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精選
項目介紹
Apps
作者/出處
顯示全部...
隱藏...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1見孟子曰:「暴見於王2,王3暴以好樂4,暴未有以對5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6乎﹖」
莊暴往見孟子,說:「我被大王召見,大王告訴我自己愛好音樂,我不知怎樣應對。」接着又問:「愛好音樂又怎麼樣呢?」孟子說:「大王非常愛好音樂的話,那麼齊國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由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他日,見於王曰:「王7語莊子以好樂,有諸8﹖」王變乎色9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10也,11好世俗之樂12。」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13古之樂也。」曰:「可得聞14﹖」曰:「獨樂樂15,與人樂樂,孰樂16﹖」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幾天後,孟子晉見齊王時說:「大王曾經對莊子說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齊王變了臉色,說:「我並不是喜好古代賢王的雅樂,只不過是喜好當今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孟子說:「大王如果很喜愛音樂,那麼齊國就差不多治理好了。現今的世俗音樂,也等同古代的雅樂。」齊王說:「可以說給我聽聽嗎?」孟子說:「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其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齊王說:「不如與其他人一起快樂。」孟子說:「與少數人欣賞音樂快樂,與眾多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一種更快樂?」齊王說:「不如與眾多人一起快樂。」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1718疾首蹙頞19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20﹖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21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22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請讓我給大王講講快樂這回事:假如現在大王在這裏奏樂,百姓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樂聲,都愁眉苦臉地互相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音樂,但為甚麼要使我們陷入這種困境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現在大王在這裏圍獵,百姓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聲音,看到華麗的儀仗旌旗,都愁眉苦臉地互相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甚麼要使我們陷入這種困境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緣故,是由於沒有與民眾共同快樂。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23矣。」
假如現在大王在這裏奏樂,百姓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樂聲,都高興地眉開眼笑互相轉告:『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奏樂呢?』假如現在大王在這裏圍獵,百姓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聲音,看到華麗的儀仗旌旗,都高興地眉開眼笑互相轉告:『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緣故,是由於與民眾共同快樂。現在大王能夠與百姓同樂,就可以稱王統治天下了。」

導賞

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思想主要發揚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後世只能在《論語》的片言隻語記錄中看到一些端倪。孟子留下的《孟子》七篇則較有系統地具體談到如何在自身的修養和政治上發揚「仁」的思想。孟子除着重自身的修養,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張,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遊列國去宣揚「仁政」、「王道」,是他學說中的核心思想。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當時各國諸侯忙於富國強兵和攻城略地,雖然對孟子十分禮遇,卻都認為他的主張迂闊而不切實際,紛紛拒絕了他。
《莊暴見孟子章》節選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集中談治國之道,其中提出了「與民同樂」就是仁政的一種表現。
篇章開頭寫了一段莊暴與孟子的對話,可以說是一個引子。莊暴是齊國的大臣,他告訴孟子,有一天他晉見齊王時,齊王告訴他自己喜歡音樂,當時他不懂得怎樣回答。他就問孟子:齊王喜歡音樂,那又怎樣呢?孟子就說:如果齊王真的很喜歡音樂,那齊國就差不多了。這個「差不多」的意思,是指齊國差不多可以治理好了。不過孟子在這裏沒有再解釋齊王好樂和齊國大治有甚麼關係。
筆鋒一轉,進入第二部分,寫孟子自己晉見齊王,與齊王的一場對話。這場對話有三層的發展。最初孟子問齊王:「聽說您告訴莊暴自己喜歡音樂,有這樣的事嗎?」這裏寫了齊王一個很有趣的反應:「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他對孟子說,自己喜歡的不是先王的典雅之樂,只是世俗的流行樂曲吧了。齊王為甚麼臉色也變了?有人認為他為自己只喜歡世俗之樂感到尷尬,也有人認為他是懊惱莊暴把自己好樂之事告訴孟子;總之齊王並不想孟子以「好樂」作話題。我們先看看「先王之樂」是甚麼。《禮記‧樂記》說:「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又說:「是故先王之制禮樂,⋯⋯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古代君主認為音樂既發自人的內心所感,能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加以重視。先王制訂禮、樂,是作為道德教化的工具;與刑、政一樣,都是管治的不同手法。在此「先王之樂」代表了孟子所宣揚的「先王之道」,也就是行「仁政」、「王道」。
齊王明知孟子一直宣揚的是「仁政」,自己的取向是與他不同的,因此先阻擋他的游說之路,說自己喜歡的並不是「先王之樂」。齊王心中早已對孟子的偉大理論有了戒心,如果孟子在此時向齊王論說一番「先王之樂」怎樣比「世俗之樂」好,再引申到「先王之道」,齊王必定聽不入耳。這裏孟子有很聰明的做法。他能把握齊王的心理,避免直接推銷「先王之道」,只是順應齊王所提的「好樂」,以音樂愛好與治理國家扣連起來。他告訴齊王,只要他真的喜歡音樂,齊國就可治理好了,這不在乎他喜歡甚麼音樂,現今的音樂和古代的音樂都是一樣的。他這番話果然消除了齊王的戒心,更引起了他的興趣,主動說出:「可得聞與?」由此轉入第二層的引導式對答。
孟子接着用了兩個對比情況來詢問齊王:到底獨自欣賞音樂快樂,還是與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和少數人欣賞音樂快樂,還是與眾多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齊王同意獨樂不如與人同樂,與少數人同樂不如與眾同樂。孟子在這裏做了一個誘導式鋪墊,令齊王先自行說出與眾同樂是好事,便更易接受他以下要說的道理了。
對話第三層以「臣請為王言樂」一句開始。這裏孟子用了很多篇幅去解說,但他並沒有以講道理的方式去談,甚至所說的並不是音樂的本身。他描繪了幾個情境,指出在不同情況下,齊王的音樂和畋獵活動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第一個情況是:百姓看到國君作樂,全都頭痛皺眉地埋怨他只顧自己享樂,百姓卻在痛苦之中,骨肉離散。孟子的解釋是:「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第二個情況是:百姓看到國君作樂,全都面有喜色地互相轉告,為國君身體健康而高興。孟子的解釋是:「此無他,與民同樂也。」最後孟子回應前面並作結論:「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指齊王既然願意與百姓同樂,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
孟子要齊王實行的「與民同樂」,當然不是與百姓一同欣賞音樂這麼簡單,而是要實行使百姓安居樂業的措施,也就是他一直推銷的「仁政」。孟子在這裏沒有講枯燥的大道理,而是先誘導齊王自己說出「與眾同樂」是好事,再以兩幅形象生動而又截然不同的畫面作對比,揭示是否與民同樂的不同政治效果。這樣的論說,使齊王易於明白,也更容易接受。孟子在游說各國君主的過程中,經常使用這種「因勢利導」的技巧,使被游說的一方不經意的自行引出他要說的道理,從而達至成功游說的效果。雖然後來大多數國君都因眼前利害關係,認為孟子的仁政理論不切實際而不予採納,但孟子論辯技巧的高明是無容置疑的。
除了「因勢利導」,孟子常用對比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使道理更明確。孟子問齊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就運用了對比。後面描繪齊王作樂時百姓有不同反應,也用了兩個對比的情境。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況,卻用了很相似的句式來寫,甚至有很多重複的地方,說明國君進行相同的享樂活動,但引起百姓截然不同的反應,關鍵只在於能否與民同樂。這種寫法可使主題更容易凸顯。
孟子散文的生動語言也很值得欣賞。篇章雖是語錄體,但描寫人物的反應時十分生動,像寫齊王聽到孟子問自己是不是喜歡音樂時「變乎色」,寫百姓的反應「疾首蹙頞」和「欣欣然有喜色」等,都是很生動的描寫。我們看到戰國時代的哲理散文比春秋時代有很大的發展,無論是篇章結構、推理手法和語句修辭,都更多姿多采。孟子的文章更是這個時代的表表者,成為後世寫作說理散文的楷模。

作者/出處

《孟子》

《孟子》一書,有以為是孟子自撰,有以為是其門人所記,《漢書‧藝文志》列入儒家類,今存七篇。宋以後列於經部,朱熹將它與《論語》、《禮記》的〈大學〉和〈中庸〉篇合成《四書》,為之作注,從此成儒家經典。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卒於周赫王二十六年(西元前三七二──二八九)。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代大思想家。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身處戰亂的時代,提倡「民貴君輕」,主張推行「王道」,可是不被諸侯所採納,於是退而講學著述。

《孟子》的文章,長於辯論,善用譬喻,氣勢磅礴,感情奔放,對後世散文有很大影響。通行注本有東漢趙歧《孟子章句》、宋孫奭《孟子注疏》、朱熹《四書集注》和清焦循《孟子正義》。

查閱次數:4016
資料來源:
《中國文學古典精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創作背景

《孟子》一書共有七篇十四卷。本篇選自其中的《梁惠王章句下》,題目為後人所起。

孟子是孔子之後的儒家思想主要發揚者,除着重自身的修養,更希望在政治上推行儒家的主張,使天下大治。孟子曾周遊列國去宣揚「仁政」、「王道」,是他學說中的核心思想。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本篇集中談治國之道,其中提出了「與民同樂」就是仁政的一種表現。

資料來源:
甘玉貞

免費下載 中國古詩文精讀 流動應用程式
app1 app1app3
支援Android 6丶IOS 10 或以後的版本
© 2024 國粹文化有限公司 | 私隱政策 | 免責聲明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提供最佳用戶體驗. 同 意