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1阿閣三重階2
西北面有一座高樓,高聳向天像與浮雲一般高;高樓的窗子結構精緻,張掛着綺製的簾幕,樓閣四面有高翹的曲簷,矗立在三層臺階上。
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3
樓上傳出了絃樂伴奏的歌聲,聲音是多麼的悲傷;誰人可以彈奏這樣的曲子?莫非是像哭倒長城的杞梁妻一般的人?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清商4隨風發,中曲正徘徊5;一彈再三歎,慷慨有餘哀6
幽怨的清商曲調隨風飄來,樂曲的中段往復縈迴。彈奏的人再三歎氣,情緒激動,悲哀並沒有因樂曲完結而停止。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7,奮翅起高飛。
我不顧念歌者的悲苦,只感傷知音太過稀少;但願我們可以化作一雙鴻鵠,振開翅膀高飛天際。

導賞

漢代的樂府詩以民歌形式為主。到東漢末年,詩歌逐漸形成固定的五言體裁,中國詩歌形式漸趨成熟,其中代表作有《古詩十九首》。這一組詩歌的作者已不可考,是由南朝蕭統編選當時傳世的古詩十九首,收入《昭明文選》之內,統稱為《古詩十九首》。後人從詩中表現的感情、所反映的生活和寫作的技巧,總結認為這些詩歌應是東漢末年(約140──190年)的作品。而且,這些作品與樂府民歌有別,應出自文人手筆。
《西北有高樓》寫詩人路過西北面的一座高樓,聽到有人彈奏悲傷的曲調,引起自己的一番感觸。詩歌分為三部分,前四句寫歌者所在之處,接着八句寫歌聲的悲哀,最後四句寫聽者的感慨。
詩的開始出現一座巍峨華麗的高樓。這座樓「上與浮雲齊」,一方面表示其「高」,另方面也有可望不可即之感。高樓有結構精緻的窗格,裝飾華麗,顯然並非尋常人家。下句寫高樓建在三層臺階之上,四面有曲簷,更可能不是民居,而是宮殿式的建築了。詩人來到這座樓前,是因為「上有絃歌聲」,他被歌聲吸引而在樓下駐足傾聽。高樓上傳出的並非歡樂的歌聲,而是十分悲傷的曲調。到底是誰發出這悲傷的歌聲?歌者又為何這麼悲哀呢?詩人自己猜想,歌者大概是和杞梁妻一類的人物了。這裏顯示歌者可能是貴族階級的女眷,她的悲哀不是一時的,而是一種長久、難以解決的深長悲哀。詩人再以四句形容所聽到的歌聲。那是幽怨的清商曲,曲調往復縈迴,歌者一彈再三嘆,激動高歌。當樂曲完結,歌者的哀怨彷彿仍未終止。下面詩人寫自己聽到歌聲,生出另一番感慨:「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他並不是從音律的角度去感受歌曲的哀怨纒綿,而是通過音律進一步體會到樂曲的內在涵義和歌者的心情。他由此想到世間知音難尋,有誰能像他從歌聲中了解歌者的心聲?最後他希望與歌者一同化為鴻鵠,奮翅起飛,一展抱負。詩人的感慨似乎是夫子自道,表示自己同樣有難解的哀愁,找不到知音。
從詩中最後四句,可見詩的重心不在敘事,而是借聽曲抒發自己「傷知音稀」的感慨。有論者指出,詩中所寫的高樓、歌者未必是實境,而是作者以特別的手法,化身為悲歌的歌者,又再以過路聽者的身份,自言知音難覓,希望有人知道自己心聲。從「奮翅起高飛」一句可見,詩人的心聲大概是在政治上不得意,有志難伸,希望有人理解,讓自己可以振翅起飛。這種自擬為兩個角色而互訴心曲的手法,是有意識的文藝創作,在漢樂府中並不常見。詩中對高樓和歌曲的仔細描摹,也顯示了比漢樂府更為純熟的藝術技巧。
《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當時士人的所見、所思、所感,也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能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同有所感。這一組詩歌有純熟的藝術技巧,代表了中國五言詩的成熟階段。明代王世貞更認為《古詩十九首》是「千古五言之祖」。

查閱次數:6463
資料來源:
朗讀:張敬才(粵)、賀晨(普)
|
註釋、譯文:甘玉貞
|
導賞:甘玉貞(文)、張敬才(粵)、白雪蓮(普)

作者/出處

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始見於梁‧蕭統所編的《文選》,十九首詩未題作者,非一人一時之作,多視為東漢末年無名氏文人的創作。內容大多寫夫妻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仕途失意的感慨悲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盪不安;其中也有人生無常的體悟,和宣揚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詩歌藝術上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吸取了樂府民歌的營養。《詩經》的賦、比、興表現手法,在「古詩十九首」中得到廣泛運用。清‧沈德潛曰:「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復言;初無奇闢之思,或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是為國風之遺。」

「古詩十九首」情意真切,書寫婉轉,語言質樸自然,代表了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成就,也影響了之後建安文人五言詩的發展,具有啟示性。因此,劉勰推崇它為「五言之冠冕」,鍾嶸稱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查閱次數:6533
資料來源:
邱宜文,《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創作背景

《西北有高樓》是《古詩十九首》之一,大約是東漢後期作品。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政治混亂,下層文人入仕無門,四處漂泊,就以筆抒寫所見社會狀況。《西北有高樓》的作者,大概是失意的文人,路過西北面的一座高樓,聽到有人彈奏悲傷的曲調,引起自己的一番感觸。他感歎知音難覓,壯志難酬,盼望有朝一日能如鴻鵠般振翅高飛。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