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後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1,到洛陽,任城王薨2。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3,後有司4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5,意毒恨之,蓋以大別6在數日,是用自剖7,與王辭焉,憤而成篇。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彪、任城王彰與我一同到京城朝會,行迎氣節之禮。到達洛陽後,任城王不幸身亡。到了七月,我與白馬王返回封國。後來有官員認為二王返回藩國,沿途應不同行不同宿,我心中十分痛恨這個人。因爲永別在數日之間,我便用詩文表白自己,與白馬王告別,在悲憤之下寫成此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謁8帝承明廬9,逝10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11,日夕過首陽12。伊洛13廣且深,欲濟14川無梁15;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16長。顧瞻戀城闕17,引領18情內傷!在承明廬晉見皇上,即將要返回我的原封地。清晨從帝都出發,到黃昏經過首陽山。伊水和洛水既廣闊又幽深,想要渡過川流卻沒有橋樑。乘船越過翻涌的波濤,怨恨那東歸的路途這般漫長。回頭遠望,眷戀洛陽的城樓,引頸縱目,心內十分悲傷。
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纔巧令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在27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28。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29,蒼蠅間白黑,纔巧令親疏30。欲還絕無蹊31,攬轡止踟躕32!馬雖然病倒,仍可繼續前進,但我的心思卻纏繞着憂鬱。憂鬱煩惱是在想念着甚麼呢?是因爲親愛的兄弟要分隔居住。原本打算結伴踏上歸路,中途卻變更而不能同行。鴟梟這種惡鳥在車轅前的橫木鳴叫,豺狼阻擋着交通要道;蒼蠅挑撥離間,顛倒黑白,讒言巧語使親者變得疏離。想要回去京城卻無路能行,手握繮繩,只能徘徊不前!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33,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34;孤獸走索群35,銜草不遑36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徘徊不前是有甚麼留戀?互相思念之情是無窮無盡的。秋風吹起些微涼意,寒蟬在我的身邊鳴叫。原野是多麼蕭條冷落,太陽在一瞬間向西藏匿。歸家的鳥兒飛到高大的林木棲息,奮起振動翅膀飛翔。落單的野獸奔走着尋找失散的獸羣,口銜着蒿草也無暇進食。這些景物觸動我的情懷,不禁撫着胸口深深地嘆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37,一往形不歸38,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39!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40,年在桑榆41間,影響42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43令心悲!嘆息又有甚麼用處?天命總與我的心願相違背。無奈地思念我那同胞兄長,他已去世,形體永不會歸來!他的孤魂飛回昔日的封地,靈柩則寄存在京師。尚存的人很快也會成為過去,亡沒後身體自行衰朽。人的一生處在這世間,就像清晨的露水很快便消散。到了垂暮之年,光影和聲音都已無法追回。看看自己並非如金石般堅固,嗟嘆之間令我滿心傷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憂思成疾疹,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44!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45。何必同衾幬46,然後展殷勤47;憂思成疾疹48,無乃兒女仁49?倉卒骨肉情50,能不懷苦辛!內心的悲傷觸動了我的精神,還是放棄不要再講述悲情。大丈夫志在四海,縱使相隔萬里也猶如比鄰。兄弟親愛之情如不減退,相隔雖遠,情分仍會愈來愈親密。何必一定要同牀共眠,然後才能表達親愛之情。憂愁思念導致疾病,豈不是成為小兒女之情?倉卒間要割捨骨肉之情,怎不讓人心懷愁苦和辛酸!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51。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52。變故在斯須53,百年誰能持54?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55!收淚即長路,援筆56從此辭。愁苦辛酸引起了怎樣的思慮?我感到天命實在值得懷疑!向虛無飄渺的衆仙祈求,赤松子把我欺騙得太久了。變故在片刻之間發生,誰能保有百歲長壽?這次離別將永無相會之日,甚麼時候才可再執手言歡?但願您愛惜身體,我們可同享高壽。收起眼淚踏上漫漫長路,執筆寫下這詩,我們從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