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1。招集百夫良2,歲暮得荊卿。
燕國太子喜歡收養門客,目的是對秦國報仇雪恨。他到處招集有本領的人,這一年年底募得了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3,慷慨送我行。
君子重義氣為知己而死,荊軻仗劍就要辭別燕京。白色駿馬在大路上鳴叫,眾人意氣激昂為他送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4。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個個同仇敵愾怒髮衝冠,勇猛之氣似要衝斷帽纓。易水邊擺下盛大的別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漸離擊悲5,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高漸離擊筑聲慷慨悲壯,宋意唱歌歌聲響遏行雲。座席中吹過蕭蕭的哀風,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紋。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商音更流涕67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唱到商音聽者無不流淚,奏到羽音荊軻格外驚心。他明知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將萬古長存。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8。凌厲越萬里,逶迤9過千城。
登車而去何曾有所眷顧,飛車直馳那秦國的官廷。勇往直前行程超過萬里,曲折行進所經何止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10。惜哉劍術11,奇功遂不成。
翻完地圖忽地現出匕首,秦王一見不由膽顫心驚。可惜呀!只可惜劍術欠佳,奇功偉績終究未能完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荊軻其人雖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遠激勵後人。

導賞

魯迅先生說:陶淵明「除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着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題未定草七》,《魯迅全集》第六卷)。《詠荊軻》就是陶淵明「金剛怒目」這一面的代表作。在陶淵明之前,西晉詩人左思的《詠史》八首其六也曾以荊軻刺秦的故事為題材,讚美他睥睨上層權貴的豪氣,但寫得比較簡略。陶淵明這首詩則根據文獻記載,較詳細地歌詠荊軻刺秦的經過,但沒有平均用力,而是着重突出了荊軻為了除暴慷慨赴死、義無反顧的英雄氣概。全篇主要取易水送別的悲壯場面,輔以飛車入秦的過程交代,而刺秦失敗幾乎沒有寫,只是用兩句惋惜奇功未成輕輕帶過。所以從取材和結構就可以看出此詩的用意所在。
開頭六句簡潔交代荊軻刺秦的背景,着重突出荊軻壯舉的正義性和豪俠意氣:燕太子丹善於養士,這也是戰國時期各國貴族公子共同的特點,但有些公子養士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有的公子甚至不懂得識別真正的士,所以陶淵明特別指出燕太子丹善於養士,是為了抵抗強大的秦國,挽救弱小的祖國,這就強調了他選拔豪傑的動機的正義性。然後再交代荊軻是從他招集的上百位壯士中挑選出來的。而荊軻也果然不負燕太子的期望,確是一位能「為知己者死」的豪士。而荊軻之所以可以稱「君子」,也不是僅僅為了感激燕太子賞識的知遇之恩,而是因為燕太子丹真正懂得他願為除掉暴君而犧牲生命的勇氣,「死知己」三字既說明了荊軻的高尚品格,又點出這一壯舉的悲劇下場的必然性,這就為以下的場面描寫做好了鋪墊。
全詩的場面描寫以易水送別為主,飛車入秦為輔,採用正寫和側寫兩種手法突出荊軻的英雄氣概。正面描寫荊軻如「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兩句點出他明知赴死,而毫不畏懼的勇氣;「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兩句以特寫鏡頭着重誇張他怒髮衝冠的猛氣,按史記的描寫,「髮盡上指冠」原指送別的士,但詩人將它移到荊軻身上,便進一步渲染出荊軻面對死別的悲壯場面,誓死除暴的激烈壯懷;「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兩句寫他登車後不再回頭,飛車直奔秦國,緊接着「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兩句,在史傳「就車而去,終已不顧」的描寫基礎上,設想他入秦途中的情景,誇大了荊軻的車馬飛越千城萬里的遙遠路途,如勁箭般直指秦庭的凌厲氣勢,都寫得慷慨激昂、豪情萬丈,將荊軻為完成壯舉而義無反顧的氣勢渲染到極致。
以上的正面描寫之所以特別感人,不僅僅在於對荊軻豪氣的層層渲染,更在於側面描寫的成功。詩人突出了荊軻刺秦必死的結局,並使這種必然性充分體現在送別的場面描寫中:如排列在大道上送別的群英都騎着白馬,他們的慷慨意氣伴隨着白馬的悲鳴,烘托出如同葬禮般的肅穆氣氛;再加上高漸離擊筑、宋意高歌的激烈,商音的悽楚和羽音的高昂,激發着壯士赴死義不容辭的悲壯情懷。而在史書記載中的《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這首詩裏則化為蕭蕭哀風和淡淡寒波的景物描寫,不僅以其淒寒的景色烘托着人們悲涼的心境,更預示着壯士的生命將如這寒風逝水一般不再復返的結局,所有這些都從各個側面烘托出荊軻的視死如歸。因此在易水送別和飛車入秦的兩個場面描寫中插入「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兩句,便成為全詩的點睛之句。這兩句在重複前面「壯士死知己」這層意思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點出荊軻和送行者們都很明白刺秦的後果:將以其生命取得後世不朽的英名。而這也正是陶淵明詠荊軻的立意所在。
在英雄飛車入秦的氣勢籠蓋下,最後交代荊軻刺秦失敗的結局,僅以惋惜其劍術不精兩句簡單帶過,而突出了「圖窮匕首見」時秦王被震懾的驚慌神態。這就使全詩的氣勢像一支強有力的飛箭,直到最後,仍然有穿透「豪主」驚魂的餘勁。最後兩句表達陶淵明對荊軻的嚮往,這千載之下猶能激發詩人壯懷的「餘情」是甚麼呢?正是前面兩次提及的「君子死知己」「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聯繫陶淵明一生的思想來看,他年輕時也曾有過「猛志逸四海」的壯懷,後來不得已隱居,畢生所追求的仍然是「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也就是說,無論是以建功立業,還是以君子固窮的節操留名後世,都是在追求人生永恆的精神價值。因此採菊東籬的靜穆和荊軻的「怒目金剛式」的猛氣在陶淵明的內心是一致的。而荊軻之所以令陶淵明特別嚮往,還在於他追求的「奇功」不是為了個人的立身揚名,而是為了替天下人剷除暴君的統治。由此可以看出陶淵明對除暴復仇的節義和壯志特別推崇。所以在這首詩裏,荊軻的精神幾乎化成了陶淵明自己的激情,全詩有一股一往無前的凌厲氣勢貫穿全篇,雖然有很多工整的對偶句,但因節奏緊迫、音調高亢,情緒激越,讀來一瀉如注,似乎能見到詩人自己的一腔熱血噴湧而出。

查閱次數:1948
資料來源:
朗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
譯文:白雪蓮
|
導賞:《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文)、陳婉霞(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陶潛

陶潛,生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卒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三六五──四二七)。字淵明,一說名淵明,字元亮,晉亡(四一九)後更名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陶侃是東晉大司馬,曾平定蘇峻之亂。其後家道中落,父親早逝,家境貧困。陶潛早年有濟世之志,曾先後出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和彭澤令。陶潛個性孤高,任彭澤令時,因不願「為五斗米」向郡督郵折腰,決心辭官歸隱、躬耕自給,終身不仕。死後友人私謚為靖節。

陶潛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詩歌樸素自然、平淡超脫,一洗當時詩壇華而不實、雕飾堆砌的習氣。他善於描寫農事野趣和恬靜閒適的生活,是後世田園詩人的楷模。他的辭賦也有很高的成就,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辭》一篇而已」,可謂推崇備至。有清陶樹集注《靖節先生集》行世。

查閱次數:4083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荊軻是戰國時衛國人。到燕國去,燕人稱他為荊卿。燕太子丹在秦國作人質,逃回燕國,召募勇士要刺殺秦王。荊軻被薦。後選定時機,帶燕國地圖奉獻秦王,圖中暗藏匕首,以便行刺。臨行時,「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祭祀路神)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荊軻至秦,因「圖窮而匕首見」,未刺中秦王,被殺。(見《史記・刺客列傳》)

資料來源:
《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篇》,香港教育局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