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不論平地與山尖,不論平地與山尖1
無限風光盡被占。無限風光23
採得百花成蜜後,採得百花成蜜後,
為誰辛苦為誰甜!為誰辛苦為誰甜!

導賞

「詠物」是中國詩歌常見的手法,作者會透過刻畫事物的特點,寄托個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往往以所詠的事物作比況,流露個人的人生態度,對生命的體會和感受,或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
《蜂》是一首詠物詩。詩歌首先描寫不論高山或平地,只要是繁花盛放的地方,都被採花釀蜜的蜜蜂所佔據;其後,詩人筆鋒一轉,感嘆蜜蜂辛辛苦苦採花釀蜜後,蜂蜜卻往往被別人奪去。詩歌以「為誰辛苦為誰甜」作結,既讚美蜜蜂的辛勞工作,也對牠們的遭遇表達深切同情。
本詩前後有很大反差,首兩句寫不論平地或山頂,只要繁花盛放的地方都被蜜蜂一一佔據,極力鋪寫蜜蜂的張揚。後兩句寫蜜蜂歷盡艱辛,釀成蜂蜜後卻為他人所有,不知為誰辛苦。詩人運用「欲奪故予」的手法,透過前後的巨大落差,使讀者對蜜蜂的處境更為憐憫。其次,詩歌最後一句既可作為感嘆句,慨嘆蜜蜂的不幸;也可以是疑問句,引發讀者思考,反思蜜蜂的處境。
本詩用字精煉,其中「甜」字用得極佳,因為「甜」是蜂蜜最大的特點,也能代表美好的成果。這裏形象地表達辛勤勞碌才釀得蜂蜜,結果卻是一場空,含蓄地表示成果被人奪走,更突顯蜜蜂的無奈。
關於詩歌的主旨,大多數學者認為是歌頌蜜蜂的辛勤勞苦,諷刺那些貴胄的不勞而獲,流露詩人關心社會的情懷。不過,也有人認為本詩是作者慨嘆世人過分熱衷於功名利祿,借蜜蜂諷刺他們營營役役,為名利勞碌奔馳,到最後仍是一場空。文學作品的詮釋不應定於一尊,讀者可以有個人的感受和體悟,這正是文學迷人之處。

查閱次數:1491
資料來源:
朗讀: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粵、普)
|
註釋: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
譯文:
|
導賞: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文)、廖劍雲(粵)、程廣寛(普)

作者/出處

羅隱

羅隱(公元八三三——九一〇),原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桐廬縣)人,唐代詩人。因屢考科舉失敗,故此改名羅隱。黃巢之亂後,在九華山隱居。光啟三年(公元八八七),投靠吳越王錢鏐,曾任錢塘令、給事中等職,所以又有「羅合事」的別稱。開平三年逝世,享年77歲。羅隱在唐代末年的文壇很有名氣,當時有人將他和溫庭筠、李商隱合稱「三才子」。他的詩文俱佳,詩歌淺白易明,善於運用口語。有些詩句膾炙人口,成為經典,如「今朝有酒今朝醉」;諷刺散文題材多樣,多借評論歷史揭露現實,語言通俗易懂。他有詩集《甲乙集》以及散文集《讒書》、《兩同書》流傳後世。

查閱次數:609
資料來源:
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香港教育局

創作背景

資料來源: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