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子曰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2,不可以长处乐3仁者安仁4知者利仁5。」(《里仁》第四)
先生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居处穷困的,也不可以永远居处安乐的。只有仁人才能安于仁道,智者才懂仁道的好处。」(《里仁》(第四)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第四)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6。」(《里仁》第四)
先生说:「只有仁人的大公无私,才真能够爱人,也才真能够恨人。」(《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7;不以其8得之,不处9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10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1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2造次必于是13颠沛14必于是。」(《里仁》第四)
先生说:「富有和权势,是人们所喜爱的;但不当取得而竟取得,是不屑要的。贫穷和微贱,是人们所讨厌的;但不当取得而竟取得,是不轻丢的。一个有地位的人而丧失了仁德,还凭什么成名!一个有地位的人,即使在吃顿饭的短时候间内也不会放下仁德实践的意图的;在突发事件的袭击下必然保持这精神,在颠沛流离的磨折下也必然保持这精神。」(《里仁》第四)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第九)子曰:「知者不惑15仁者不忧16勇者不惧17。」(《子罕》第九)
先生说:「智者不会迷惑,仁者不会忧愁,勇者不会惧怕。」(《子罕》第九)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第十二)颜渊18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9一日20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1为仁由己22而由人乎哉23?」颜渊曰:「请问其24。」子曰:「非礼25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26请事斯语矣27。」(《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德的内容。先生说:「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回到合礼的标准上去,便是实践仁德。如果领袖人物真有一天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回到合礼的标准上去,便普天下都要赞美他的仁德的了。实践仁德原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的具体条目怎样?」先生说:「不合礼的别看,不合礼的别听,不合礼的别说,不合礼的别做。」颜渊说:「好的,回自问虽然不够聪明,以后就请照着这话去做。」(《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第十三)樊迟28问仁。子曰:「居处恭29执事敬30与人忠31虽之夷狄,不可弃也32。」(《子路》第十三)
樊迟问仁德的内容。先生说:「平素不放肆,做事不苟,对人诚恳;这样时,便是去到野蛮落后的国度,也决不会被抛弃的。」(《子路》第十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33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4。」(《卫灵公》第十五)
先生说:「有志气有仁德的人士,没有为了个人求生的意志去贼害仁道的,只有牺牲个人的生命去成全仁道的。」(《卫灵公》第十五)

导赏

中国古代文献,早期都以统治者的记录为主。这些文献记载是为了把统治经验传给后人,因此,读书是统治阶层的专利。中国上古时代文献很多已经失传,现在仍有部分得以流传,其中一大功臣是孔子。他整理古代最有价值的文献作为教材,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用以教导学生,而且有教无类,使这些经典得以广泛流传,日后成为中国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对中国人而言,孔子无人不识,称得上最有影响力的古人。他创立的「儒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派别,主宰了中国二千年。在现代一般人印像中,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宣扬仁义道德,鼓吹愚忠愚孝,满脑子束缚人的思想。其实这些是在宋明以后的道学先生加诸儒家身上的,令人对儒家的本质有不少误解。我们要真正了解儒家思想的本来面目,应看孔孟原来的经典著作。
孔子并没有署名的传世作品,我们了解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靠他的学生所记录的《论语》。现存《论语》共二十篇,主要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孔子的教诲和与弟子的对话,也有孔子弟子之间或与其他人的对话。当时孔门弟子各有所记,孔子去世后,门人相予辑录而论纂,所以称为《论语》。这二十篇并没有篇名,后人以每篇首两字(「子曰」两字除外)作为篇名。像第一篇《学而》,首句就是我们熟悉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有多处谈「仁」的语录,这里节选其中七段。各段排列的次序是按其在各篇的位置而定。「仁」一词在孔子之前已有,是众多德行其中一项,而孔子把「仁」提升到更高层次,把「仁」看作其他一切德行的根本,或培养其他一切德行的起点。「仁」到底是甚么?怎样才可体现「仁」的本质?
这七个选段中有两段直接谈到「仁是甚么」,包括选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第五段出自「《颜渊》第十二」,内容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问仁。孔子在这里回答颜渊,「克己复礼」就是仁,就是说要约束自己,言行回到合乎礼的要求;而行仁要靠自己,不能靠人。颜渊再问其中要点,孔子就说:不合乎礼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这段容易被后学者引申为「礼」等同「仁」,更使人误以为孔子只标榜礼教,束缚人的言行举止。其实孔子常提及要回复「先王之礼」,就是周代初年制订的「礼」。这个「礼」本是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制订的,就是各人要因应自己的角色做合适的事,与后世的礼教不同。孔子就相同问题回答不同学生时,会因学生的资质和当时的环境而答案有所不同,我们要多看几段孔子如何阐述「仁」,才会得其大概。
另一段是在「《子路》第十三」的樊迟问仁。孔子在这里说日常生活要恭谨庄重,做事要严谨认真,待人要忠诚。这是更具体谈到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仁」。樊迟在《颜渊》另一章也有问仁。孔子的回答是:「爱人。」这是更近乎指向人的本心。「仁」是人心有别于兽心的特质,孔子认为这是天赋的,做合乎天道的事便是「行仁」。不过人是有私欲的,有时明知不应做的行为,却为私欲做了出来。这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也可说是生活态度的问题。所以孔子要提出如何在生活上做适当的行为。孔子没有从抽象的意义去解释「仁」,而是多从生活实践去阐述「行仁」和「仁者」的特点。
上述两段是谈行仁的方法,篇中节选其余五段谈的是「仁者」的特点。其中三段(选篇的第一、二、四段)谈到仁者能得到心之所安,因此可以面对任何环境,能对一切事物作出适当的判断。第一段出自「《里仁》第四」,先以反面的「不仁者」来述说仁者的心态。没有仁心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穷困,因为容易心术不正,为非作歹;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因为欠缺做人宗旨,就会骄奢淫逸。仁者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得到心之所安,依着「仁」的标准去处事,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也不会迷失自己;因此孔子说「仁者安仁」。这里同时出现一个「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也跟仁有关。「知者」是因为知道行仁的好处,所以乐于实行仁德。
第二段所谈也与此相关,因为仁者掌握正确的处事标准,所以只有仁者才能够慎重的去喜爱人,才能够严谨的去厌恶人。一般人往往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喜欢对自己好的人,厌恶对自己不好的人,难以明辨善恶。人又常为私心所困,对好人不敢表达敬意,对坏人不敢表示厌恶,做不到爱憎分明。而仁者公正无私,心胸坦荡,因此可以做到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第四段出自「《子罕》第九」,就是大家熟悉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里和以上两段有着同样的道理。知者有智慧,能明辨事物,掌握处事的原则,所以不会疑惑。仁者能明辨是非,公正无私,所以没有忧虑。勇者知道坚守的原则(也就是仁),所以无论遇到甚么事也不会畏惧。
其余两段谈仁者所恪守的做人原则,有时甚至要作出牺牲,包括选篇的第三段和第七段。第三段也是出自「《里仁》第四」,指出富有和尊贵的身份,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假如不是用正确方法获取,君子是不会做的。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假如不以正确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会逃避的。这里引出另一《论语》常见的词「君子」,其实就是行仁的人。「君子」以前本用来称呼贵族,孔子把这个词改为代表实行仁德的人,是读书人应努力达成的一种理想人格。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表示如没有仁德,也就不能被称为君子了。君子行仁,更要贯彻始终,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在任何时刻都不放弃行仁。第七段出自「《卫灵公》第十五」,意思相近,指志士仁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德,有时为了贯彻实行这个宗旨,甚至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仁」是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核心思想。孔子认为「仁心」本是人的天赋,他教导学生做种种修养,其实是要启发仁心的自觉,更在行为上实践出来。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道德修养去达成的,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应该具备德行,才会对国家人民有利。
《论语》中谈「仁」的段落有不少,这里只节选了一些较为浅易的部分,让我们可一窥儒家思想的端倪。如要对儒家思想有更全面的理解,还得深入细读更多儒家经典著作。

查阅次数:6027
資料來源:
朗读:甘玉贞(粤)、程广寛(普)
|
注释:甘玉贞
|
译文:《友联活叶文选》,友联出版社
|
导赏:甘玉贞《古代散文导读──先秦至魏晋南北朝》,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甘玉贞(粤)、程广寛(普)

作者/出处

《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由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所辑录,据《汉书・艺文志》所说,皆「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孔子的言行学说都收在其中,共二十篇。

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前四七九)。 名丘,字仲尼,鲁国较强的尼(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曾做过鲁国司寇,其后周游列国,宣扬仁政。 晚年编订《春秋》,整理《诗》、《书》、《易》、《礼》等古代文献。 是春秋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论语》的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和品德修养等各方面。 文字简明易晓,是语录体的典范。 其中很多名句,成为后世的格言和成语,对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语言有重大的影响。 《论语》通行本有魏何晏《论语集解》、宋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和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查阅次数:4647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現存《論語》共二十篇,主要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孔子的教誨和與弟子的對話,也有孔子弟子之間或與其他人的對話。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一詞在孔子之前已有,是眾多德行其中一項,而孔子把「仁」提升到更高層次,把「仁」看作其他一切德行的根本,或培養其他一切德行的起點。

《論語》中有多處談「仁」的語錄,這裏節選其中七段。各段排列的次序是按其在各篇的位置而定。這七個選段中有兩段直接談到「仁是甚麼」,包括選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主要談行仁的方法;其餘五段談的是「仁者」的特點。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