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出河津縣西郭門,西北三十里,抵龍門下;東西皆層巒危峯,橫出天漢。大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壁儼立相望。神禹疏鑿之勞,於此為大。繇東南麓,穴巖構木,浮虛駕水為棧道,盤曲而上。河津縣西郭門1,西北三十里,抵龍門下;東西皆層巒危峯,橫出天漢2大河3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壁4立相望。神禹5疏鑿之勞,於此為大。6東南麓,穴巖構木,浮虛駕水為棧道7,盤曲而上。
出了河津縣的西城門,向西北走三十里路,就到達龍門山下;東西兩面都是重疊的岡巒和險峻的山峯,橫亙着伸到天空。黃河從西北山峽中奔流出來,流到這裏,山從中間斷開,讓河水通過,兩岸峭壁齊整地相對而立。大禹疏河鑿山的功勞,在這地方表現得最為偉大。從東南山麓起,巖石上鑿了洞穴,架上木料,築有一條高出水面的棧道,盤旋曲折地上去。
瀕河有寬平地,可二三畝,多石少土。中有禹廟,宮曰「明德」,制極宏麗;進謁庭下,悚肅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負土石,突走連結,枝葉疏密交蔭,皮幹蒼勁偃蹇,形狀毅然若壯夫離立,相持不相下。瀕河有寬平地,可二三畝,多石少土。中有禹廟,宮曰「明德」,8極宏麗;進謁庭下,悚肅9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負土石,突走連結,枝葉疏密交蔭,皮幹蒼勁偃蹇10,形狀毅然若壯夫離立11,相持不相下。
靠河有寬廣平坦的一塊地,大約二三畝,石頭多,土很少。地中央有大禹的廟宇,叫做「明德宮」,形式極其宏壯富麗;走進院子裏去看了看,心存敬畏地思念着大禹的功德,待了很久的時候。院子裏很多青松和奇樹,樹根頂着土石,高出地面,縱橫盤錯地糾纏結連着,樹上的枝葉有疏有密,交互成蔭,樹皮樹幹蒼勁而高大,樣子很堅挺,有些像大力士對敵,相持不下的神氣。
宮門西南一石峯,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絕頂,頂有「臨思閣」,以風高不可木,甃甓為之。倚閣門俯視,大河奔湍,三面觸激,石峯疑若搖振;北顧巨峽,丹崖翠壁,生雲走霧,開闔晦明,倏忽萬變;宮門西南一石峯,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絕頂,頂有「臨思閣」,以風高不可木,甃甓12為之。倚閣門俯視,大河奔13,三面觸激,石峯疑若搖振;北顧巨峽,丹崖翠壁,生雲走霧,開闔晦明,倏忽萬變;
宮門西南有一石峯,伸到河心的上空,形勢極險。踏着盤路的石磴,登上石峯的絕頂,頂上有座「臨思閣」,因為山高風大,不能用木料建築,才完全用磚石堆砌的。倚着閣門望望下面,黃河裏奔騰着的急流,向三面衝擊,這石峯都彷彿給震動得搖晃起來;北面看看那巨大的山峽,赤紅的懸崖,翠綠的峭壁,冒出了岫雲,飄動着迷霧,忽而散開,忽而聚攏,忽而明亮,忽而昏暗,轉瞬之間,就有千萬次的變化;
西側連山宛宛而去;東視大山,巍然與天浮;南望洪濤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煙村霧樹,風帆浪舸,渺茫出沒,太華、潼關、雍、豫諸山,彷佛見之;蓋天下之奇觀也。西側連山宛宛14而去;東視大山15巍然與天浮16;南望洪濤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煙村霧樹,風帆浪舸,渺茫出沒,太華、潼關、雍、豫17諸山,彷佛見之;蓋天下之奇觀也。
西面看看那些連緜的山巒,宛延曲折地一路遠下去;東面看看太行山那麼高,都和天接連起來了;南面看看那驚險的洪濤,漫長的巨流,水裏的石洲和沙渚,陸上的高原和彎曲的河岸,荒村的炊烟,野林的塵霧,張起風帆在浪濤裏顛簸着的船隻,渺渺茫茫地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沒了,太華、潼關,以及陝西河南境內的那些山,都也影影綽綽地看得到;這真是天下的奇觀了。
下磴道石峯,東穿石崖,橫豎施木,憑空為樓;樓心穴板,上置井牀、轆轤,懸繘汲河。憑欄檻,涼風飄瀟,若列禦寇馭氣在空中立也。復自水樓北道,出宮後百餘步,至右谷;下視窈然。東距山,西臨河谷,南北涯相去尋尺,上橫老槎為橋,蹐步以渡。下磴道石峯,東穿石崖,橫豎施木,憑空為樓;樓心穴板,上置井牀18、轆轤,懸19汲河。憑欄檻,涼風飄瀟,若列禦寇馭氣在空中立也20。復自水樓北道,出宮後百餘步,至右谷;下視窈然21。東距山,西臨河谷,南北涯相去尋尺,上橫老22為橋,蹐步23以渡。
踏着盤路的石磴走下石峯,向東穿過石崖,那裏有一座用木頭一橫一豎憑空搭蓋的樓;樓的中央是中空的木板,上面裝置了井牀和轆轤,緜了繩索以汲取河裏的水。倚着圍欄,涼風飄然吹來,覺得好像列禦寇乘風在空中立着一樣。再從水樓向北走,離開宮後有一百多步光景,便到達一個石谷,望望下面很幽深。東邊靠着山,西邊挨着河,這石谷的南北岸相隔有八尺,上面橫着一根枯樹的枝幹當橋,用小步可以渡過去。
谷北二百舉武,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與河際。遂窮祠東,有石龕窿然若大屋,懸石參差,若人形,若鳥翼,若獸吻,若肝肺,若疣贅,若懸鼎,若編磬,若璞未鑿,若礦未爐︰其狀莫窮。懸泉滴石上,鏘然有聲。谷北二百舉24,有小祠扁曰「后土」25;北山陡起,下與河際。遂窮祠東,有石龕窿然26若大屋,懸石參差,若人形,若鳥翼,若獸吻,若肝肺,若疣贅,若懸鼎,若編磬27,若璞未鑿,若礦未28:其狀莫窮。懸泉滴石上,鏘然29有聲。
從石谷向北走上百步,有一座小祠堂,匾上題着「后土」;北面的山又高又陡,山腳就是河岸。於是便從后土祠折向東邊走去,有一隆起的石龕,像一座大屋,上面掛着許多不規則的石頭,有的像人,有的像鳥翅膀,有的像獸嘴,有的像肝肺,有的像贅瘤,有的像懸鼎,有的像編磬,有的像沒有修琢的璞玉,有的像沒有冶鍊的礦物,它們那些奇形怪狀,簡直沒法說得完。從上頭流下來的泉水,滴落在石頭上,發出鏘然的響聲。
龕下石縱橫羅列︰偃者,側者,立者;若牀,若几,若屏;可席,可憑,可倚。氣陰陰,雖甚暑,不知煩燠;但淒神寒肌,不可久處。復自槎橋道由「明德宮」左,歷石梯上。龕下石縱橫羅列:30者,側者,立者;若牀,若几,若屏;可席,可憑,可倚。氣陰陰,雖甚暑,不知煩31;但淒神寒肌,不可久處。復自槎橋道由「明德宮」左,歷石梯上。
石龕下面也縱橫羅列着很多石頭:仰臥着的,側着身子的,挺立着的;有些像牀,有些像茶几,有些像屏風;有些可以坐着的,有些可以扶着的,有些可以倚着的。空氣陰涼,雖然大暑天,也不覺得煩熱;但是待久了,心身都有點冷,所以還得離開。又從那個枯樹枝幹當橋的地方渡回去,經過「明德宮」的左邊,登上石梯,
東南山腹有道院,地勢與「臨思閣」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勝。遂自石梯下棧道,臨流觀渡,並東山而歸。東南山腹有道院32,地勢與「臨思閣」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勝。遂自石梯下棧道,臨流觀渡,33東山而歸。
便到達建築在東南山腰的道院,地勢和「臨思閣」差不多高,也可以跳望河山的風景。於是從石梯走下棧道,在河上看看渡船,然後沿着東山回來。
時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某日。同游者楊景端也。宣德元年34丙午,夏五月某日。同游者楊景端35也。
這次遊龍門,是在宣德元年丙午,夏天五月某日。同遊的伴侶是楊景端。

導賞

遊記一類的文章,雖然記敍體裁,但卻不重敍事,而在描寫風景。本文記敘遊歷龍門山的勝景,並附帶表揚大禹流河鑿山的功績;對於龍門山名勝的描摹刻畫,極具功力,是一篇堪作模範的遊記。
龍門山既是鑿山開河的地方,其形勢的奇、險,是可以想見的。所以作者就在奇、險二字上着力,極寫龍門山之奇、之險。首段開頭指出龍門山的地點,接着便按着遊踪依次順寫下去。「大河自西北山峽中來,至是,山斷河出,兩壁儼立相望」,這是一奇。「穴巖構木,浮虛駕水為棧道,盤曲而上」,這是一險。「庭多青松奇木……相持不相下」,又是一奇。「宮門西南一石峯……石峯疑若搖振」,又是一險。在絕頂上向東、西、南、北四方遠眺,看到許多地方,無一不奇,便在首段殿以「蓋天下之奇觀也」一句,正式點明龍門山的奇險。
次段仍繼續寫龍門山的奇、險:「憑空為樓」奇,「馭氣在空中立」險;「老槎為橋」奇,「蹐步以渡」險;以下描畫「其狀莫窮」的那些石頭,又無一不奇;在石龕下「淒神寒肌,不可久處」,再渡槎橋,上石梯,下棧道,又無一不險。
從本文的描寫中,我們如果說龍門山的特點可以奇險二字包括,大致是不會錯的。
末段記遊歷的時間及同遊的伴侶,是遊記中不可少的一筆。
查閱次數:840
資料來源:
朗讀:龔廣培(粵)、程廣寛(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龔廣培(粵)、白晶(普)

作者/出處

薛瑄

薛瑄(公元一三九二——一四六四),字德溫,號敬軒,明河津(今山西省的一縣)人。永樂十九年進士,擢御史,因忤宦官王振,下獄論死,旋得釋放。景帝(朱祁鈺)嗣位,召起大理寺丞。英宗(朱祁鎮)復辟,拜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參預機務。晚年致仕,卒後謚「文清」。明初理學,以他和曹端(月川)為最醇正,他治學一本程朱,以復性為主。嘗說:聖賢之道自朱子後已大明,用不着再著作,只要躬行就可以了。他又是永樂以後的文學家,詩文沖澹高秀,吐言清拔,和一般理學家的作品不同。著有《讀書錄》《從政名言》《薛文清集》等書。

查閱次數:516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龍門,山名;介於今山西河津縣西北與陝西韓城縣東北之間,有東山及西山,分跨黃河的兩岸,形如門闕。相傳大禹治水時,把黃河疏導到這裏,為此山所阻,便鑿以通流。《書經‧禹貢》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之句,注云:「韓城縣北有安國嶺(按即龍門西山)。禹鑿龍門,起於唐東受降城之東,自北而南,至此山盡。兩岸石壁峭立,大河盤束於山峽間,至此山開峯闊,豁然奔放,聲如萬雷。」此外,《水經‧河水注》及《魏土地記》均有關於龍門之記載。本文為作者與友人遊龍門所記,選自《明文在》。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