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字諭紀鴻兒︰家中之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望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字諭1紀鴻兒:家中之來2者,多稱爾舉止大方3,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望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4。勤儉自5,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6,此君子也。
紀鴻兒:從家裏到軍營來的人,大都稱讚你的舉動很大方,我因此得到一點安慰。人們大都希望子孫將來能做大官,我不這樣希望,只願能夠成為讀書明理、極有修養的人。自己能勤能儉,習勞習苦,既可以享受安樂,也可以忍受窮困,這就是極有修養的人。
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我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7,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8。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我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9。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
我為國家服務已有二十年,可是從來不敢稍微染上一點做官的習氣,無論飲食、起居,都仍然謹守着清寒的家風。極節儉也行,稍富裕一點也行,太富裕了我是不敢的。大凡做官的人家,從節儉進到奢華容易,從奢華返回節儉就難了。你的年紀還小,最要緊的是不可以貪愛奢華,也不可以養成懶惰的習慣。
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
無論家業大小,無論士農工商,凡能勤苦儉約的,沒有不興盛的;凡是驕奢倦怠的,沒有不敗落的。
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高曾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爾之所知也。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高曾祖考10以來相傳之家風。吾父吾叔皆黎明11即起,爾之所知也。
你讀書寫字,千萬不可間斷。每天早晨要早起,不要墜落了從高曾祖考以來相傳的家風。我的父親、我的叔叔都是天一亮就起來,這是你所知道的。
凡富貴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學作聖賢,全由自己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凡富貴功名12,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13;惟學作聖賢14,全由自己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15。吾有志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16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17,言不妄發,則入18之基也。
大凡世上的富貴功名,都有一定,一半是人力能做的,另一半是人力不能做到、自己作不了主的;只有學着做聖賢,卻是完全由自己作主,和所謂天命毫無干涉。我有學着做聖賢的志向,只是年青時修養的工夫不夠,到現在還不免偶然說句玩笑的話、做出胡鬧的事來。你應該舉動端正莊重,話不可妄說,那便是能使修養進步的基本工夫。

導賞

本文是一封家書。作者教訓子弟注意修養工夫,由勤勞、節儉、用功、早起、謹言、慎行等處入手,學作聖賢,勉為讀書明理的君子。
寫信,特別是父親給兒子寫信,和寫別的文章不同;原因是只給兒子一個人看,用不着講求甚麼篇章結構,也不要甚麼富麗辭藻。不過要想使兒子接受父親的教訓,也得說出使兒子能夠心悅誠服的道理;在用詞用語上,更得要像閒話家常時那樣的親切有味。
第一段開頭幾句是對兒子的稱讚,意在使兒子保持住他的「舉止大方」。兒子知道自己的「舉止大方」,已得到父親的稱許,自然喜歡,也自然要保持住這一優點。接着提出了對於兒子與人不同的希望——「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並對「君子」一詞加以解釋。兒子既然知道自己的「舉止大方」已使父親得到安慰,今後再使父親能得安慰的,便是要遵照父親的指示——「勤儉自持,習勞習苦」,以求成為讀書明理的君子,不使父親失望了。
第二段是教導兒子能勤能儉,主要在「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兩句。但一開頭先說二十年來自己的「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作為兒子的一個榜樣;接着指出做官人家必須儉而不能奢的道理,使兒子進一步尋思到將來的問題;下面又提到勤儉和奢惰兩種不同的後果——一興一敗,使兒子知所警惕。這樣,兒子對於勤儉的教訓,便自然極容易信服接受。
第三段完全從「勤」字引伸出來:要勤,讀書寫字便不可間斷;要勤,天天便要早起。
第四段就首段的意思再加以引伸。所謂不希望子孫做大官,也就是不希望子孫妄求富貴功名;所謂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也就是學作聖賢。這裏主要在指出前者不能完全由自己作主,也就是說做大官或求富貴功名,並不一定可能;後者卻是能完全由自己作主,也就是說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或學作聖賢,是一定可能的。既然「希望」在此而不在彼,「可能」亦在此而不在彼;兒子便可以知所選擇而有勇氣從事了。接着說明自己的缺點,使兒子不要再蹈覆轍。最後仍提到舉止端莊的話,意在使兒子保持住已具有的優點。這裏的「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可以解釋為「謹言慎行」,的確是青年人修養的初步工夫。
這封書信,雖然是曾國藩寫給他的兒子的,但我們現在也能從裏面吸取許多寶貴的教訓。

查閱次數:1667
資料來源:
朗讀:(粵)、程廣寛(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曾國藩

曾國藩(公元一八一一——一八七二)字伯涵,號滌生,清湖南湘鄉人。道光十八年進士,任吏部侍郎。因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為清同治中興第一功臣;後官至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卒謚「文正」。清朝自道光以後,官場社會都趨腐化,曾氏倡行公忠誠樸來統率部屬,風氣為之一變;當時的名臣賢士及文人,如左宗棠、李鴻章、薛福成、吳汝綸等,都出自他的幕下門下。他的學問博探經子百家,破除漢學宋學的門戶之見,聚義理、考據、詞章三者於一身,但中心思想,仍在孔孟程朱的儒學,為近世自王陽明而後的第一大儒;他的日記、家書等論修養的著作,今日仍為世人傳誦。在文學上,他是桐城派文章的發揚光大者。著有詩文集、奏議、尺牘、家書、家訓、日記,纂有《經史百家雜鈔》《十八家詩鈔》等,有《曾文正公全集》。

查閱次數:557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創作背景

這是作者寫給他的次子紀鴻的一封家書。曾紀鴻,字栗誠,年少好學,最精代數。作者於同治年間去世後,紀鴻得賞給舉人,後於光緒初年早卒。他曾用「格列高里級數」(Gregory’s Series)求圓周率的值到百位,著有《對數詳解》《圓率考真圖解》。寫這封信時,作者正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紀鴻在故鄉讀書。諭,曉諭、指示的意思。書信的內容,主要是有關讀書與做人的教訓。選自《曾文正公家書》。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