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1阿阁三重阶2
西北面有一座高楼,高耸向天像与浮云一般高;高楼的窗子结构精致,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楼阁四面有高翘的曲檐,矗立在三层台阶上。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3
楼上传出了弦乐伴奏的歌声,声音是多么的悲伤;谁人可以弹奏这样的曲子?莫非是像哭倒长城的杞梁妻一般的人?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清商4随风发,中曲正徘徊5;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6
幽怨的清商曲调随风飘来,乐曲的中段往复萦回。弹奏的人再三叹气,情绪激动,悲哀并没有因乐曲完结而停止。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7,奋翅起高飞。
我不顾念歌者的悲苦,只感伤知音太过稀少;但愿我们可以化作一双鸿鹄,振开翅膀高飞天际。

导赏

汉代的乐府诗以民歌形式为主。到东汉末年,诗歌逐渐形成固定的五言体裁,中国诗歌形式渐趋成熟,其中代表作有《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歌的作者已不可考,是由南朝萧统编选当时传世的古诗十九首,收入《昭明文选》之内,统称为《古诗十九首》。后人从诗中表现的感情、所反映的生活和写作的技巧,总结认为这些诗歌应是东汉末年(约140──190年)的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与乐府民歌有别,应出自文人手笔。
《西北有高楼》写诗人路过西北面的一座高楼,听到有人弹奏悲伤的曲调,引起自己的一番感触。诗歌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歌者所在之处,接着八句写歌声的悲哀,最后四句写听者的感慨。
诗的开始出现一座巍峨华丽的高楼。这座楼「上与浮云齐」,一方面表示其「高」,另方面也有可望不可即之感。高楼有结构精致的窗格,装饰华丽,显然并非寻常人家。下句写高楼建在三层台阶之上,四面有曲檐,更可能不是民居,而是宫殿式的建筑了。诗人来到这座楼前,是因为「上有弦歌声」,他被歌声吸引而在楼下驻足倾听。高楼上传出的并非欢乐的歌声,而是十分悲伤的曲调。到底是谁发出这悲伤的歌声?歌者又为何这么悲哀呢?诗人自己猜想,歌者大概是和杞梁妻一类的人物了。这里显示歌者可能是贵族阶级的女眷,她的悲哀不是一时的,而是一种长久、难以解决的深长悲哀。诗人再以四句形容所听到的歌声。那是幽怨的清商曲,曲调往复萦回,歌者一弹再三叹,激动高歌。当乐曲完结,歌者的哀怨彷佛仍未终止。下面诗人写自己听到歌声,生出另一番感慨:「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他并不是从音律的角度去感受歌曲的哀怨纒绵,而是通过音律进一步体会到乐曲的内在涵义和歌者的心情。他由此想到世间知音难寻,有谁能像他从歌声中了解歌者的心声?最后他希望与歌者一同化为鸿鹄,奋翅起飞,一展抱负。诗人的感慨似乎是夫子自道,表示自己同样有难解的哀愁,找不到知音。
从诗中最后四句,可见诗的重心不在叙事,而是借听曲抒发自己「伤知音稀」的感慨。有论者指出,诗中所写的高楼、歌者未必是实境,而是作者以特别的手法,化身为悲歌的歌者,又再以过路听者的身份,自言知音难觅,希望有人知道自己心声。从「奋翅起高飞」一句可见,诗人的心声大概是在政治上不得意,有志难伸,希望有人理解,让自己可以振翅起飞。这种自拟为两个角色而互诉心曲的手法,是有意识的文艺创作,在汉乐府中并不常见。诗中对高楼和歌曲的仔细描摹,也显示了比汉乐府更为纯熟的艺术技巧。
《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当时士人的所见、所思、所感,也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能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同有所感。这一组诗歌有纯熟的艺术技巧,代表了中国五言诗的成熟阶段。明代王世贞更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千古五言之祖」。

查阅次数:6455
資料來源:
朗读:张敬才(粤)、贺晨(普)
|
注释、译文:甘玉贞
|
导赏:甘玉贞(文)、张敬才(粤)、白雪莲(普)

作者/出处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始见于梁‧萧统所编的《文选》,十九首诗未题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多视为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的创作。 内容大多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仕途失意的感慨悲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其中也有人生无常的体悟,和宣扬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诗歌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 《诗经》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十九首」中得到广泛运用。 清‧沈德潜曰:「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或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是为国风之遗。 」

「古诗十九首」情意真切,书写婉转,语言质朴自然,代表了当时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也影响了之后建安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具有启示性。 因此,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查阅次数:6525
資料來源:
邱宜文,《古诗选读》,文津出版社

创作背景

《西北有高樓》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大約是東漢後期作品。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人入仕無門,四處漂泊,就以筆抒寫所見社會狀況。《西北有高樓》的作者,大概是失意的文人,路過西北面的一座高樓,聽到有人彈奏悲傷的曲調,引起自己的一番感觸。他感歎知音難覓,壯志難酬,盼望有朝一日能如鴻鵠般振翅高飛。

資料來源:
甘玉贞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