丈光芒,就是由於它具有這樣正確的思想內容。
本篇首段是全篇的開頭,完全是作者的自序,說明自己的出身、生日和名字。指出遠祖和父親,表示系出名門,身家清白,並且因為生當初春正月,得到含義佳美的名字。次段用比喻來說明自己高尚的品質,怎樣地進修努力,和為祖國服務的志願。
第三段將以往堯、舜、禹、湯,文王,與桀、紂比較,以分別善惡正邪,對楚王的昏瞶,很表痛心。再敘說自己在前朝為國努力的情形,赤膽忠心,反而招致禍患,但仍願積極為祖國服務。第四段用比喻說明自己曾為國家培養人材,希望這些人材到訓練成了的時候,都能為國家效命。自己的利害得失倒沒有甚麼,只是自己一經離開,這些人的意志還未堅定,竟為群小所愚弄而變節,實在令人悲哀。
第五段說到朝廷裡一群小人鈎心鬥角,爭權奪利,自己不能同流合污,仍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向楚王進獻忠言。第六段說到人民生活的艱難,不禁嘆息流淚,但是最悲哀的是,自己有一些能使百姓過好生活的辦法,楚王都不加採納。但自己仍要供獻忠言,就是因此惹起國王的惱怒把自己殺了,也絕不後悔。
第七段痛斥楚王不考察民心的向背,只是胡作妄為,那些執政的小人們,更加任意更改辦法,專走彎路,造謠毀謗,對自己攻擊壓迫,但作者絕不向他們妥協投降。末段用比喻說明,自己和小人群無法合作。自己意志堅定,忍辱含詬,等待報國,縱然死節,身子終是清白的。
《離騷》的形式,是屈原所獨創的一種「騷體」,它對《三百篇》而言,在文學史上是一大革命。《三百篇》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是一些簡句;離騷的句子卻加長了,長短極其自由,毫無束縛,且有一些排偶複句。《三百篇》多是一些小詩,沒有長篇的;離騷卻是一篇輝煌的鉅製,共二千四百九十字,即在後世也是很少見的。
有人說《離騷》也和《三百篇》一樣,採用了民間藝術的形式,騷體可能是些楚聲楚調的民歌。一切文學藝術,最初發生在民間,這話當然不錯。不過屈原雖然採用的是民間藝術形式,他卻加了提鍊和提高的功夫,騷體由他而顯而傳,仍可以算是他創造的一種詩歌形式。這種形式給予後世的影響很大,所以都稱《離騷》為辭賦之宗。
騷體的主要特徵,是在每兩分句之間,用了一個「兮」字隔斷。《三百篇》也有些句子用「兮」,但它是一種表示語氣的虛詞。《離騷》的「兮」卻不同,它的功用不是表示語氣,因為語氣不能是句句相同的。「兮」在騷體裡是獨創的一個符號,用以顯明地分開複句的兩個分句,使讀詩的人可以讀斷,構成節奏的韻調。「兮」字雖然毫無意義;可是絕對取消不得。
《三百篇》產生在前,《離騷》當然也繼承了它的傳統。《離騷》的體裁無疑義是接近《三百篇》中的「賦體」。《離騷》一開始就從自己的世系敘起,很符合賦體的「鋪陳直敘」,不過《離騷》卻不是單純的「鋪陳直敘」,而是把濃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想像,藉故事性的敘述而抒發出來。因此,與其說它是敘事詩,倒不如說它是抒情詩來得恰當。梁啟超在《屈原研究》裡說:「有許多話講了又講,正見得纏綿悱惻,一往情深。」近代已公認它為抒情名作了。
查閱次數:56
資料來源:
朗讀:(粵)、(普)
|
註釋:《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粵)、(普)

作者/出處

屈原

屈原,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頃襄王二十二年(西元前三四三──前二七六)。名平,一名正則,號靈均,戰國時代楚國人。屈原是楚王同姓貴族,學問淵博,歷任左徒及三閭大夫等職,曾輔懷王處理國事,對內主張任用賢能,修明法度,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其後為上官大夫所讒,被懷王疏遠。頃襄王時,因令尹子蘭之忌,放逐江南。悲憤憂鬱,自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大詩人、「騷體」的始創者。著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及《漁父》等。文采絢爛,詞藻瑰奇,表達出作者憤世嫉俗和忠君愛國之情。《離騷》一篇,篇幅之長,與造詣之高,被認為是中國詩歌史上之冠。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及東方朔的作品,合稱《楚辭》,成為當時南方文學的代表。

查閱次數:5628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離騷》為屈原的主要作品,「離」是離別,「騷」是歌曲的名稱,「離騷」就是「離歌」。司馬遷解釋:「離」作「遭」解,「騷」作「憂」解,「離騷」是「遭憂」的意思。因此,《離騷》也可以說是屈原遭遇着憂患,為抒發胸中積鬱而寫的一首長詩。

《離騷》的寫作年月,無法考證得出,多數主張是屈原放逐在江南的時候作的。那時楚懷王已死,頃襄王在位,局勢非常危險,屈原回想往事,無限感慨。他痛恨楚王昏庸,任用一些小人執政,誤國殃民,不聽自己的忠告,反被放逐出來。他設想上天下地,追求理想,然而理想不能實現;他希望再回到郢都,為國家盡力,可是希望也變成失望。最後仍然不忍離開祖國,才決心投江自殺。

《離騷》全詩長三百七十三句,本篇節錄了一百零五句,是參照各種流行版本校訂的。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5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