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贈白馬王彪並序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後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憤而成篇。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1,到洛陽,任城王2。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3,後有司4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5,意毒恨之,蓋以大別6在數日,是用自剖7,與王辭焉,憤而成篇。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彪、任城王彰與我一同到京城朝會,行迎氣節之禮。到達洛陽後,任城王不幸身亡。到了七月,我與白馬王返回封國。後來有官員認為二王返回藩國,沿途應不同行不同宿,我心中十分痛恨這個人。因爲永別在數日之間,我便用詩文表白自己,與白馬王告別,在悲憤之下寫成此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8承明廬910將歸舊疆。清晨發皇邑11,日夕過首陽12伊洛13廣且深,欲14川無15;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16長。顧瞻戀城闕17引領18情內傷!
在承明廬晉見皇上,即將要返回我的原封地。清晨從帝都出發,到黃昏經過首陽山。伊水和洛水既廣闊又幽深,想要渡過川流卻沒有橋樑。乘船越過翻涌的波濤,怨恨那東歸的路途這般漫長。回頭遠望,眷戀洛陽的城樓,引頸縱目,心內十分悲傷。
太谷何寥廓,山樹鬱蒼蒼。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修坂造雲日,我馬玄以黃。太谷19寥廓20,山樹21蒼蒼。霖雨泥我塗22,流23浩縱橫。中逵絕無軌24,改轍登高岡;修坂造雲日25我馬玄以黃26
太谷關何等空曠寥闊,山間的樹木青翠茂盛。連日大雨使我的路途滿是泥濘,地面積水浩大縱橫四溢。道路交錯的地方已不能通行,只好改道而行,登上高峻的山岡。長長的斜坡直入雲天,我騎的馬又病倒了。
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在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纔巧令親疏。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玄黃猶能進,我思鬱以紆。鬱紆將何念?親愛27離居。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28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29蒼蠅間白黑,纔巧令親疏30。欲還絕無31,攬轡止踟躕32
馬雖然病倒,仍可繼續前進,但我的心思卻纏繞着憂鬱。憂鬱煩惱是在想念着甚麼呢?是因爲親愛的兄弟要分隔居住。原本打算結伴踏上歸路,中途卻變更而不能同行。鴟梟這種惡鳥在車轅前的橫木鳴叫,豺狼阻擋着交通要道;蒼蠅挑撥離間,顛倒黑白,讒言巧語使親者變得疏離。想要回去京城卻無路能行,手握繮繩,只能徘徊不前!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33,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34;孤獸走索群35,銜草不遑36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徘徊不前是有甚麼留戀?互相思念之情是無窮無盡的。秋風吹起些微涼意,寒蟬在我的身邊鳴叫。原野是多麼蕭條冷落,太陽在一瞬間向西藏匿。歸家的鳥兒飛到高大的林木棲息,奮起振動翅膀飛翔。落單的野獸奔走着尋找失散的獸羣,口銜着蒿草也無暇進食。這些景物觸動我的情懷,不禁撫着胸口深深地嘆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奈何念同生37一往形不歸38,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39!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40,年在桑榆41間,影響42不能追。自顧非金石,咄唶43令心悲!
嘆息又有甚麼用處?天命總與我的心願相違背。無奈地思念我那同胞兄長,他已去世,形體永不會歸來!他的孤魂飛回昔日的封地,靈柩則寄存在京師。尚存的人很快也會成為過去,亡沒後身體自行衰朽。人的一生處在這世間,就像清晨的露水很快便消散。到了垂暮之年,光影和聲音都已無法追回。看看自己並非如金石般堅固,嗟嘆之間令我滿心傷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憂思成疾疹,無乃兒女仁?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44!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45。何必同衾幬46,然後展殷勤47;憂思成疾疹48無乃兒女仁49倉卒骨肉情50,能不懷苦辛!
內心的悲傷觸動了我的精神,還是放棄不要再講述悲情。大丈夫志在四海,縱使相隔萬里也猶如比鄰。兄弟親愛之情如不減退,相隔雖遠,情分仍會愈來愈親密。何必一定要同牀共眠,然後才能表達親愛之情。憂愁思念導致疾病,豈不是成為小兒女之情?倉卒間要割捨骨肉之情,怎不讓人心懷愁苦和辛酸!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辭。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51。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52。變故在斯須53百年誰能持54?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55!收淚即長路,援筆56從此辭。
愁苦辛酸引起了怎樣的思慮?我感到天命實在值得懷疑!向虛無飄渺的衆仙祈求,赤松子把我欺騙得太久了。變故在片刻之間發生,誰能保有百歲長壽?這次離別將永無相會之日,甚麼時候才可再執手言歡?但願您愛惜身體,我們可同享高壽。收起眼淚踏上漫漫長路,執筆寫下這詩,我們從此告別。

導賞

東漢末年的「建安時代」,是一個文學發達的年代,突出的人物有「三曹」和「建安七子」。其中最為有名、得到評價最高的是曹植。曹植是曹操最為欣賞的兒子,也是因為他很早已表露的文學才華。曹操所作詩歌在離他不遠的魏晉時代所得評價很低,而曹植則剛好相反,在東晉時代已大受推崇。當時最有名的大文豪謝靈運就曾說:「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這也是成語「才高八斗」的來源。
曹植詩、文、賦俱佳,作品可分為前後兩期,以曹操死後曹丕登基為分水嶺,而他最受推崇的作品,都是作於政治生涯轉趨坎坷之後。曹操一度打算把曹植立為世子,繼承爵位。可惜曹植後來在爭位過程中失利,逐漸失寵,最後敗給曹丕。曹丕繼承爵位並篡漢自立為帝後,對一眾兄弟嚴加防範;而曹植這個昔日爭位對手,更是再三受到曹丕及其子曹睿的猜忌和迫害,在十一年間三徙封邑,六改封號。曹植雖受封為藩王,但形同囚禁,沒有任何自由,而且生活困苦,常有朝不保夕之感。
《贈白馬王彪》是曹植的後期代表作。詩前有序,講述寫作的緣由。在黃初四年五月,曹植和幾位兄弟到京師朝會。他驍勇善戰的同母兄長曹彰忽然暴斃,使他十分傷痛。相傳曹彰是因曹丕的猜忌而遭毒殺,曹植當然不敢明言。歸國時,他本想與異母弟白馬王曹彪同行,卻被曹丕派來的監國使者阻止,並一路受到監視。傷痛加上憂憤無處可訴,他只有寄託詩篇,贈予曹彪。
《贈白馬王彪》共分七章,表現了曹植哀傷、憂讒、憤怒、自憐、互勉等複雜感情,互相交織。第一章共十句,寫這次「會節氣」結束之後啟程返回封地的經過和心情。曹植從皇邑洛陽東歸,要渡過伊水和洛水。河上並無橋樑,要泛舟渡河,東歸之路長而艱難。此處不一定是實寫,「欲濟川無梁」表示前路茫茫,無路可走。「汎舟越洪濤」表示前面有驚濤駭浪,未知能否安然渡過。「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兩句,寫自己回望京城,無限依戀,更引起心中的傷痛。曹植的傷痛不單是因為要遠離京師,更因為這次兄弟同來京師,以為可聚首一堂,誰料兄長曹彰忽然死去,他既傷骨肉永訣,心中也有極大的恐懼,不知厄運何時輪到自己。第二章共八句,描寫歸途中的困苦。寫自己走到荒涼的山林,又遇上大雨滂沱,洪水泛濫,道路斷絕,只好改道登上高山,以致人馬疲累不堪。這裏寫路途的險阻,也隱寓自己人生路途的坎坷;馬的累病亦暗示自己身心同樣疲憊。
第三章共十二句,從行程的險阻轉到人事的險惡,開始直接抒發內心的悲憤,進入詩的核心部分。首兩句承上啟下,寫馬病了還能勉強前行,但自己的憂愁委屈卻無法擺脫。曹植的「鬱紆」就是要與兄弟分離的悲痛,他本想與曹彪同行,一敘兄弟之情,但受到監國使者的阻止。他對此感到極度的憤慨,對監國使者提出強烈的抨擊。他以「鴟梟」、「豺狼」、「蒼蠅」比喻這種小人,更直言是這種小人「讒巧令親疏」,在皇上面前挑撥離間,使兄弟日漸疏遠,更遭逼害。最後兩句寫由於被離間,自覺再回到朝廷已無望,心情沮喪憤慨,只能「攬轡止踟躕」,表現了迷茫惆悵的心情。
第四章共十二句,寫自己在路上觸景生情,感物傷懷。曹植在路上徘徊,為了留戀甚麼呢?原來是為無盡的相思之情。「相思」是指他對曹彰的悼念和對曹彪的思念。他舉目四望,看到的景物都是淒涼傷感的:微涼的秋風,哀鳴的寒蟬,蕭條的原野,夕陽西下,更顯出自己的孤單淒涼。接着四句寫眾鳥奮翼歸巢,孤獸尋覓群類,更引起曹植的無限傷感:歸鳥有林可赴,孤獸有群可歸,但自己卻無路可走,無家可歸,真有人不如物之感。最後他只能「撫心長太息」,因現實生活中已沒有前途和希望。
第五章共十四句,表現了對曹彰暴死的哀悼和對自己朝不保夕的憂懼。曹植感到上天的安排似乎故意和自己作對。這種想法是由曹彰的暴斃引起的。他傷痛同胞兄弟突然死去而無法回歸,只落得「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曹彰之死使曹植產生兔死狐悲的憂懼,感到自己的命運難料。死者已矣,倖存的人也難長久;人的一生只像朝露轉眼就消逝了。他自覺年壽將盡,時光已不能追回;又自知不如金石長壽,只能歎息悲傷。曹植寫作此詩時不過三十二歲,正值壯年,竟發出生命將盡的慨嘆,這種反常的心理,是他對個人命運難以把握的反映。
第六章共十二句,以豪言壯語和曹彪互相慰勉。曹植在上一章表現了深沉的悲傷,他知道悲傷於身無益,於事無補,這裏毅然「棄置莫復陳」,勉強振作起來,提出「丈夫志四海」以下八句豪言壯語和曹彪共勉。表示不必介意兄弟相分,只要大家彼此顧念,即使相隔萬里,兄弟情分仍可日深,大家無需朝夕相見、同床共枕以互表深情。「憂思成疾疢」只是小兒女之情,並非大丈夫所為。然而,畢竟骨肉情深,曹植仍然無法按捺對同胞兄弟生離死別的悲辛。「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結句的反問,將前面的豪情壯語推翻,心中的悲痛,更顯深沉。
最後的第七章共十二句,反思人生的問題,並寄語曹彪,祝願彼此能得享長壽。曹植從極度悲痛中反思人生哲理,對天命、求仙感到懷疑。他有感突發的變故驟然而降,人生百年又誰能自保呢?接着六句是訣別之辭,曹植傷感地指出此別後會無期,叮囑曹彪保重身體,寄望兄弟二人能共享高壽。最後收淚道別,贈詩以作紀念。
曹植在同時代詩人中可說是最傑出的。他的詩一方面感情真摯強烈,筆力雄健,體現了「雅好慷慨」的建安詩風;另一方面又呈現了修辭豐富,文采斐然的面貌。這些特色在《贈白馬王彪》一詩中最能表現。詩中表現的思想感情十分複雜,結合了敘事、描寫、抒情、議論各種手法,而全篇結構嚴謹、條理分明,讀來不會有紊亂的感覺。詩歌採用了「連章體」,除第一章外,其餘六章都以頂真格式層層相扣。如第二章末句是「我馬玄以黃」,第三章首句是「玄黃猶能進」,第三章末句是「攬轡止踟躕」,第四章首句是「踟躕亦何留」。這樣既可增強全篇的音節效果,更能使各章之間上遞下接,加強抒情效果。詩中其餘寫作手法也顯出了十分成熟的藝術技巧,包括第二章和第四章的借景抒情;第三章的善用比喻,以鴟梟、豺狼、蒼蠅等形容所痛恨的監國使者等,都成了詩歌創作中的經典。

查閱次數:10747
資料來源:
朗讀: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
註釋:《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譯文:甘玉貞
|
導賞:甘玉貞(文)、甘玉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曹植

曹植(公元一九二──二三二),字子建,三國魏武帝曹操的第三子,文帝曹丕的弟弟。聰明穎悟,十歲即能作文,甚得曹操喜愛,因此也極為曹丕忌恨,數次設計,使曹植失掉父親的歡心。曹丕篡漢即位後,仍一再想殺害曹植,某次曾限他七步成詩,他立即作成,用煮豆燃箕來諷刺曹丕逼迫兄弟太甚,曹丕感動,沒有加害,但仍百計折磨他,封為東阿王,不久改封陳王,封王即說必須住在封地卻又不得過問政事,等於放逐流徙,因此憂憤得病而死。謚思,世稱陳思王。曹植詩才極高,東晉大詩人謝靈運曾稱讚他說: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他的詩,風格勁秀,辭藻富麗,音節諧婉,是中國文學史上漢詩以後、魏晉詩以前的「建安黃初詩」的代表作品,他本人更得算是古今有數的名家。著有《曹子建集》。

查閱次數:2766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曹丕即位後,諸兄弟全封王,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與曹植同於黃初(魏文帝曹丕年號)四年(公元二二三)入朝京師洛陽,曹彰在洛陽死去,曹彪曹植不久又受催逼歸藩,路上且不許共在一處,曹植知道這些全出於曹丕的忌害,感傷兄弟的相殘,恐怕自己和曹彪也朝不保夕,將與曹彪分手,遂作此詩,以為記念。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