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赠白马王彪并序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1,到洛阳,任城王2。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3,后有司4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5,意毒恨之,盖以大别6在数日,是用自剖7,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彪、任城王彰与我一同到京城朝会,行迎气节之礼。到达洛阳后,任城王不幸身亡。到了七月,我与白马王返回封国。后来有官员认为二王返回藩国,沿途应不同行不同宿,我心中十分痛恨这个人。因为永别在数日之间,我便用诗文表白自己,与白马王告别,在悲愤之下写成此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8承明庐910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11,日夕过首阳12伊洛13广且深,欲14川无15;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16长。顾瞻恋城阙17引领18情内伤!
在承明庐晋见皇上,即将要返回我的原封地。清晨从帝都出发,到黄昏经过首阳山。伊水和洛水既广阔又幽深,想要渡过川流却没有桥梁。乘船越过翻涌的波涛,怨恨那东归的路途这般漫长。回头远望,眷恋洛阳的城楼,引颈纵目,心内十分悲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太谷19寥廓20,山树21苍苍。霖雨泥我涂22,流23浩纵横。中逵绝无轨24,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25我马玄以黄26
太谷关何等空旷寥阔,山间的树木青翠茂盛。连日大雨使我的路途满是泥泞,地面积水浩大纵横四溢。道路交错的地方已不能通行,只好改道而行,登上高峻的山冈。长长的斜坡直入云天,我骑的马又病倒了。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纔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27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28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29苍蝇间白黑,纔巧令亲疏30。欲还绝无31,揽辔止踟蹰32
马虽然病倒,仍可继续前进,但我的心思却缠绕着忧郁。忧郁烦恼是在想念着甚么呢?是因为亲爱的兄弟要分隔居住。原本打算结伴踏上归路,中途却变更而不能同行。鸱枭这种恶鸟在车辕前的横木鸣叫,豺狼阻挡着交通要道;苍蝇挑拨离间,颠倒黑白,谗言巧语使亲者变得疏离。想要回去京城却无路能行,手握缰绳,只能徘徊不前!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33,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34;孤兽走索群35,衔草不遑36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徘徊不前是有甚么留恋?互相思念之情是无穷无尽的。秋风吹起些微凉意,寒蝉在我的身边鸣叫。原野是多么萧条冷落,太阳在一瞬间向西藏匿。归家的鸟儿飞到高大的林木栖息,奋起振动翅膀飞翔。落单的野兽奔走着寻找失散的兽羣,口衔着蒿草也无暇进食。这些景物触动我的情怀,不禁抚着胸口深深地叹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37一往形不归38,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39!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40,年在桑榆41间,影响42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43令心悲!
叹息又有甚么用处?天命总与我的心愿相违背。无奈地思念我那同胞兄长,他已去世,形体永不会归来!他的孤魂飞回昔日的封地,灵柩则寄存在京师。尚存的人很快也会成为过去,亡没后身体自行衰朽。人的一生处在这世间,就像清晨的露水很快便消散。到了垂暮之年,光影和声音都已无法追回。看看自己并非如金石般坚固,嗟叹之间令我满心伤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4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45。何必同衾帱46,然后展殷勤47;忧思成疾疹48无乃儿女仁49仓卒骨肉情50,能不怀苦辛!
内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精神,还是放弃不要再讲述悲情。大丈夫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兄弟亲爱之情如不减退,相隔虽远,情分仍会愈来愈亲密。何必一定要同床共眠,然后才能表达亲爱之情。忧愁思念导致疾病,岂不是成为小儿女之情?仓卒间要割舍骨肉之情,怎不让人心怀愁苦和辛酸!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51。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52。变故在斯须53百年谁能持54?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55!收泪即长路,援笔56从此辞。
愁苦辛酸引起了怎样的思虑?我感到天命实在值得怀疑!向虚无飘渺的众仙祈求,赤松子把我欺骗得太久了。变故在片刻之间发生,谁能保有百岁长寿?这次离别将永无相会之日,甚么时候才可再执手言欢?但愿您爱惜身体,我们可同享高寿。收起眼泪踏上漫漫长路,执笔写下这诗,我们从此告别。

导赏

东汉末年的「建安时代」,是一个文学发达的年代,突出的人物有「三曹」和「建安七子」。其中最为有名、得到评价最高的是曹植。曹植是曹操最为欣赏的儿子,也是因为他很早已表露的文学才华。曹操所作诗歌在离他不远的魏晋时代所得评价很低,而曹植则刚好相反,在东晋时代已大受推崇。当时最有名的大文豪谢灵运就曾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这也是成语「才高八斗」的来源。
曹植诗、文、赋俱佳,作品可分为前后两期,以曹操死后曹丕登基为分水岭,而他最受推崇的作品,都是作于政治生涯转趋坎坷之后。曹操一度打算把曹植立为世子,继承爵位。可惜曹植后来在争位过程中失利,逐渐失宠,最后败给曹丕。曹丕继承爵位并篡汉自立为帝后,对一众兄弟严加防范;而曹植这个昔日争位对手,更是再三受到曹丕及其子曹睿的猜忌和迫害,在十一年间三徙封邑,六改封号。曹植虽受封为藩王,但形同囚禁,没有任何自由,而且生活困苦,常有朝不保夕之感。
《赠白马王彪》是曹植的后期代表作。诗前有序,讲述写作的缘由。在黄初四年五月,曹植和几位兄弟到京师朝会。他骁勇善战的同母兄长曹彰忽然暴毙,使他十分伤痛。相传曹彰是因曹丕的猜忌而遭毒杀,曹植当然不敢明言。归国时,他本想与异母弟白马王曹彪同行,却被曹丕派来的监国使者阻止,并一路受到监视。伤痛加上忧愤无处可诉,他只有寄托诗篇,赠予曹彪。
《赠白马王彪》共分七章,表现了曹植哀伤、忧谗、愤怒、自怜、互勉等复杂感情,互相交织。第一章共十句,写这次「会节气」结束之后启程返回封地的经过和心情。曹植从皇邑洛阳东归,要渡过伊水和洛水。河上并无桥梁,要泛舟渡河,东归之路长而艰难。此处不一定是实写,「欲济川无梁」表示前路茫茫,无路可走。「泛舟越洪涛」表示前面有惊涛骇浪,未知能否安然渡过。「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两句,写自己回望京城,无限依恋,更引起心中的伤痛。曹植的伤痛不单是因为要远离京师,更因为这次兄弟同来京师,以为可聚首一堂,谁料兄长曹彰忽然死去,他既伤骨肉永诀,心中也有极大的恐惧,不知厄运何时轮到自己。第二章共八句,描写归途中的困苦。写自己走到荒凉的山林,又遇上大雨滂沱,洪水泛滥,道路断绝,只好改道登上高山,以致人马疲累不堪。这里写路途的险阻,也隐寓自己人生路途的坎坷;马的累病亦暗示自己身心同样疲惫。
第三章共十二句,从行程的险阻转到人事的险恶,开始直接抒发内心的悲愤,进入诗的核心部分。首两句承上启下,写马病了还能勉强前行,但自己的忧愁委屈却无法摆脱。曹植的「郁纡」就是要与兄弟分离的悲痛,他本想与曹彪同行,一叙兄弟之情,但受到监国使者的阻止。他对此感到极度的愤慨,对监国使者提出强烈的抨击。他以「鸱枭」、「豺狼」、「苍蝇」比喻这种小人,更直言是这种小人「谗巧令亲疏」,在皇上面前挑拨离间,使兄弟日渐疏远,更遭逼害。最后两句写由于被离间,自觉再回到朝廷已无望,心情沮丧愤慨,只能「揽辔止踟蹰」,表现了迷茫惆怅的心情。
第四章共十二句,写自己在路上触景生情,感物伤怀。曹植在路上徘徊,为了留恋什么呢?原来是为无尽的相思之情。「相思」是指他对曹彰的悼念和对曹彪的思念。他举目四望,看到的景物都是凄凉伤感的:微凉的秋风,哀鸣的寒蝉,萧条的原野,夕阳西下,更显出自己的孤单凄凉。接着四句写众鸟奋翼归巢,孤兽寻觅群类,更引起曹植的无限伤感:归鸟有林可赴,孤兽有群可归,但自己却无路可走,无家可归,真有人不如物之感。最后他只能「抚心长太息」,因现实生活中已没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现了对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对自己朝不保夕的忧惧。曹植感到上天的安排似乎故意和自己作对。这种想法是由曹彰的暴毙引起的。他伤痛同胞兄弟突然死去而无法回归,只落得「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彰之死使曹植产生兔死狐悲的忧惧,感到自己的命运难料。死者已矣,幸存的人也难长久;人的一生只像朝露转眼就消逝了。他自觉年寿将尽,时光已不能追回;又自知不如金石长寿,只能叹息悲伤。曹植写作此诗时不过三十二岁,正值壮年,竟发出生命将尽的慨叹,这种反常的心理,是他对个人命运难以把握的反映。
第六章共十二句,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曹植在上一章表现了深沉的悲伤,他知道悲伤于身无益,于事无补,这里毅然「弃置莫复陈」,勉强振作起来,提出「丈夫志四海」以下八句豪言壮语和曹彪共勉。表示不必介意兄弟相分,只要大家彼此顾念,即使相隔万里,兄弟情分仍可日深,大家无需朝夕相见、同床共枕以互表深情。「忧思成疾疢」只是小儿女之情,并非大丈夫所为。然而,毕竟骨肉情深,曹植仍然无法按捺对同胞兄弟生离死别的悲辛。「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结句的反问,将前面的豪情壮语推翻,心中的悲痛,更显深沉。
最后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反思人生的问题,并寄语曹彪,祝愿彼此能得享长寿。曹植从极度悲痛中反思人生哲理,对天命、求仙感到怀疑。他有感突发的变故骤然而降,人生百年又谁能自保呢?接着六句是诀别之辞,曹植伤感地指出此别后会无期,叮嘱曹彪保重身体,寄望兄弟二人能共享高寿。最后收泪道别,赠诗以作纪念。
曹植在同时代诗人中可说是最杰出的。他的诗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风;另一方面又呈现了修辞丰富,文采斐然的面貌。这些特色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十分复杂,结合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各种手法,而全篇结构严谨、条理分明,读来不会有紊乱的感觉。诗歌采用了「连章体」,除第一章外,其余六章都以顶真格式层层相扣。如第二章末句是「我马玄以黄」,第三章首句是「玄黄犹能进」,第三章末句是「揽辔止踟蹰」,第四章首句是「踟蹰亦何留」。这样既可增强全篇的音节效果,更能使各章之间上递下接,加强抒情效果。诗中其余写作手法也显出了十分成熟的艺术技巧,包括第二章和第四章的借景抒情;第三章的善用比喻,以鸱枭、豺狼、苍蝇等形容所痛恨的监国使者等,都成了诗歌创作中的经典。

查阅次数:9962
資料來源:
朗读:甘玉贞(粤)、白雪莲(普)
|
注释:《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
译文:甘玉贞
|
导赏:甘玉贞(文)、甘玉贞(粤)、白雪莲(普)

作者/出处

曹植

曹植(公元一九二──二三二),字子建,三国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文帝曹丕的弟弟。聪明颖悟,十岁即能作文,甚得曹操喜爱,因此也极为曹丕忌恨,数次设计,使曹植失掉父亲的欢心。曹丕篡汉即位后,仍一再想杀害曹植,某次曾限他七步成诗,他立即作成,用煮豆燃箕来讽刺曹丕逼迫兄弟太甚,曹丕感动,没有加害,但仍百计折磨他,封为东阿王,不久改封陈王,封王即说必须住在封地却又不得过问政事,等于放逐流徙,因此忧愤得病而死。谥思,世称陈思王。曹植诗才极高,东晋大诗人谢灵运曾称赞他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他的诗,风格劲秀,辞藻富丽,音节谐婉,是中国文学史上汉诗以后、魏晋诗以前的「建安黄初诗」的代表作品,他本人更得算是古今有数的名家。着有《曹子建集》。

查阅次数:2522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创作背景

曹丕即位後,諸兄弟全封王,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與曹植同於黃初(魏文帝曹丕年號)四年(公元二二三)入朝京師洛陽,曹彰在洛陽死去,曹彪曹植不久又受催逼歸藩,路上且不許共在一處,曹植知道這些全出於曹丕的忌害,感傷兄弟的相殘,恐怕自己和曹彪也朝不保夕,將與曹彪分手,遂作此詩,以為記念。

資料來源:
《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