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3。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4,皆有怵惕惻隱之心5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6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7非惡其聲而然也8
孟子說:「人類生來都具有不忍害人的天性。從前聖智的君王正因為具有不忍害人的天性,這便才能有不忍害人的政治。根據不忍害人的天性,實踐不忍害人的政冶,治理天下可以說容易得像轉動在自己的手掌上一般。「所以說人一生下來都具有不忍害人的天性的原因,這只消看,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見一個才學走路的孩子快要掉下井去,誰也都會激發一種失驚激動和悲憫同情的感情的;但這顯然並不是想藉此結交這孩子的父母,也不是想藉此在親族朋友面前做名譽,更不是恐怕自己將會有不仁的名譽才這樣的。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9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10四端也,猶其有四體11也。
「從這裏看來,沒有悲憫同情的天性,是沒有資格做人的;沒有知羞識恥的天性,是沒有資格做人的;沒有客氣謙讓的天性,是沒有資格做人的;沒有是非公道的天性,是沒有資格做人的。「悲憫同情的天性,就是仁的基礎;知羞識恥的天性,就是義的基礎;客氣謙讓的天性,就是禮的基礎;是非公道的天性,就是智的基礎。「人的天性裏面有這四種基礎,猶如他們生理結構上有着手足四肢一般。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12者,自賊13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14,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15泉之始達16苟能17充之,足以保四海18;苟不充之,不足以19父母。」
有這四種基礎而自己還說自己不夠為善的條件的,簡直是自己毀滅自己的行為;說他們的君上不夠為善的條件的,簡直是毀滅他們的君上的行為,隨便甚麼人如果知道本身都具有這四種基礎,都能覺悟而去發揮擴充它們,便效果必然會像火焰開始燃燒似地猛烈,水源開始暢通似地奔流的;如果政治領袖真能夠去發揮擴充它們,便足以保持天下的安全;如果一點不能發揮擴充它們,便恐怕連自己的父母也侍奉不好。

導賞

全文分為五節;第一節特別專提出一「不忍人之心」,來點破人之道德自覺。平常我們每每對某些對我們自己並無害處的事,仍然覺得「不應該有」;對某些事覺得「應該有」,而並非只就自己利害來說這個「應該或不應該」。這就透現出人有一種普遍價值的自覺。「不忍人之心」使人要反對一些事,而因之也必定要堅持地贊成或主張一些事。這是就其一般性講。若是專就「不忍人之心」的特殊內容講,就直通到我們對別人的痛苦災禍的「無私的悲憫」和救人助人的要求。根據這個要求而處理公共事務(就是政治事務),就有「不忍人之政」;這種「不忍人之政」既然以那種無私的「不認人之心」作根據,在內容上必可以正當。所以孟子說「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意思是,這樣為政可以破除一切私意的障得,不費力便能致治。
第二節舉例說明「不忍人之心」;人見孺子將入於井,便覺得不安,想救起這個孩子。這時他可以是只有一個「應該不應該」的自覺;不為討好,不為求名,也不為孩子入井使他感覺上不舒服。這裏的例子,只是就「可以有」講。人只為覺得孩子入井是「不好的」,而不計其他;這是「可以有」的心情。孟子便就此來點明人能追尋一不關利害的「好」或者價值。當然並不是說,凡人想救將入井的孩子時,必然不會有利害打算。但為利害打算而做某些事,那就屬於另一類事實,與這裏的例子無干了。
第三四節,再推進一步,由人的「不忍人之心」的特殊內容看,可以通到「仁」的德性;與此相類,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都和「不忍人之心」相似,是出於一種「應該不應該」的自覺的,因此,孟子先說這是「人」之所以為「人」者。因為自覺的「人」必有這種「應該不應該」的自覺──它表現在以上所舉的四面。倘若沒有,就是人的價值自覺自己湮沒自己,就不成為「人」。然後分別地指出,這四種在我們生活中隨時發生作用,隨時顯出的心情(自覺),就透露出四種德性的基礎。這是「四端說」的正文。話雖簡單,卻牽涉哲學上許多大問題;因此,這段話代表中國哲學史上一大關鍵。
最後,第五節再推進到德性的成長問題。因為僅僅肯定「人有某些價值自覺」,還不能說明人生過程;人生下來充滿動物性,自覺心漸漸豁現,價值自覺就展開,人順此自覺便成就德性,因此,這裏永遠有一個努力向上的歷程。這個歷程的具體內容,就是自覺心擴大充實本有的價值自覺。例如,在做一件事時,自覺地去依理而行,不將自己的利害作為決定事情的尺度,這就是在實踐中實現價值,多做這樣一步,德性就成長一分;價值自覺就展開一分。這是人生的踏實工夫所在。偉大人格就由此長成。而根本上只是一個擴充價值自覺的努力。
因為價值自覺(應該不應該的自覺)是自覺心中本來就有的,所以不能夠「自謂不能」或「謂其君不能」;又因為價值自覺是展開還是萎縮,完全是自覺的意志的努力問題,所以不是外界條件所能限制。這就是哲學上所說的「主體自由」了。「火」與「泉」的譬喻,就是描寫這種擴大歷程的。
還有一點,應該提到,就是孟子的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是連為一體的,所以這裏說到「君」和「保四海」。這表現儒家的重德精神。

查閱次數:20191
資料來源:
朗讀:錢景亮(粤)、程廣寛(普)
|
註釋:《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文)、馮倩雯(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孟子》

《孟子》一書,有以為是孟子自撰,有以為是其門人所記,《漢書‧藝文志》列入儒家類,今存七篇。宋以後列於經部,朱熹將它與《論語》、《禮記》的〈大學〉和〈中庸〉篇合成《四書》,為之作注,從此成儒家經典。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赫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代大思想家。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處戰亂的時代,提倡「民貴君輕」,主張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諸侯所採納,於是退而講學著述。

《孟子》的文章,長於辯論,善用譬喻,氣勢磅礴,感情奔放,對後世散文有很大影響。通行注本有東漢趙歧《孟子章句》、宋孫奭《孟子注疏》、朱熹《四書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義》。

查閱次數:5017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本篇選自《孟子‧公孫丑上》第六章,版本據《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現題為編者所加。

《論四端》中的四端,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人類向善的本能。孟子以此四端作為「性善說」的基礎。由此發展,可體現仁、義、禮、智四種德性。儒家所謂「仁政」,便是以四端為基本。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