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精选
项目介绍
Apps
作者/出处
显示全部...
隐藏...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平林漠漠烟如织1寒山一带伤心碧2暝色3入高楼,有4楼上愁。 
薄雾如烟,笼罩着无边的树林,清冷的山上,一片青碧凝结着伤心。暮色悄悄地降临楼头,楼上的人啊心忧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回程,长亭更短亭。玉阶空伫立5宿鸟6归飞急。何处是回程7长亭更短亭8
伫立眺望有何益?只见鸟儿急急归巢去。归路在哪里?望不尽长亭短亭,一直通向天际。

导赏

一、李白一生四处飘泊,经历坎坷,其诗文一般浪漫潇洒、豪迈飘逸。然而英雄也有落泪的时候,李白虽习惯于飘游人间,但身心疲惫之时也难免忧思绵绵,归心切切。这首词便是词人叙述其流浪生涯的悠悠惆怅之歌,戚戚思归之曲。
二、词的上片写词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词人在惆怅忧伤之际登高远眺,或许是想把满腹愁情消融于开阔的景象中,但是极目所见,景物竟都带上了浓浓淡淡的伤感忧愁。平野树丛烟雾茫茫,就像人一片茫然的心情;一带青山竟也黯然神伤。接下来便是水到渠成,直接点出一个「愁」字。独自登高楼远望,看着黄昏一点一点地笼罩大地,暮色越浓,词人心中愁绪也越浓。「暝色入高楼」,一个「入」字,极富动感,更衬出了词人独与黄昏相伴的孤寂凄凉。
下片借景抒情,作者独立高楼,看到空中飞鸟急急回归宿林,想到自己飘游一生,前途茫茫,忍不住长叹一声:「何处是归程」!心中那份疲惫酸楚溢于言表。作者已厌倦了飘泊,想象鸟儿一样回巢,拥有一份久久渴望的归宿感。但是世事总是不遂人意,越是想归越是不得归,充满离愁别意的亭台彷佛是作者无可奈何的情感见证。「长亭更短亭」,末句在感喟良深的直抒胸臆之后又急速向客观景物切转,语带象征,意味深长。

查阅次数:10642
資料來源:
朗读:马宝珊(粤)、白晶(普)
|
注释:《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
译文: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
|
导赏:邱镇京、邱宜文,《古典诗词鉴赏》,文津出版社(文)、马宝珊(粤)、白晶(普)

作者/出处

李白

李白,生于唐武后圣历二年,卒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六九九──七六二)。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今甘肃天水),幼年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泛阅百家杂着,遍踏名山大川。 唐玄宗天宝(七四二──七五五)初,李白入京,贺知章惊为「天上谪仙人」,荐于玄宗,诏为翰林供奉。 李白虽有治国抱负,但为人放浪不羁,为宦官高力士所谗,失意离京。 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安史乱起,玄宗子永王璘起兵,李白被聘为府僚。 后肃宗即位灵武,永王兵败被杀,李白系狱寻阳,得郭子仪弃官以赎,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 晚年依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六十二岁病逝于当涂。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风俊逸豪宕,尤长于乐府歌行。 李白作诗信口而成,直抒胸臆,没有雕琢痕迹,世称「诗仙」,与「诗圣」杜甫齐名。 有清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吴县缪芑重刊《李太白集》三十卷行世。

查阅次数:10358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创作背景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選自《唐五代詞》。此詞不見於唐人載籍,北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南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均以為是李白之作。黃昇更謂《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與《憶秦娥》(簫聲咽)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菩薩蠻》本是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釋文瑩云,此詞寫於鼎州(在今湖南常德)滄水驛樓,上片寫景,下片為思歸之言,當是懷人望返之作。

資料來源:
《中国文学古典精华》,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免费下载 中国古诗文精读 流动应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国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隐政策 | 免责声明
本网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同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