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子曰1:「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2,不可以長處樂3仁者安仁4知者利仁5。」(《里仁》第四)
先生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居處窮困的,也不可以永遠居處安樂的。只有仁人才能安於仁道,智者才懂仁道的好處。」(《里仁》(第四)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第四)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6。」(《里仁》第四)
先生說:「只有仁人的大公無私,才真能夠愛人,也才真能夠恨人。」(《里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7;不以其8得之,不處9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10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11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12造次必於是13顛沛14必於是。」(《里仁》第四)
先生說:「富有和權勢,是人們所喜愛的;但不當取得而竟取得,是不屑要的。貧窮和微賤,是人們所討厭的;但不當取得而竟取得,是不輕丟的。一個有地位的人而喪失了仁德,還憑什麼成名!一個有地位的人,即使在吃頓飯的短時候間內也不會放下仁德實踐的意圖的;在突發事件的襲擊下必然保持這精神,在顛沛流離的磨折下也必然保持這精神。」(《里仁》第四)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九)子曰:「知者不惑15仁者不憂16勇者不懼17。」(《子罕》第九)
先生說:「智者不會迷惑,仁者不會憂愁,勇者不會懼怕。」(《子罕》第九)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顏淵18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19一日20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21為仁由己22而由人乎哉23?」顏淵曰:「請問其24。」子曰:「非禮25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26請事斯語矣27。」(《顏淵》第十二)
顏淵問仁德的內容。先生說:「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回到合禮的標準上去,便是實踐仁德。如果領袖人物真有一天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回到合禮的標準上去,便普天下都要讚美他的仁德的了。實踐仁德原靠自己,難道還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踐的具體條目怎樣?」先生說:「不合禮的別看,不合禮的別聽,不合禮的別說,不合禮的別做。」顏淵說:「好的,回自問雖然不夠聰明,以後就請照着這話去做。」(《顏淵》第十二)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子路》第十三)樊遲28問仁。子曰:「居處恭29執事敬30與人忠31雖之夷狄,不可棄也32。」(《子路》第十三)
樊遲問仁德的內容。先生說:「平素不放肆,做事不苟,對人誠懇;這樣時,便是去到野蠻落後的國度,也決不會被拋棄的。」(《子路》第十三)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衞靈公》第十五)子曰:「志士仁人33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34。」(《衞靈公》第十五)
先生說:「有志氣有仁德的人士,沒有為了個人求生的意志去賊害仁道的,只有犧牲個人的生命去成全仁道的。」(《衛靈公》第十五)

導賞

中國古代文獻,早期都以統治者的記錄為主。這些文獻記載是為了把統治經驗傳給後人,因此,讀書是統治階層的專利。中國上古時代文獻很多已經失傳,現在仍有部分得以流傳,其中一大功臣是孔子。他整理古代最有價值的文獻作為教材,包括《詩》、《書》、《禮》、《易》、《樂》、《春秋》,用以教導學生,而且有教無類,使這些經典得以廣泛流傳,日後成為中國讀書人必讀的經典。
對中國人而言,孔子無人不識,稱得上最有影響力的古人。他創立的「儒家」,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思想派別,主宰了中國二千年。在現代一般人印像中,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宣揚仁義道德,鼓吹愚忠愚孝,滿腦子束縛人的思想。其實這些是在宋明以後的道學先生加諸儒家身上的,令人對儒家的本質有不少誤解。我們要真正了解儒家思想的本來面目,應看孔孟原來的經典著作。
孔子並沒有署名的傳世作品,我們了解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靠他的學生所記錄的《論語》。現存《論語》共二十篇,主要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孔子的教誨和與弟子的對話,也有孔子弟子之間或與其他人的對話。當時孔門弟子各有所記,孔子去世後,門人相予輯錄而論纂,所以稱為《論語》。這二十篇並沒有篇名,後人以每篇首兩字(「子曰」兩字除外)作為篇名。像第一篇《學而》,首句就是我們熟悉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有多處談「仁」的語錄,這裏節選其中七段。各段排列的次序是按其在各篇的位置而定。「仁」一詞在孔子之前已有,是眾多德行其中一項,而孔子把「仁」提升到更高層次,把「仁」看作其他一切德行的根本,或培養其他一切德行的起點。「仁」到底是甚麼?怎樣才可體現「仁」的本質?
這七個選段中有兩段直接談到「仁是甚麼」,包括選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第五段出自「《顏淵》第十二」,內容是孔子的得意門生顏淵問仁。孔子在這裏回答顏淵,「克己復禮」就是仁,就是說要約束自己,言行回到合乎禮的要求;而行仁要靠自己,不能靠人。顏淵再問其中要點,孔子就說:不合乎禮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這段容易被後學者引申為「禮」等同「仁」,更使人誤以為孔子只標榜禮教,束縛人的言行舉止。其實孔子常提及要回復「先王之禮」,就是周代初年制訂的「禮」。這個「禮」本是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制訂的,就是各人要因應自己的角色做合適的事,與後世的禮教不同。孔子就相同問題回答不同學生時,會因學生的資質和當時的環境而答案有所不同,我們要多看幾段孔子如何闡述「仁」,才會得其大概。
另一段是在「《子路》第十三」的樊遲問仁。孔子在這裏說日常生活要恭謹莊重,做事要嚴謹認真,待人要忠誠。這是更具體談到人如何在生活中體現「仁」。樊遲在《顏淵》另一章也有問仁。孔子的回答是:「愛人。」這是更近乎指向人的本心。「仁」是人心有別於獸心的特質,孔子認為這是天賦的,做合乎天道的事便是「行仁」。不過人是有私欲的,有時明知不應做的行為,卻為私欲做了出來。這不是認知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也可說是生活態度的問題。所以孔子要提出如何在生活上做適當的行為。孔子沒有從抽象的意義去解釋「仁」,而是多從生活實踐去闡述「行仁」和「仁者」的特點。
上述兩段是談行仁的方法,篇中節選其餘五段談的是「仁者」的特點。其中三段(選篇的第一、二、四段)談到仁者能得到心之所安,因此可以面對任何環境,能對一切事物作出適當的判斷。第一段出自「《里仁》第四」,先以反面的「不仁者」來述說仁者的心態。沒有仁心的人不可以長久處於窮困,因為容易心術不正,為非作歹;也不可以長久處於安樂,因為欠缺做人宗旨,就會驕奢淫逸。仁者就不會有這些問題,因為他們得到心之所安,依着「仁」的標準去處事,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也不會迷失自己;因此孔子說「仁者安仁」。這裏同時出現一個「知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也跟仁有關。「知者」是因為知道行仁的好處,所以樂於實行仁德。
第二段所談也與此相關,因為仁者掌握正確的處事標準,所以只有仁者才能夠慎重的去喜愛人,才能夠嚴謹的去厭惡人。一般人往往從自己的好惡出發,喜歡對自己好的人,厭惡對自己不好的人,難以明辨善惡。人又常為私心所困,對好人不敢表達敬意,對壞人不敢表示厭惡,做不到愛憎分明。而仁者公正無私,心胸坦蕩,因此可以做到明辨是非,愛憎分明。第四段出自「《子罕》第九」,就是大家熟悉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裏和以上兩段有着同樣的道理。知者有智慧,能明辨事物,掌握處事的原則,所以不會疑惑。仁者能明辨是非,公正無私,所以沒有憂慮。勇者知道堅守的原則(也就是仁),所以無論遇到甚麼事也不會畏懼。
其餘兩段談仁者所恪守的做人原則,有時甚至要作出犧牲,包括選篇的第三段和第七段。第三段也是出自「《里仁》第四」,指出富有和尊貴的身份,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假如不是用正確方法獲取,君子是不會做的。貧窮和卑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假如不以正確的方法去擺脫,君子是不會逃避的。這裏引出另一《論語》常見的詞「君子」,其實就是行仁的人。「君子」以前本用來稱呼貴族,孔子把這個詞改為代表實行仁德的人,是讀書人應努力達成的一種理想人格。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表示如沒有仁德,也就不能被稱為君子了。君子行仁,更要貫徹始終,無論環境如何惡劣,在任何時刻都不放棄行仁。第七段出自「《衞靈公》第十五」,意思相近,指志士仁人不會為了求生而損害仁德,有時為了貫徹實行這個宗旨,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仁」是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核心思想。孔子認為「仁心」本是人的天賦,他教導學生做種種修養,其實是要啟發仁心的自覺,更在行為上實踐出來。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道德修養去達成的,他認為在上位的人應該具備德行,才會對國家人民有利。
《論語》中談「仁」的段落有不少,這裏只節選了一些較為淺易的部分,讓我們可一窺儒家思想的端倪。如要對儒家思想有更全面的理解,還得深入細讀更多儒家經典著作。

查閱次數:6245
資料來源:
朗讀:甘玉貞(粵)、程廣寛(普)
|
註釋:甘玉貞
|
譯文:《友聯活葉文選》,友聯出版社
|
導賞:甘玉貞《古代散文導讀──先秦至魏晉南北朝》,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文)、甘玉貞(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由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所輯錄,據《漢書・藝文志》所說,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孔子的言行學說都收在其中,共二十篇。

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的創始者。曾做過魯國司寇,其後周遊列國,宣揚「仁政」。晚年編訂《春秋》,整理《詩》、《書》、《易》、《禮》等古代文獻。是春秋時代的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論語》的內容,包括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和品德修養等各方面。文字簡明易曉,是語錄體的典範。其中很多名句,成為後世的格言和成語,對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語言有重大的影響。《論語》通行本有魏何晏《論語集解》、宋邢昺《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和清劉寶楠《論語正義》。

查閱次數:4827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現存《論語》共二十篇,主要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孔子的教誨和與弟子的對話,也有孔子弟子之間或與其他人的對話。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一詞在孔子之前已有,是眾多德行其中一項,而孔子把「仁」提升到更高層次,把「仁」看作其他一切德行的根本,或培養其他一切德行的起點。

《論語》中有多處談「仁」的語錄,這裏節選其中七段。各段排列的次序是按其在各篇的位置而定。這七個選段中有兩段直接談到「仁是甚麼」,包括選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主要談行仁的方法;其餘五段談的是「仁者」的特點。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