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丑奴儿
Chou Nu Er (The Ugly Page)

书博山道中壁博山道中1
Written on a wall on the way to Boshan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年少时不知道愁是甚么,闲来喜欢登高远眺。登高远眺,为填写新词勉强说自己烦恼。
When young I never did know the taste of woe or sorrow,
Up to the top floor, I loved to go;
Up to the top floor, I loved to go---
For to compose new verses, I feigned my sorrow and woe.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今尝尽了愁苦的味道,想说却又咽了下去。怎能说清楚呢,只好叹道:「天气凉爽,秋天真好。」
Now sorrow and woe I've tasted, and the bitterness withal,
To speak, I wish, and yet I stall;
To speak, I wish, and yet I stall---
O how fair though chilly this autumn! I say, after all.

导赏

一、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他虽常闲游于博山道中,却念念不忘国家大事,因此心中非常愁闷。古人爱登高远眺,写下忧国伤时、壮志难酬之作。辛弃疾说自己年少时即使未能体会到甚么叫愁,也爱登楼作赋言愁。而如今老了,情况却相反。一个「识尽」的「尽」字,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正因为愁是这么多,这么深,反而无处可说,无从说起,也说不尽。人们的感情往往相反相成,所谓忧喜相寻,乐极生悲,处在十分复杂的矛盾转化状态中。辛弃疾忧国忧民之愁愁到了极点,又不能说,只能转向谈些无关紧要之事,比如天气。多少愁绪,多少悲凉,尽在不言中。
二、这首词抓住年少和老大两个时期对于「愁」的不同认识和感受,道出许多人都会有过的一种人生经验。使人读了,都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查阅次数:14037
資料來源:
朗读:马宝珊(粤)、王林涛(普)
|
注释、译文: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
英译:黄宏发
|
导赏: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文)、马宝珊(粤)、程广宽(普)

作者/出处

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卒于宋宁宗开禧三年(一一四〇──一二〇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生于金人占领的北方,二十二岁率两千余众,起兵抗金,任天平节度使耿京掌书记,其后南下归宋。 历任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转运副使、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龙图阁待制。 辛弃疾慷慨有大略,力主恢复中原,因此遭主和派排斥,晚年不得志,愤郁而终。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著名词人,以悲壮激烈的情感和不寻常的经历开拓了词的领域,与苏轼齐名,人称「苏、辛」。 有元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广信书院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传世。

查阅次数:5204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醜奴兒》是詞牌名,通稱《採桑子》。這首詞是辛棄疾被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他雖常閒遊於博山道中,卻念念不忘國家大事,因此心中非常愁悶。

資料來源:
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