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乙丑歲1赴試幷州2,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3之上,累石為識4,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所作無宮商5,今改定之。
乙丑年間(泰和五年),我前往幷州應試,在路上遇到一個獵人,對我說:今早捕獲一隻雁,把牠殺了。另一隻已經逃脫的雁卻不肯離去,不斷悲鳴,竟然自行撞向地面而死。我因此買下這對雁,把牠們葬在汾水岸邊,在上堆疊石頭為記認,稱為雁丘。當時同行的人多有為此作詩,我也寫有雁丘辭。舊作沒有配合音律,現再把它修訂一番。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6。歡樂趣,離別苦,就中7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請問世間各位,情到底是甚麼東西,竟然值得以生死相報?在天南地北都比翼雙飛的大雁,共同度過了多少個冬天和夏天。在一起的時候很歡樂,要離別就很悲苦,其中就有如此癡情的男女。雁兒你應該是在說,這迷朦的萬里雲層,一座座鋪了雪的山峰,只剩自己孤單地飛度,還有誰來相伴呢。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8,荒煙依舊平楚9招魂楚些10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11。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12,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汾河岸邊一帶,當年是簫鼓齊鳴,歌樂喧天,如今卻是寂寞蕭條,平原上的樹林一片荒涼零落。死者已矣,招魂嗟嘆也沒有用,山裏的神祇也在風雨中悲啼。你們的深情上天也會嫉妒,相信不會像一般鶯兒燕子在死後只化為黃土。在千萬年之後,仍會有騷人墨客,到來訪尋你們的墓穴雁丘,狂歌痛飲,祭奠一番。

導賞

宋詞以言情著名,有不少感動人心的詞作,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家作品。但有一首詞,以往並沒有多少人注意,近五十年才為人熟悉,引以歌頌偉大的愛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誰,而它為人知曉卻不是因為詞的本身,而是因為一部小說。這是在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赤練仙子李莫愁常唱的一首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李莫愁所唱,其實是金代元好問詞《邁陂塘》的上闋。「金」是女真族在中國北方建立的國家,金人在宋欽宗時(1127年)長驅直入,擄去徽、欽二帝,逼使宋朝偏安江左,成為南宋。誰料金國的壽命比南宋更短,在1234年為蒙古所滅,比南宋早了四十五年。
元好問是金元時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他是山西人,是唐代詩人元結的後裔,生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也就是宋光宗執政時期。此時金在中國淮河以北土地上的統治已有數十年,金人已經漢化,民生也比南宋好。元好問一直在金國統治下生活,他不像辛棄疾等經歷北宋覆亡的一代,常想着驅逐胡虜,而是把金當成自己的祖國了。他在金朝中進士後為官,到中年時蒙古人聯宋滅金,他也就經歷亡國之痛,被蒙古人拘禁了一段時間。後來元統治者慕元好問之名而多次邀其出仕,都被他拒絕。金亡後二十多年,元好問始終隱居不仕,潛心編纂著述,致力保存金代的文化。
元好問本來以詩最為著名,常反映亂世中民間疾苦。由於拜金庸所賜,他這首《邁陂塘》在近年最為人熟悉。這首詞前本來有序,說明它的寫作背景,元好問稱為《雁丘詞》。
這首詞應該寫於元好問年輕時候。序中說他在太和五年(1205年)到幷州(今山西太原)赴試,在路上遇到一個捕雁的獵人,對他說:那天捕獲一隻雁,把雁殺了。怎料另有一隻已經從網中逃脫的雁,看到同伴已死,悲鳴不去,竟然自行撞向地下而死。元好問聽到此事,便把雁買下來,把牠們葬在汾水之上,用石堆疊成塚,名為「雁丘」,並以《邁陂塘》的詞牌寫了這首《雁丘詞》。從序看來,元好問是受到雁兒的感動而寫這首詞,他在詞中把雁擬人化,寫成是「生死相許」的「癡兒女」。動物尚且如此重情,更何況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邁陂塘》是較長的詞牌,雙調一百一十六字,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引用的是詞的上闋。
詞以一個問句開始,破空而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寫得淺白,但能引起人無限思緒。在這世間,究竟甚麼是情,以至不惜以生死相許?這種情不單存在人之間,在世間萬物中也可見到。作者以「天南地北雙飛客」來形容一對雁兒,說牠們本來一起飛到天南地北,共同度過多少寒暑,經歷很多歡樂的日子,一旦別離,就有無限的愁苦。作者以「癡兒女」來形容雁,當一隻被獵殺後,另一隻不忍獨生,也跟着自盡而死。為甚麼牠這麼「癡」?大概是怕從此只剩隻影,不能忍受獨自飛過萬里層雲、千山暮雪的孤清。詞既寫雁,又可引申到人,大有「雁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詞的下闋開始時寫景。作者把雁兒葬在汾水之上,這裏便寫汾水四周的景象,與上闋淺白用語不同,用了較多的典故。「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烟依舊平楚」三句化用了漢武帝的《秋風辭》。當年漢武帝渡汾河祭祀時,簫鼓喧鬧,棹歌四起,如今簫鼓聲絕,平原只有荒煙,一派蕭條。這裏寫所處的汾水之地現今荒涼寂寞,與《秋風辭》中所寫的畫面形成極大的對比。後面兩句引屈原《楚辭》,以「招魂」、「山鬼」哀悼死者。雁兒的美滿好像遭到上天的妒忌,其實一切生命,不論鶯兒燕子,最後也歸塵土。這片土地經歷千秋萬世,有很多令人感慨的故事,就留待騷人墨客來到雁丘前,狂歌痛飲,憑弔一番。
《邁陂塘》上闋主力言情,下闋較多感時。金國曾在之前受到蒙古人的襲擊,很多郡縣都被攻破,元好問一家也要逃難,他的兄弟更被殺戮,因此他對時局、對生命有一番感觸。這首詞所寫之情,突破了小兒女的旖旎柔媚,可說是秉承了蘇辛豪放派的詞風。詞中把情提升到更高一層的生死相許,更加入對歷史的感慨。它曾感動了金庸,更繼而感動了萬千讀者。

查閱次數:7119
資料來源:
朗讀:甘玉貞(粵)、白雪梅(普)
|
註釋、譯文:甘玉貞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元好問

元好問(公元一一九零——一二五七),字裕之,號遺山,金時秀容(在今山西忻縣西北)人,是金、元間的大文學家。七歲能詩,金宜宗(完顏珣)時中進士,官至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後,隱居不仕。著有《遺山集》《中州集》《壬辰雜志》等書。

查閱次數:3136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邁陂塘》,詞牌名,又名《買陂塘》、《摸魚兒》。唐教坊曲名,本為歌詠捕魚的民歌。

這首詞原寫於元好問年輕時候。序中說他在泰和五年(1205年)到幷州(今山西太原)赴試,在路上遇到一個捕雁的獵人,對他說:那天捕獲一隻雁,把雁殺了。怎料另有一隻已經從網中逃脫的雁,看到同伴已死,悲鳴不去,竟然自行撞向地下而死。元好問聽到此事,便把雁買下來,把牠們葬在汾水岸邊,用石堆疊成塚,名為「雁丘」,並寫了一首《雁丘辭》。多年後他又就《邁陂塘》的詞牌,把原作做配合音律的修訂。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