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乘舟將欲1行,忽聞岸上踏歌2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導賞

這首詩寫汪倫為李白送行的熱鬧場面,表達了兩人之間的友誼。
李白遊罷桃花潭,登船正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人聲喧鬧,只見汪倫正帶領村民們手拉着手,雙腳踏地,高聲唱起「踏歌」來送行。此情此景,使李白感動不已:縱然桃花潭水深千尺,哪裏及得上汪倫對自己的深厚情誼呢!
前兩句敘事,寫李白登舟即將起行的情景:船快要開了,「忽聞岸上踏歌聲」。透過熱鬧奔放的「踏歌聲」,我們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村民們的熱情。後兩句抒情,第三句先用誇張手法極言桃花潭水之深以作鋪墊,然後在第四句直接指出汪倫的情誼比千尺潭水還要深;「不及」二字,把詩意推進一層。在這首詩,「水」字像一根無形的絲線貫穿全篇,開頭兩句的「舟」、「岸」兩字已使人聯想到水,第三句直接寫「桃花潭水」,結句點明情比水深。
本詩感情真摯,語言淺白。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善於信手就地取材,寫「踏歌聲」,寫「桃花潭水」,以展現淳樸的民風鄉情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使詩歌洋溢濃郁的鄉土氣息。

查閱次數:4693
資料來源:
朗讀:《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文)、李婉華(粵)

作者/出處

李白

李白,生於唐武后聖曆二年,卒於唐肅宗寶應元年(六九九──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今甘肅天水),幼年隨父遷居四川青蓮鄉,泛閱百家雜著,遍踏名山大川。唐玄宗天寶(七四二──七五五)初,李白入京,賀知章驚為「天上謫仙人」,薦於玄宗,詔為翰林供奉。李白雖有治國抱負,但為人放浪不羈,為宦官高力士所讒,失意離京。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安史亂起,玄宗子永王璘起兵,李白被聘為府僚。後肅宗即位靈武,永王兵敗被殺,李白繫獄尋陽,得郭子儀棄官以贖,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依族叔當塗令李陽冰,六十二歲病逝於當塗。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俊逸豪宕,尤長於樂府歌行。李白作詩信口而成,直抒胸臆,沒有彫琢痕跡,世稱「詩仙」,與「詩聖」杜甫齊名。有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吳縣繆芑重刊《李太白集》三十卷行世。

查閱次數:10830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李白前往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遊覽,當地村民汪倫以美酒款待,臨走時李白寫下這首詩相贈。

傳說汪倫非常仰慕李白,當他聽說李白漫遊到了秋浦,便很想請他到自己的家鄉桃花潭遊玩,但又怕他不來,於是寫信給李白,說家鄉有「萬家酒樓」、「千尺桃花」。待李白到了汪倫的家鄉,才發覺汪倫跟他開了一個玩笑。「汪」(普:[wāng])諧音「萬」(普:[wàn]),所謂「萬家酒樓」,實際上只是一間「汪家酒樓」;而「千尺桃花」指的卻是據說水深千尺的桃花潭。李白聽了汪倫的解釋後,哈哈大笑,留下來和汪倫相處了一段很愉快的日子,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資料來源:
《積累與感興——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