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1,鄭武公娶于2曰武姜3,生莊公及共叔段4。莊公寤生5,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6。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7,公弗許。及莊公即位8,為之請9
起初,鄭武公娶了申國公主,就是武姜,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生的時候難產,使姜氏受了驚嚇,所以起名叫「寤生」,姜氏也因此不喜歡他。姜氏卻喜歡共叔段,想立他做國君的繼承人,屢次向鄭武公請求,武公總是不答應。到了莊公即位以後,又請求把制這個地方給共叔段。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制,巖邑10也,虢叔死焉11佗邑唯命12。」請13,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14祭仲15曰:「都,城過百16,國之害也。先王17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18;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19,非制也,君將不堪20。」
莊公說:「制這個地方極險要,當年虢叔因此送了命。要是別的地方,我都可以聽命。」於是就改請京邑,莊公給了他,叫他住在那裏,人都稱他「京城太叔」。祭仲說:「一個普通的都城超過了三百方丈,是國家的大害呀。照先王的制度,最大的都城不得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過九分之一。如今京城不合這種規定,已經違反了制度。這於國君將有不利呢!」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21?」對曰:「姜氏何22之有?不如早為之所23,無使滋蔓24!蔓,難25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26子姑27待之。」
莊公說:「姜氏要這麼辦,我怎能避免禍害?」祭仲答道:「姜氏哪裏會有滿足的那天?不如早一點想法制止他,不叫他像草那樣滋長蔓延吧。如果蔓延起來,就不好辦了;蔓草都沒法除盡,何況您那得寵的弟弟呢?」莊公說:「壞事做得多了,他自己一定會滅亡的。你等着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28公子呂29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30,臣請31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32。」公曰:「無庸33將自及34。」
接着太叔就下命令給西北兩邊境地區,也要歸他管轄。公子呂說:「一國不能有兩個國君,不知您打算怎樣?如果想把國家交給太叔,臣子那就事奉他去;如果不交給他,那麼就得除掉他,別叫人民離心。」莊公說:「不必,慢慢他自己就會闖禍。」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35,至於廩延36。子封曰:「可矣。37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38,厚將崩。」
太叔又把西北兩邊境地區收歸自己所有,並且侵佔到廩延來了。子封說:「可以了,再讓他這樣擴張下去,佔的地方多了,人民就要歸附他了。」莊公道:「像他這樣既不講君臣之義,也不顧手足之情,越佔的地方多,就越崩潰得快。」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大叔完、聚39繕甲、兵40具卒、乘41,將襲鄭。夫人將啟之42。公聞其43,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44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45,大叔出奔共。
太叔修好了城池,集合了民眾,整治了武備,編成了軍隊,就要攻擊鄭國的國都。姜氏並且準備到時開城門,作為內應。不料莊公已探聽到他攻城的日期,便道:「可以了。」於是命令子封率領戰車二百輛,去討伐京城。京城的人民叛了太叔段,段遂進入鄢。莊公便叫討伐鄢城。五月辛丑這天,太叔逃到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46,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史書上記載着說:「鄭伯在鄢戰勝了段。」──因為段自己沒有按照做弟弟的本份來做,所以不稱「弟」;兄弟交戰像是兩個國君對敵,所以叫做「克」。稱鄭莊公為「鄭伯」,是譏刺他故意縱容弟弟,而不教導他。這樣寫法,用意在彰明鄭莊公殺弟的動機,所以不說段逃亡,實在也不好這樣說呢。
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寘姜氏於城潁47,而誓之48曰:「不及黃泉49,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於是就把姜氏放逐到城潁地方,並且起誓道:「不到黃泉,不要再見面。」不久卻又後悔起來。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為潁谷封人50聞之51有獻於公52。公賜之食,食舍肉53。公問之,對曰:「小人54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55;未嘗君之56,請以57之。」公曰:「爾有母遺,58我獨無!」
潁考叔正做潁谷的地方官,他聽見此事,便向莊公進獻貢物。莊公賜他食物,他把肉留下不吃。莊公覺得奇怪,問他為甚麼不吃,他答道:「小人家有老母,她都吃過小人的食品了,只是未曾吃過君王的賞賜,請准我把肉帶回去給她嘗嘗。」莊公道:「你有母親,可以帶回東西去給她吃,然而我卻獨沒有母親!」
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59?」公語之故60,且告之悔61。對曰:「君何患焉62?若63地及泉,隧而相見64,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65:「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66。」
潁考叔道:「我不明白,您這話是甚麼意思?」莊公便把前事告訴他,並且表示自己非常後悔。潁考叔答道:「君王,這怕甚麼,如果把地掘深一點,等見到泉水,開一條隧道,母子倆就在隧道裏見面,誰還能說不對?」莊公就照他的話辦了。莊公進入隧道,歌唱道:「在這隧道裏面,多麼快活!」
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67。」遂為母子如初。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68《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69,其是之謂乎!」
姜氏走出隧道,也歌唱道:「在這隧道外面,多麼舒服!」於是便恢復了母子昔日的感情。當時有道德學問的人評論這件事說:「潁考叔這個人,真算是純孝呵。他愛他的母親,又拿這種孝心來感動莊公。《詩經》上說:『孝子不匱,永錫爾類。』不就是說的這個嗎?」

導賞

本篇敍述春秋時鄭莊公兄弟殘殺的史實。全文包括兩部分,自首段至第四段敍鄭莊公故意縱容弟惡最後加以伐滅的經過,以下敍鄭莊公絕母後又悔而迎母的經過。
首段寫鄭莊公因難產而失去母愛,其母欲立弟段,未蒙其父允許,此即母子、兄弟交惡之由。接寫莊公即位,其母為段請求地盤。制,是東虢舊城,有險可守,鄭之先祖即興於此,得之可以立國而徐圖向外擴張,這就是武姜所以為段請求制邑,莊公所以沒有答應的原因。武姜不得已,再請京邑,莊公不好再不答應,但也是因為京邑不足有為的緣故。後來從祭仲的口中,知道段在京邑已擴建城池,違反國家制度,其蓄謀不軌,已見端倪。如果此時莊公聽取祭仲意見,迅予制止,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絕不至釀成後來的大亂,但莊公卻佯為礙於母命,故示寬容。實則他是在處心積慮地想殺段而甘心的,從「多行不義必自斃」一語可知。此時段的逆跡未顯,殺他尚無藉口,徒使自己落一個不義之名,就不如等段輕舉妄動的時候,名正言順地把他置之死地了。
次段寫段逐漸霸佔西北邊區,繼續擴張,雖有公子呂兩次進諫,而莊公以為時仍未至,所謂「將自及」,所謂「厚將崩」,即是等待殺段的最佳機會。第三段寫段準備進攻首都,且武姜將為內應,莊公遂先發制人,伐京伐鄢,終使段徹底覆滅,隻身逃亡。段雖未死,但已成了叛國罪犯,是終生不能回鄭的了。
第四段是解釋《春秋》所記「鄭伯克段於鄢」一語的意義,因《左傳》本非解經的書,前人有疑此段為後世所加,並非左氏原文,而所釋理由亦極勉強,如鄭為伯爵,故稱鄭伯,卻釋為「譏失教也」,所以有些選本,多刪去此段。
第二部分共兩段,第五段敍莊公在擊敗段後,放逐其母,並與之絕。這可能是一時的氣憤,所以「既而悔之」。幸有潁考叔善為說解,為他畫策,走了走「黃泉相見」的形式,使母子如初。末段乃左氏託諸君子,對潁考叔推孝及人加以稱讚。
鄭莊公是春秋時有名的奸雄,單從他對待母親和弟弟這件史實看,可知他的手段是如何毒辣。

查閱次數:4967
資料來源:
朗讀:盧健安(粵)、程廣寬(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盧健安(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左傳》

《左傳》是一部記事詳實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西漢以後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為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丘明生平不詳。與《公羊傳》、《穀梁傳》列為《春秋》三傳。《左傳》一書,記述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情況,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文獻。《左傳》既是史學名著,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無論記言或記事,都很精簡,文中善用簡約的語句去表達人物的辭令和行為。記敍大戰役和複雜的情節,亦層次分明,結構縝密,是敍事散文中的傑作。

查閱次數:3549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左傳‧隱公元年》,版本據《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題目為後人所加。鄭,春秋時姬姓國名,初都棫林(今陝西華縣西北),鄭武公(莊公父)時始遷新鄭(今河南新鄭)。鄭伯,指鄭莊公。伯,爵位名稱,春秋時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鄭是一級的諸侯國。段,即共叔段,鄭莊公之弟。鄭莊公在鄢地打敗了共叔段。本文記述鄭莊公母子、兄弟之間的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與骨肉相殘的悲劇。作者憑具體事例去描寫人物性格:如姜氏的偏私狹隘,莊公的老謀深算和共叔段的恃寵生驕,俱刻畫入微、生動傳神,比空言褒貶,更能說服讀者。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