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孟武伯問孝。孟武伯1問孝。
孟武伯問怎樣才是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第二)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第二)
先生說:「父母,只有做兒女的招扶不到,讓他們病倒了,才真夠憂慮的啦。」(「為政」第二)
子游問孝。子游2問孝。
子游問怎樣才是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3;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第二)
先生說:「現在一班講孝的人,只是所謂能夠供養罷啦;實際說來,狗兒馬兒也都能夠有供養;如果沒愛敬的誠意,試問兩者之間還有甚麼分別?」(「為政」第三)
子夏問孝。子夏4問孝。
子夏問怎樣才是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第二)子曰:「色難5。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6先生饌7曾是8以為孝乎?」(「為政」第二)
先生說:「還是辭色之間表現的方式困難。比如說,有事情,小輩給他們効勞;有酒飯,儘老輩吃喝;這樣何曾便算是孝呢?」(「為政」第二)
孟懿子問孝。孟懿子9問孝。
孟懿子問怎樣才是孝。
子曰︰「毋違?」子曰:「毋違10?」
先生說:「別違背了禮。」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毋違』。」樊遲御11,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毋違』。」
一天,樊遲駕車,先生告訴他說:「孟孫問我怎樣才是孝;我答覆說:『別違背了禮』。」
樊遲曰︰「何謂也?」樊遲曰:「何謂也?」
攀遲說:「這是甚麼意思?」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第二)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第二)
先生說:「生前,合禮地奉養他們;死後,合體地埋葬他們,合禮地祭祀他們。」(「為政」第二)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宰我12問三年之喪:「13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14,新穀既15鑽燧改火16,期可已矣。」
宰我問三年的喪制,說:「一個周年已經夠久了!一個有政治地位的人物,三年不去過問禮,禮制必然敗壞;三年不去過問樂,樂制必然崩潰。老實講,舊穀已經吃完,新穀子已經登場;鑽火的木質也已經改過幾種;一周年的時間可以足夠的了。」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17安乎?」
先生說:「吃着大米,穿着錦繡,在你覺得心安嗎?」
曰︰「安。」曰:「安。」
說:「心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18,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你心安,便那麼幹去吧!一般地說、一個有政治地位的人物,在居喪期間,是吃好菜不覺得可口,聽音樂不覺得快樂,獃在家裏不覺得安逸的;所以並不那麼幹的。現在你既然心安,便那麼幹去吧!」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第十七)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第十七)
宰我出去了,先生說:「予真不仁道啊!孩子總得出世了三年,然後才開始能夠脫離父母的懷抱。所以一般地說,三年的喪制,乃是天下通行的喪制。予的心裏對他父母也有三年愛慕的情愫存在着嗎?」(「陽貨」第十七)

導賞

本文分五節:
第一節是孔子答覆孟武伯對「孝」的問題;就心境上講,意思是孝必須要能體察父母的心情。
第二節是孔子對子游問孝的答覆,指出孝不是一個外在的生活關係的問題,而是心念上的問題;「養」與「敬」即分別指這兩面;強調孝能否成為一德性,全看心念上的「敬」而定。
第三節是孔子對子夏問孝的答覆,強調合禮的態度,這也和對子游所說的「敬」,是同樣意思;不過態度是心念的產物,因此這裏從「色難」來說,可算是較具體較直接的說法。
第四節記載孔子答孟懿子的話,和後來孔子與樊遲的談話。一切道德皆是對一種「本分」的實踐;而實踐本分的客觀秩序就是禮。孝在特殊內容上,是對於血緣尊親的道德;就它是一道德說(將特殊內容劃開不論),它當然也是在禮中的實踐。孔子這一段話,就緊扣着禮講孝。因此可以說,這裏強調的是一般性問題。倘若我們明「義」、「禮」、「理」、「分」等觀念彼此不可分割,則我們就可以知道這種理論上的界限。
第五節是孔子與宰予的對話。開始時討論「三年之喪」的禮制;宰予認為只有一年就夠了。孔子便就着人在嬰兒時代至少要父母抱三年的道理,來說明何以居喪應該有三年。意思是,父母死後,子女應有三年的懷念:在懷念中便不能過常人的生活。但宰予不以為然。因此這段記載也可說是師生間的辯論,與前幾節不同。

查閱次數:5273
資料來源:
朗讀:馮倩雯(粵)、程廣寛(普)
|
註釋、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馮倩雯(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由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所輯錄,據《漢書・藝文志》所說,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孔子的言行學說都收在其中,共二十篇。

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的創始者。曾做過魯國司寇,其後周遊列國,宣揚「仁政」。晚年編訂《春秋》,整理《詩》、《書》、《易》、《禮》等古代文獻。是春秋時代的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論語》的內容,包括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和品德修養等各方面。文字簡明易曉,是語錄體的典範。其中很多名句,成為後世的格言和成語,對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語言有重大的影響。《論語》通行本有魏何晏《論語集解》、宋邢昺《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和清劉寶楠《論語正義》。

查閱次數:5637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篇共五則,皆從《論語》中選出,以其內容皆為論孝,故標今題。孔子自己說,他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見《論語・述而》篇)的,所以他一生未曾自己著書。後人能知道他的思想言行,研究他的學說,討論他的人格,全賴一部《論語》。這書內容包括:一、孔子答覆學生和時人所提出的問題;二、學生們彼此就記憶所及記錄下來的孔子平日的話。這兩種材料,孔子死後,經過學生討論認為確是孔子的話,才始編定,所以叫做「論語」。

資料來源:
《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