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幷國二十,遂霸西戎。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1求士,西取由余於戎2,東得百里奚於宛3,迎蹇叔4於宋,來丕豹、公孫支5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幷國二十6,遂霸西戎7。我聽說朝中的官吏,商議着要驅逐那些在秦國作客的人。我個人以為這是不對的。從前穆公訪求賢士,曾從戎國聘請由余,在宛地得到百里奚,到宋國去迎接蹇叔,從晉國請來丕豹和公孫支。這五個人,都不是在秦國出生的,可是穆公用了他們,就吞併了二十個國家,在西戎做了霸主。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幷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孝公用商鞅之法8,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9;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10,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惠王用張儀之計11,拔三川之地,西幷巴蜀12,北收上郡13,南取漢中14,包九夷,制鄢郢15,東據成皋16之險,割膏腴之壤17;孝公採用了商鞅的法令,改變風俗,人民因此富庶,國家也因此强盛。百姓都很樂意供國家使用,諸侯也都親來歸服。和楚魏兩國作戰,俘獲了他們的軍隊,擴充了千里的領土,國家直到現在還這樣强盛。惠王用了張儀的計策,攻克了三川的地方,在西面滅亡了巴蜀兩國,北面取得上郡,南面拿到漢中,包圍了九夷,控制了鄢郢,東面佔領了成皋的要衝,割據了肥美的土地,
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遂散六國之從18,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廢穰侯,逐華陽19,彊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20,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彊大之名也。就此拆散了六國的合縱聯盟,使他們西來侍秦國,直到如今,功績還在。昭王得到了范雎,廢除了穰侯,驅逐了華陽,加强了公室的威權,杜絕了私人的勢力,蠶食各國諸侯,成就了秦國的帝業。這四位君主,都是靠了客卿的功勞。從這裏來看,客卿有什麼對不住秦國的事呢?如果這四位君主,當時對於這些外國人士拒而不納,不肯重用他們,秦國就沒有富利的實際,也沒有强大的威名了。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1,有隨和之寶22,垂明月之珠23,服太阿之劍24,乘纖離25之馬,建翠鳳26之旗,樹靈鼉27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28之,何也?現在君主得到昆山的美玉,有了隨和的珍寶,掛着明月的寶珠,佩帶太阿的名劍,騎着纖離的駿馬,豎起翠鳳的旗子,製了靈器的皮鼓,這幾種寶物,沒有一件是產生在秦國的,可是君王又為什麼喜歡它們呢?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衞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29不飾朝廷,犀象之器30不為玩好,鄭衞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31,江南32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33不為采。如果必須是秦國出產的東西然後可用,那麼,夜光的寶玉不能裝飾在朝廷上,犀角象牙製造的東西不能用以娛樂,鄭衛兩國的美女不能存留在後宮,而駃騠的駿馬也不能飼養在馬棚裏,江南的金錫也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也不能作五彩的顏色了。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所以飾後宮、充下陳34、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35之簪、傅璣之珥36,阿縞37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38不立於側也。所有裝飾後宮的,作姬妾的,賞心樂意的,悅耳娛目的,都必須是秦國的出產才可用;那麼,宛珠做的簪子,飾着珠璣的耳環,阿地出產的綢衣,各種錦繡的裝飾,便不會進呈到君主的面前;並且那些時髦風雅、嬌豔窈窕的趙國美女,也不會來陪伴君王了。
夫擊甕叩缻,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衞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缻而就鄭衞,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夫擊甕叩缻39,彈箏搏髀40,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衞桑間41,昭虞武象42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缻而就鄭衞,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那擊着甕,敲着瓦盆,彈着箏,拍着大腿,嗚嗚呼叫着唱歌,用以悅耳娛目的,才真是秦國的聲音呢。至於鄭衞桑間和「昭虞」「武象」的歌曲,却都是別國的音樂呢。現在不再聲甕而欣賞鄭衞的音樂,不再彈箏而採取昭虞的歌曲,這樣的舉動又是什麼道理呢?也無非是為了使心神愉快,和美觀罷了。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43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現在對於用人可就兩樣了。不問可否,也不論曲直,只要不在秦國出生的就離開,凡是外國人士就要驅逐出境。這樣一來,所看重的聲色珠玉,所輕視的却是人民,這就不是統治天下,使諸侯歸服的辦法了。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則士勇44。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45,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46之所以無敵也。我聽說土地廣袤的,糧產就豐富;國家龐大的,人民就眾多;軍隊強盛的,戰士就勇敢。泰山不排斥泥土,所以能這樣高大;河海不剔出小溪流,所以能這樣淵深;做君王的不遺棄百姓,才能顯明他的德行。所以土地沒有區域的差別,人民沒有國籍的限制,四時的節候充實美滿,鬼神也要降福到人間,這就是以前五帝三王所以無敵於天下的道理。
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今乃棄黔首47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48寇兵而齎盜糧者也。現在拋棄了百姓,去資助敵國;驅逐了客卿去替諸侯立功,使天下有才能的人都退縮不敢西來,裹足不進秦國;這就是所說的「借兵給寇,送糧給盜」了。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物品雖不是秦國出產的,可是寶貴的很多,才能的人士雖不是秦國出生,可是願意效忠的很多,現在驅逐客卿去資助敵國,人民受了損害,仇敵卻得到利益,國內既缺乏人才,外面又結怨諸侯,要使國家沒有危險,是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